![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7454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7454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7454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合辑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含答案),共16页。
保密★启用前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分数大小的比较中,第( )组是错误。A.1<1< B.<< C.1<1<12.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 )。A.加上6 B.加上27 C.扩大3倍3.把一根长10m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A. B.2.5m C. D.0.4m4.如果是最大的真分数,那么( )。A.a=12 B.a=11 C.a=10 D.a=95.用分数分别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正确的是( )。A. B. C.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以内的质数有5个 B.24和36最大的公因数是4C.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36 D.225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7.冬冬家的厨房长45分米,宽36分米。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厨房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最大是( )。A.54分米 B.36分米 C.18分米 D.9分米8.2是16和20的( )。A.因数 B.公因数 C.最大公因数 二、填空题9.某地铁2号线全长是25千米,全程约需40分。若站点停靠时间忽略不计,列车平均每行驶1千米要( )分;1分大约行驶( )千米。10.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11.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1,这个分数是( )或( )。12.1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13.有一盒糖果,3颗3颗的数还少2颗,4颗4颗的数则多1颗,5颗5颗的数还少4颗,这盒糖果至少有( )颗。14.将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扩大6倍,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后,可以化成12,原来这个最简分数是( )。15.18和24的公因数有( )个,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12和15的公倍数有( )个,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6.12的全部因数有( ),28的全部因数有( )。12和28的公因数有( ),其中最大公因数是( )。 三、判断题17.如果把8个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饼干的,也就是每人分得2个。( )18.真分数一定比1小,假分数一定比1大。( )19.假分数一定比最简分数大。( )20.甲数和乙数都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的倍数。_____ 四、其他计算21.把下面的各分数约分。= = = = 2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9和15 22和33 7和14 23.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 = = 五、连线题24.连一连。 六、作图题25.在下面的图形中,按所给的分数进行涂色。 七、解答题26.五年级(1)班的人数在40-50人之间,同学们在数学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论4人一组还是6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这个班有多少人。 27.学校美术展览中,有80幅水彩画,120幅蜡笔画,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28.一座喷泉由内外双层构成。外面每隔10分钟喷一次,里面每隔6分钟喷一次。中午12:45同时喷过一次后,下次同时喷水是几时几分? 29.五年级两个班分别有36人和42人参加体育活动,要把他们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但各班同学不能够打乱,最多每组分多少人?每班各分几组? 30.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6,最小公倍数是480,且这两个数的差是16,则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1.A【分析】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小;带分数大于真分数;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数部分大的分数大;据此解答。【详解】A.<1<1,该选项错误;B.<<,该选项正确;C.整数部分相同,只比较分数部分,<<,所以1<1<1。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B【分析】分子加上6后是原来的几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分母也是原来的几倍,分数的大小才不变。【详解】分子:2+6=8 8÷2=4说明分子扩大了4倍;要想分数的大小不变,那么分母也要扩大4倍,9×4=36 36-9=27,说明分母应加上27。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这一性质解答即可。3.A【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段,求每一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用1÷4,即可解答。【详解】1÷4=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分母就是平均分的份数。4.C【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由此写出分母是11的真分数进而判断出a的值。【详解】分母是11的真分数有:、、、、、、、、、。最大的是,所以a=10。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真分数的认识。5.A【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表示将图形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3份,是,原分数正确;B.表示将图形将图形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5份,是,原分数错误;C.表示将图形将图形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的4份,是,原分数错误;D.表示将图形将图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原分数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6.D【分析】根据质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3和5的倍数特征,对题目中的各选项进项逐项分析,得出结论。【详解】A.10以内的质数有:2、3、5、7,共4个,所以本题说法错误;B.24=2×2×2×3,36=2×2×3×3,24和36最大的公因数是2×2×3=12,所以本题说法错误;C.6=2×3,9=3×3,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2×3×3=18,所以本题说法错误;D.2+2+5=9,225的末尾是5,所以225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质数、3和5的倍数特征,以及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以及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方便求解。7.D【分析】由题意可知:地砖的边长最大值是45和36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详解】45=3×3×536=2×2×3×3 所以45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3×3=9,即地砖的边长最大是9分米。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8.B【分析】2是16的因数,也是20的因数,所以2是16和20的公因数。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4,据此选择。【详解】由分析可知,2是16和20的公因数。故答案为:B【点睛】能够区分因数和公因数,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解题关键。9. 【分析】根据地铁40分行驶25千米,用40除以25,求出行驶1千米要多少时间即可;路程÷时间=速度,求出地铁平均每分行驶多少千米即可。【详解】40÷25=(分)25÷40=(千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10. 1【分析】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带分数首先是假分数,最小的带分数即是分子比分母大1。【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真分数和带分数的理解与认识。11. 【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将21分解成两个互质数,即可求出这个分数。【详解】21=1×21=3×7分数是或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1,这个分数是或。【点睛】本题考查最简真分数的意义,以及分解质因数的知识。12. 3【分析】1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将这个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最小的质数是2,也化成分母是9的假分数,求出两个假分数分子的差就是需要添上的分数单位的个数。【详解】1 =,2=,14-11=3(个)1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点睛】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以及质数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61【分析】3颗3颗的数还少2颗,可以理解为多1颗,4颗4颗的数则多1颗, 5颗5颗的数还少4颗,可以理解为多1颗,也就是这盒糖果的颗数比3、4、5的最小公倍数多1,因此先求出3、4、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1即可。【详解】3、4、5的最小公倍数是3×4×5=60这盒糖果至少有:60+1=61(颗)【点睛】此题考查了求三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关键是运用反向思维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合理转化,以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14.【分析】先把12写成分数的形式:;然后逆着变化,把分母乘上3,分子除以6,求出原来的分数。【详解】分母缩小到原来的之前是:1×3=3;分子扩大6倍之前是:12÷6=2;由此即可知道原来的分数:【点睛】本题根据最后的结果,逆着变化的条件进行推算即可。15. 4 6 无数 60【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也可以将它们的因数分别列举出来,然后找出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据此求出两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详解】18的因数:1、2、3、6、9、1824的因数:1、2、3、4、6、8、12、2418和24的公因数有:1、2、3、6共4个,最大公因数是:612=2×2×315=3×512和15的公倍数有无数个,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60【点睛】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需明确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16. 1,2,3,4,6,12 1,2,4,7,14,28 1,2,4 4【分析】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找出12所有的因数,28的全部因数,再找出12和28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详解】12的全部因数有(1,2,3,4,6,12),28的全部因数有(1,2,4,7,14,28)。12和28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公因数是(4)。【点睛】解答此题应注意:找因数时要成对成对的找,防止遗漏。17.√【分析】把8个饼干看作是一个整体,是单位“1”平均分成若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求每人分几个饼干,就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据此解答。【详解】1÷4=,每人分得饼干的;8÷4=2(个),每人分得2个饼干。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和除法意义解答问题的能力。18.×【分析】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原题干真分数一定比1小,假分数一定比1大,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19.×【分析】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据此解答。【详解】由假分数、最简分数的定义可知:假分数≥1,最简分数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不能说假分数一定比最简分数大(如:是最简分数也是假分数)。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假分数、最简分数的意义。20.√【分析】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例如4是12和8的最大公约数,12和8都是4的倍数;又如5是15和10的最大公约数,10和15都是5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题干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21.;;;【分析】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即直到得到最简分数为止。【详解】== == == ==22.9和15的最大公因数为3,最小公倍数为45。22和33的最大公因数为11,最小公倍数为66。7和14的最大公因数为7,最小公倍数为14。【详解】略23.17; 6 ;3;;13【解析】略24.连线先详解【分析】分别找出24和48的因数,然后再找出两数的公有的因数即可;2和3的公倍数就是6的倍数据此解答。【详解】24的因数:1、2、3、4、6、8、12、24;48的因数:1、2、3、4、6、8、12、16、24、4824和48的公因数是:1、2、3、4、6、8、12、24。这些数中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8、54。连线如下:【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找两数的公因数和找两数的公倍数,明确两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25.见详解【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指的是将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指的是将整体平均分成9份,取其中的2份;指的是将整体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5份。据此涂色。【详解】涂色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注意需要将整体平均分。26.48人【分析】不论4人一组还是6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可知这个班人数是4和6的公倍数,因此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再求出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找出在40-50之间的公倍数,据此解答。【详解】4=2×26=2×34和6的最小公倍数:2×2×3=12,12的倍数:12,24,36,48,60……在40-50人之间是48,所以这个班有48人。答:这个班有48人。【点睛】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学生应掌握。27.【分析】先求出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多少,再用多的数量除以蜡笔画的数量,即可解答。【详解】(120-80)÷120=40÷120=答:水彩画比蜡笔画少。【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少几分之几。28.13:15【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分解质因数法:分别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从质因数中,先找到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再找到两个数独有的质因数,它们相乘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间隔喷水的时间,然后用中午同时喷水的时刻+间隔时间=下次同时喷水的时刻,据此列式解答。【详解】10=2×56=2×310和6的公倍数是2×3×5=30,即间隔30分钟同时喷水,所以12时45分+30分钟=13时15分。【点睛】理解好题意并掌握求最小公倍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9.最多每组分6人;6组和7组【分析】要把36人、42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即小组的人数是36、42的公因数,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求36、42的最大公因数,求出最大公因数后,用每班的人数除以最大公因数就是两班分成的组数;据此解答。【详解】36=2×2×3×342=2×3×7所以36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2×3=6。36÷6=6(组)42÷6=7(组)答:最多每组分6人,每班分别分6组和7组。【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即小组的人数是36、42的公因数,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求36、42的最大公因数。30.80;96【详解】略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