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9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展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昆 仑 山 脉
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阿 尔 泰 山 脉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1.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A.阴山B.秦岭C.天山D.南岭
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2.该山地( )A.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北侧植被冬季落叶,南侧植被四季常绿C.南北两侧均为亚热带农作物大面积种植D.北侧为高原广泛分布区,南侧为平原广泛分布区
3.下列现象能反映该山脉两侧气候差异的是( )A.北侧降雪概率大,南侧降雪概率小B.北侧河流流量大,南侧河流流量小C.南侧降水量小,北侧降水量大D.南侧气温年较差大,北侧气温年较差
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E 热带季风气候
2. 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大陆性显著。
①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冬季风的影响
②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①空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
②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在气象上,通常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或“梅雨期”,相对正常梅雨而言,“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以及严重的“倒黄梅”都属于异常梅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易出现倒黄梅天气的是( )A.长江中下游流域 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 D.黄土高原
2.形成倒黄梅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亚洲高压偏弱 B.印度低压偏强C.阿留申低压偏强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偏弱
3.推测倒黄梅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当地果蔬品质下降B.东北、华北旱情严峻C.黄河流域面临凌汛D.长江中下游流域持续晴热、高温少雨
在气象上,通常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或“梅雨期”,相对正常梅雨而言,“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以及严重的“倒黄梅”都属于异常梅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2.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夏汛)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区)
植被稀疏、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位于暖温带,结冰期较短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
森林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
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夏季水量丰富,其他季节水量较小,甚至断流
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作为长江水北上的输水通道。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称为凌汛。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春季不同日期13时流量。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结冰期有凌汛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乙水文站相比,甲水文站( )A.纬度低,海拔高B.纬度高,海拔高C.纬度低,海拔低D.纬度高,海拔低
2. 造成乙水文站4月下旬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 )A.降水减少B.下渗增加C.融雪减少D.植被增加
3. 甲乙水文站之间河段凌汛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3月中旬B.4月上旬C.4月下旬D.5月上旬
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内容的名称是( )A.北煤南运 B.西气东输C.川气东送 D.西电东送
2. 图示输送路线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 )A. 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四川盆地 D.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3. 建设该输送线路的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②东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④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我国的地形地势及其影响
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2020·全国文综Ⅱ)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 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2020·山东地理)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3~5题。
3.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4.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5.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
(2022·山东枣庄市模拟)江苏中部的盐城沿海一带是我国海相沉积地貌发育最特殊、潮滩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滩涂上广泛发育的潮沟,像是一排生长在金黄地平线上的树林,有“潮汐森林”之称。其中南部的条子泥因其港汊形似条状而得名,面积广阔,坡度平缓,
潮差大、潮流强,潮水中含沙量大,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潮间带湿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图1示意盐城滨海湿地(围垦区)潮沟分布变化,图2示意条子泥位置与潮滩形状。完成6~8题。
6.关于图1中“潮汐树”和“潮汐森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潮汐树”杈向陆,根部向海B.“潮汐森林”整体沿海岸线分布C.“潮汐树”主沟与海岸线大致垂直D.“潮汐树”的形成主要因涨潮冲刷
7.图1中“潮汐森林”萎缩的原因是 ①大规模围垦 ②互花米草入侵 ③潮汐作用减弱 ④河流携带泥沙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条子泥湿地成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关键区域的原因是 ①位置适中,面积广阔 ②食物来源充足 ③互花米草茂密 ④“潮汐森林”发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读图,完成1~2题。1.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2.以下关于图中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内B.都位于两省区的交界处C.东南侧降水都比较丰富D.两侧的农业类型都相同
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贺兰山东麓多为洪积平原,年平均降水量约200 mm。如图为“1980年~2005年宁夏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3~5题。3.图中四条折线所对应的季节正确的是A.①—春季 B.②—秋季C.③—冬季 D.④—夏季
4.与其他季节相比,①季节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蒸发量小B.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多C.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多D.降水较多,植被生长好
5.根据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测该地区A.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B.荒漠化程度有所加重C.流水侵蚀作用减弱 D.地下水水位逐渐上升
历史上的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重大改道6次。其中,公元1194年人为决堤,南流夺淮河支流泗水入黄海,至1855年期间先后经泗水、濉水、汴河、涡河、颍河入黄海。现今的淮河大部分河水在洪泽湖附近经大运河南流入长江到东海。为缓解洪泽湖东部、东北部江苏境内的水灾,人工开挖河道排水入海。如图示意黄河下游历史上的改道情况。据此完成6~8题。6.历史上的黄河下游干流易改道的根本原因是A.善淤 B.善决 C.善徙 D.多水
7.在黄河夺淮河入海期间,干流决口的位置主要移动方向是A.向东 B.向南 C.向北 D.向西
8.淮河入海河道防洪压力最大的月份为A.4~5月 B.6~7月C.8~9月 D.10~11月
气流顺着一座高耸、孤立的山峰抬升凝结成云,稳定在山峰顶部不动,像大帽一样戴在山顶上的这种特殊的地形云被称为帽状云。如图为某摄影师于夏季拍摄到的帽状云戴在雪山顶上的奇特画面。据此完成9~10题。9.能正确表达帽状云形成条件的是
10.与藏南地区相比,我国东南地区很少出现帽状云的原因最可能是①相对高差大 ②气温高,水汽不易凝结③缺少孤立高峰 ④丘陵众多,气流复杂A.①②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在山脉西坡有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具体资料如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1~12题。11.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厚度有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该区域A.坡向朝向B.坡度大小C.气温高低D.风力大小
12.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观测到A.降雪时间短 B.融雪时间早C.年融雪量小 D.积雪时间长
13.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如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9~11月上海降水量为260 mm左右,哈尔滨降水量为70 mm左右,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原因: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北部没有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段,红花尔基镇以上为上游河段,是该河主要产流区。伊敏河中下游流经内蒙古高原,河道宽浅。伊敏河春季流量最大,冬季流量非常小,中下游经常出现“连底冻”现象,导致河流断流,每年11月封河,次年4月上旬自上游到下游依次开河。开河分“文开河”和“武开河”,“武开河”是指春季气温快速回升,河槽水量突然增加,在气温及冰上水和底水的作用下,厚大的冰层突然破裂,迅速解冻,并顺流而下的现象,它会对沿岸产生巨大的威胁。如图为伊敏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伊敏河流量主要来自上游河段的原因。(6分)
答案 伊敏河的河水主要来自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上游河段地处大兴安岭,冬季降雪量大;冬季气温低,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融雪量大。
(2)简述伊敏河中下游冬季易出现“连底冻”现象的原因。(6分)
答案 下游河段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中下游河道宽浅;冬季为枯水期,河流流量小。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1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1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俄罗斯,塔吉克斯坦,马来西亚,阶梯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9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9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的地形,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92中国人文地理特征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92中国人文地理特征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要点概览,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中国的交通,阿拉山口,乌鲁木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