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八十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
B.一支全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5m/s
2.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吸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3.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声音 | 声音强弱等级/dB | 频率/Hz |
甲 | 70 | 1100 |
乙 | 110 | 700 |
A.乙音调较高
B.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C.甲响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4.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音调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5.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 )
A. B.
C. D.
6.文艺演出时,常常利用干冰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
A.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而成
B.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
C.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D.直接向舞台喷射的干冰颗粒
7.给某物体加热,使其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
C.物体熔化时放热
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
8.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
A.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B.受油机
C.大地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9.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10m/s;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6km/h;而丙物体跑完100m路程需要10s( )
A.甲大 B.乙大
C.丙大 D.三个物体速度一样大
10.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
A. B.
C. D.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共23分)
11.(5分)(1)如图甲,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确些,读数是 cm;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
(2)如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 s,如图丙体温计的示数为 ℃。
12.(4分)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轨迹被频闪相机拍下(每隔0.02s发生一次曝光留下物体影像),从两物体运动的轨迹s(如图所示)来看:
(1)甲、乙相比, 物体更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2)这段路程,乙物体所用的运动时间是 s;
(3) 物体的平均速度较大,因为在运动相同的路程内, 用的时间较短。
13.(4分)当声音的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不同。如图为用力敲击256Hz的音叉后在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那么用更大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在A、B、C、D四幅图中 图所对应的波形, 图比图甲中的声音的音调要高,四幅图中声音的音色 (填“相同”或“不同”)。若对面教室的同学大声敲音叉影响到你,为了控制噪声,你可以采用的做法是 。
14.(3分)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开始计时时两位同学相距 m,分析图像可判断 同学运动较快,第7s甲、乙两同学相距 m。
15.(7分)(1)如图,某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雾化片1.7×106Hz的高频振动使得加湿器中的水被抛离水面产生直径为1~5微米水雾液滴飘逸出来,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
①装入加湿器中的水变成飘出加湿器的白色水雾,是否发生了物态变化?若有,请指出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请说出理由: 。
②白色水雾飘出后不久,便消失不见,这个过程的物态变化名称为: ;该过程需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地球上的水不停地循环,根据所学物态变化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阳光晒暖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变成 (填“空气”或“水蒸气”)。
②云层中的小水滴在高空遇到寒冷的气流,就会 (填物态变化)成小冰珠,最后可能成为冰雹落下。
③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 (填物态变化)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集结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地上。
三、解析题(共9分)
16.(9分)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2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求物体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1,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
(3)如图2所示,另一物体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它的s﹣t图象如图3所示。问:
①它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
②求在0至15s之间物体的运动速度。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8分)
17.(3分)观察如图所示的现象。
(1)根据以上现象,可知 ;
(2)音叉旁放乒乓球、将音叉插入水中的目的是 ;
(3)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你的改进方法是 。
18.(9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 (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作为测量工具。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2)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吗? ,请解释“白气”是如何形成的?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如表),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 97 | 98 | 98 | 98 | 98 |
(4)请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在图1中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2中 图(填“A”或“B”)。
(6)实验中发现加热烧杯中的水到沸腾时所用的时间太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19.(5分)如表记录了探究某物质熔化特点时测得的实验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温度/℃ | 60 | 65 | 70 | 75 | 80 | 80 | 80 | 80 | 85 | 90 |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此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 ;该物质 (选填“有”或“没有”)凝固点;
(3)该物质在第2min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在第8min到第14min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是否在吸热? 。
20.(5分)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示意图。当小车由实线所示位置静止释放时开始计时,经过中间位置A点后继续运动,撞到挡板停止。
(1)小车如图甲那样到达A点时电子停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在图甲中标出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
(2)测得小车运动到A点的时间为 s,到达挡板的时间为1.50s,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路程为 cm。
(3)算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A点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4)实验中为了便于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21.(6分)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1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
(2)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凝固点(℃) | 0 | ﹣2 | ﹣4 | ﹣6 | ﹣8 | ﹣11 | ﹣15 | ﹣18 | ﹣17 | ﹣1.8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
(4)在测量浓度为21%的盐水凝固点时,某一时刻测得盐水温度如图2所示,则此时该盐水处于 态。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八十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约37℃;
B、一支全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C、真空不能传声;
D、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1.4m/s;
故选:A。
2.【解答】解: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称为流体,则M在物态变化前后为液态或者气态;
A、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故A符合题意;
B、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故C不符合题意;
D、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解答】解:
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即甲的音调高于乙的音调;
B、甲声音的响度要小于乙的响度,故B错误;
C、甲的响度为70dB,则甲的响度要小于乙的响度;
D、甲的频率高于乙的频率,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振动频率慢;由图可知,B距离鲸鱼较远、低音,说明录到的是频率较低的,所以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音调较低的,BC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由图知,温度计的示数是2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水混合物放在这一环境中会吸收热量,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将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开始时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放出热量体积收缩,直到与冰水混合物温度相同;
当冰全部熔化成水,温度升高,直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所以温度计内液体体积先减少接着保持不变,随后体积膨胀。
故选:A。
6.【解答】解:白雾是小水滴,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为什么只有舞台这个地方的水蒸气会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即:干冰升华,升华吸热造成周围温度下降。
综上分析,故选B。
7.【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所以此物质是晶体。
B、从图象可以看出,温度升高,温度不变,不是液化过程;
C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1这段时间,物体一直吸热,C错误。
故选:D。
8.【解答】解: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受油机,以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受油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
以大地为参照物加油机时,加油过程中加油机,说明与大地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
故选:C。
9.【解答】解: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10m/s;
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6km/h=36×m/s=10m/s;
丙物体跑完100m路程需要10s,则丙的运动速度:v==;
比较可知:甲、乙、丙三个物体速度一样大。
故选:D。
10.【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
AB、两图的图象表示,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故AB错误;
C、在横轴上找一点,做纵轴的平行线,说明了甲运动快;
D、运用上面的方法,乙的运动路程长,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共23分)
11.【解答】解:(1)A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B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2mm;
刻度尺在读数时需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为,木块左端对准零刻度线,所以读数为5.20cm;
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线需紧贴被测物体;
(2)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4”和“4”之间,读作3min,而大盘指针在37.4s;
(3)图丙中的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6.4℃。
故答案为:(1)A;2.20;B;(3)36.9。
12.【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物体甲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相等;
乙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越来越大;
(2)乙的运动时间t乙=0.02s×3=5.06s;
(3)由图示可知,甲的运动时间t甲=0.02s×5=2.1s,甲乙的路程s相同,t甲>t乙,由v=可知,v甲<v乙。
故答案为:(1)甲;(2)0.06;乙。
13.【解答】解:当用更大的力敲同一音叉时,振动的幅度增大,ABCD幅图中,所以A图所对应的声音的响度最大;
相同时间内B振动的次数更多,其振动频率大;
三个图的波形特点相同,所以所对应声音的音色相同;
若对面教室的同学大声敲音叉影响到你,为了控制噪声。
故答案为:A;B;相同。
14.【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开始计时时,甲;
(2)在运动时间t=5s时,甲同学运动路程s甲=25m,乙同学运动路程s乙=25m﹣10m=15m;
甲同学运动的速度v甲==4m/s,
乙同学运动的速度v乙==3m/s;
可见,甲同学运动得快;
(3)由图象可得,在t=2s时,
再经过2s,甲运动的路程s甲′=35m﹣25m=10m,乙运动的路程s乙′=3m/s×5s=6m,
甲、乙同学相距:Δs=s甲′﹣s乙′=10m﹣6m=3m。
故答案为:10;甲;4。
15.【解答】解:(1)①装入加湿器中的水变成飘出加湿器的白色水雾,水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所以没有发生液化现象。
②白色水雾飘出后不久,便消失不见,汽化吸热;
(2)①海水在阳光下,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降落下来变成雨;
②雨在下落过程中,如果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变成冰雹;
③冬天,水蒸气在高空中温度急剧下降,下落下来就是雪花。
故答案为:(1)①没有;水雾是液态的小水滴;②汽化;(2)①水蒸气;③凝华。
三、解析题(共9分)
16.【解答】解:(1)超声波在0.2s内的路程是物体到传感器距离的两倍,则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为s=vt=340m/s×6.2s×。
(2)由图1知:物体在0至15s内物体的路程S=20m,不随时间变化,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3)由图象可知:另一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15s内,物体的路程为30m=2m/s。
答:(1)物体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34m;(2)物体在0至15s内静止;②求在0至15s之间物体的运动速度为7m/s。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8分)
17.【解答】解:(1)说话时摸喉咙感觉喉咙振动,乒乓球靠近发音的音叉被弹开,这些现象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音叉旁放乒乓球,音叉插入水中的目的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3)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18.【解答】解:(1)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得原理制成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的沸点需要超过水的沸点才可以用来测将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而水银的沸点超过了水的沸点;
(2)杯口附近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所以白气不是水蒸气;
(3)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90℃~100℃之间。水温到达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水在温度到达98℃时不再升高;
(4)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先描点后连线:;
(5)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因为温度降低,气泡里面的水蒸气液化进入水中。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到水面破裂开来;
(6)水的质量较多,加热到沸腾所需要的热量较多,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较多。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水银;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98;(5)A;(6)水的质量偏大。
19.【解答】解:(1)从表格可以看出:此物质的温度先是升高,然后从第8min开始到第14min,说明此物质是晶体;
(2)第8分钟到第14分钟,物质的温度保持80℃不变,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也是80℃;
(3)物质在第2min吸热温度上升,处于固态,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晶体;(2)80℃;有;是。
20.【解答】解:(1)自小车的起点和终点,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2)观察图甲和图乙可知,小车运动到A点时的时间为1s;
(3)由v=知,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A点过程的平均速度:
v===40.0cm/s=0.3m/s;
(4)为了便于记录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缓一些,用时间较长。
故答案为:(1)图见解答;(2)1;(3)0.6。
21.【解答】(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为﹣4℃;
(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盐水浓度在18%到24%之间还有很多的浓度,所以他的判断不准确;
(4)由图2可知,此时盐水的温度为﹣28℃,故为固态;
(5)药品要求在6℃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0℃以下,盐冰的熔点低于0℃。
故答案为:(1)﹣6℃;(2)先降低后升高;因为不是所有浓度都测量了;(4)固。明:试题解析著作权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