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角的度量(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角的度量(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角的度量(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为“°”,能估计角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能感知角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践法、讲解法。【课前准备】ppt课件、白纸板、带圆心的圆形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1.放风筝比赛。课件出示小动物放风筝的图片。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动物们放风筝比赛的图片,看,他们放得多认真!到了评比的时候了,这可急坏了刚当上裁判的小猴子,它只记得比赛规则是同样长的绳子,看谁放的风筝高,却忘记了怎样才能知道谁放得风筝高的办法。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只要知道绳子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风筝放得越高。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还有,这些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研究度量方法。(课件出示三个放风筝图片,给出风筝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师: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1)直尺测量。教师出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和错误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用直尺测量角的开口大小,在统一测量标准下,角的两边张开口越大,角就越大。课件出示测量结果,∠2最大,看来小狗放的风筝最高。师提出疑问:这样测量好不好?为什么?(两个角测量的位置必须绝对一致才能比较。)(2)折角测量。师:看来直尺测量不好把握,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出示∠1和∠2两个角,怎么比较?生:用白板纸折一个和∠1一样大的角,用它来测量∠2。学生小组内操作,然后课件演示量的方法。师:怎样量的更准确呢?生:可以折一个小点的角,这样量得会更准确一些。演示测量过程。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1)认识度。师:刚才大家研究的测量角的方法很好,但是我们只能比较出角的大小,还是不知道它们之间相差多少。如何知道∠2比∠1大多少呢?这就要引入角的度量单位。课件出示度的概念。让学生看到1°的角到底有多大,心中对“度”这一计量单位有一个认识。用1°估测∠2比∠1大多少。(2)周角、平角、直角三个特殊角的度数。课件出示三种特殊角,进一步了解角的度量单位。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3)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用白板制作一个大约是60°的角。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和纠正。3.练习巩固。(1)出示课本25页练习第1题,学生回答。回答过程中让学生说清楚你是怎么比较的。(2)出示课本25页练习第2题,根据给出的角的度数,估计另外角的度数。指名回答。能根据给出角的度数大约估计未知角的度数,在不断的练习当中锻炼学生的眼力。(三)拓展延伸,知识升华1.出示题目,学生先自己研究,并能说明原因。2.教师小结:角的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越小。1平角=180°,1直角=90°(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1多少度?出示问题。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出示答案。2.求下图中指定角的度数。利用已知的几个特殊角的度数用加减法来求解。(五)课堂总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弄清楚了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2.知道了角的度量单位。【板书设计】角的度量1度记作1°,是角的度量单位。1周角=360° 1平角=180° 1直角=90°【教学反思】首先,本节课用游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本课知识的关键点展开课堂,情景设计为教学服务,不浮于表面。使学生不仅明确了精确角的大小的重要性,更产生了一种急于求得新知的欲望。在讲授新课时,通过探究法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首先研究角的度量方法,用直尺测量法时,把正确的和错误的方法都给到学生,让它们在比较中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运用比较法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本课难点。折角测量时,让学生自己操作,充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折和量的过程中,理解了角的测量,为后面提出度量单位大小基础。做完前面一系列教学,直接给出“度”的概念,反而简单轻松,学生再根据对于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估计,做到估出给出角的大概度数,这样教学重点凸显出来。接下来,通过两个具体的练习来巩固所学新知,把知识运用到实践,这是检验学生掌握与否的唯一途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锻炼估计角的度数的能力,对角的计量单位进一步了解。另外,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种特殊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度数,为下节课打下基础。总之,本课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做到环环相扣,不拖泥带水,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新知,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一定努力改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二 线与角5 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5 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二 线与角5 角的度量(一)教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