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专家信息卷(全国甲卷)高三上学期月考数学(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北京专家信息卷(全国甲卷)高三上学期月考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化简集合,然后利用补集的定义运算即得.
【详解】因为,,
所以.
故选:B.
2.已知i是虚数单位,复数z满足, 则( )
A.2 B.1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可得,进而可得,或由题可得,进而即得.
【详解】法一:因为,
所以,
所以;
法二:因为,
所以,
所以.
故选:D.
3.若一组样本数据,,,的方差为16,则数据,,,的方差为( )
A.256 B.64 C.32 D.31
【答案】B
【分析】根据计算方差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数据,,,的方差,所以数据,,,的方差.
故选:B.
4.若实数x,y满足,则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C. D.
【答案】A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利用数形结合即得.
【详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由,可得,
由,可得,
作直线,平移直线当直线过点时,有最小值,当直线过点时,有最大值5,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A.
5.已知函数是偶函数,则( )
A.0 B.1 C.-1 D.
【答案】B
【分析】由为偶函数,可得,即有,再根据对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得,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因为,
故,
因为为偶函数,
故,
有,
整理得,
解得.
当时,是偶函数.
所以.
故选:B.
6.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把函数的图像(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
【答案】C
【分析】根据图像的变换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
所以只需把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
故选:C
7.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先求解函数的定义域,且,故函数为偶函数,排除BC;
再求出,排除D,选出正确答案.
【详解】定义域为R,且,
故为偶函数,所以排除选项B和选项C;
又,排除D.
故选:A.
8.同时掷两颗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朝上一面出现的点数.则两颗骰子出现的点数不同且互质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古典概型,求出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的个数即可.
【详解】同时掷两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则有 个基本事件,
出现的点数不同且互质的情况有:(1,2),(1,3),(1,4),(1,5),(1,6),(2,3),(2,5),(3,4),(3,5),(4,5),(5, 6)共11对,所以概率为;
故选:D.
9.已知函数,若函数存在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给定的函数,探讨其性质并作出图象,结合图象求出a的范围作答.
【详解】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由,得,
因此函数的零点即为直线与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直线与函数图象,如图,
观察图象得: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
所以函数存在两个零点,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
10.已知正数x,y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 B.4 C.5 D.6
【答案】C
【分析】由题可得,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得.
【详解】因为正数x,y满足,
所以有,
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选:C.
11.已知函数及其导函数的定义域均为R,若满足,且为奇函数,则下列选项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函数的奇偶性,然后令,即可求得,从而得到结果.
【详解】因为为奇函数,则,即,所以为偶函数,
由,得,即,故A正确,C错误
令,则,则,故D错误;
令,则,故不一定等于0.故B错误.
故选:A
12.已知实数x,y满足,且,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即可得的大小.
【详解】解:因为
则,
所以, 故;
设,则,
所以,又因为,因此,即.
综上,.
故选:B.
二、填空题
13.函数的值域为______.
【答案】
【分析】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的范围,再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可求出函数的值域.
【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函数值域为.
故答案为:
14.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可得,然后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得.
【详解】不等式,可化为,
即,
解得,
所以,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
15.某学校的文学社团由高一、高二和高三学生组成,已知高一学生人数多于高二学生人数,高二学生人数多于高三学生人数,且高三学生人数的两倍多于高一学生人数,则该文学社团人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12
【分析】设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和高三学生人数分别为x,y,z,则,且x,y,,讨论的取值,即可求解
【详解】设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和高三学生人数分别为x,y,z,
则,且x,y,,
①当时,,不符合题意;
②当时,,不符合题意:
③当时,,不符合题意;
④当时,,此时,,满足题意.
所以.
所以该文学社团人数的最小值12.
故答案为:12
16.中国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在运用“割圆术”求圆的周长时,在圆内作正多边形,用多边形的周长近似代替圆的周长,随着边数的增加,正多边形的周长也越来越接近于圆的周长.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以直代曲”的例子.“以直代曲”的思想,在几何上,就是用直线或者直线段来近似代替曲线或者曲线段.利用“切线近似代替曲线”的思想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用分数表示为__________.
【答案】
【分析】令,可得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由“切线近似代替曲线”的思想可得,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构造函数,则有,,,
所以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
根据“切线近以代替曲线”的思想方法可得.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7.已知函数对任意,都有,且当时,.
(1)求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2)解方程.
【答案】(1);
(2)-3,0或3.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求出的解析式即可作答.
(2)由(1)的结论,分段解方程即可作答.
【详解】(1)因函数对任意,都有,则,即,
又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是:.
(2)当时,方程成立,则,
当时,方程为,解得,或者,则,
当时,方程为,解得,或者,则,
所以方程的根为-3,0或3.
18.已知,.
(1)若,求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2)若为区间上的单调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由导函数可得为上单调增函数,在上单调减函数,进而即得;
(2)由题可得对任意,,然后构造函数求函数的最值即得.
【详解】(1)当时, ,
则,
由, 得, 或,
当时,(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当时,,
所以为上单调增函数,在上单调减函数,
又,,
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2)由题可得,又为区间上的单调减函数,
所以对任意,,
即对任意,,
设,,则时,,
所以为区间上的单调增函数,
故的最小值为,
因此,
所以为区间上的单调减函数,a的取值范围为.
19.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捷与高效王作的同时,网络犯罪也日益增多.为了防范网络犯罪与网络诈骗,某学校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倡议”活动.该学校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男生和100名女生对“网络安全宣传倡议”的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问卷调查得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将得分不低于70分的学生视作了解,已知有50名男生问卷调查得分不低于70分.
(1)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对“网络安全宣传倡议”的了解情况与性别有关?
| 男 | 女 | 合计 |
了解 |
|
|
|
不了解 |
|
|
|
合计 |
|
|
|
(2)已知问卷调查得分不低于90分的学生中有2名男生,若从得分不低于90分的学生中任意抽取2,求至少有一名男生的概率.
参考公式:,其中.
参考数据:
0.10 | 0.05 | 0.010 | 0.005 | |
2.706 | 3.841 | 6.635 | 7.879 |
【答案】(1)表格见解析,有关
(2).
【分析】(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问卷调查结果为了解的学生人数,完善列联表,求出卡方,即可判断;
(2)首先求出问卷调查得分不低于分的学生人数,再求出基本事件总数以及满足条件的事件数,再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1)解:问卷调查结果为了解的学生人数为:,
又因为其中男生有50人,所以其中女生有人.
可得列联表为:
| 男 | 女 | 合计 |
了解 | 50 | 35 | 85 |
不了解 | 50 | 65 | 115 |
合计 | 100 | 100 | 200 |
提出假设:对“网络安全宣传倡议”的了解情况与性别无关,
根据列联表中数据,可以求得,
因为当成立时,,这里的,所以我们有的把握认为对“网络安全宣传倡议”的了解情况与性别有关.
(2)解:问卷调查得分不低于分的学生人数为人,
其中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记“任意抽取人,至少有一名男生”为事件,
从5人中任意抽取人共有种抽法,
抽取人中恰有名男生的抽法有种,
抽取人中恰有名男生的抽法有种,
事件A的概率,
综上,至少有一名男生的概率为.
20.已知函数.
(1)当时,解不等式;
(2)若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真数部分大于1,解不等式即可;
(2)根据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进而求出方程两根,并根据两根求出各自的的取值范围,再利用交集的思想求出只有一个零点时的的取值范围.
【详解】(1)解:当时,,
由,
得,
即,等价于,
解得:;
(2)解:∵ 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 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
由得,
,
化简得,
解得,,
当时,,
不符题意,舍去;
若是原方程的解,
则有,
即;
若是原方程的解,
则有,
即,
等价成,
解得:;
∵ ,有且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 .
【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求的取值范围时要注意交集思想的运用,还有区间端点处能否取到也是易错点.
21.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对任意恒有,求a.
【答案】(1)答案见解析
(2)
【分析】(1)求导,分,两种情况,讨论导函数正负,即得解;
(2)转化为,分,,,几种情况讨论函数单调性,求解即可.
【详解】(1)因为,
当时,对任意都有,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当时,由,得,
时,,时,,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综上,当时,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当时,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单调减区间为;
(2)因为对任意恒有,所以
设,
根据题意,对任意,要求,
,
①当时,,
时,,为上单调增函数,
所以时,,
时,,为上单调减函数,
所以时,,
此时,对任意恒有;
②当时,由得,,
时,,为上单调增函数,
因为,所以,不符题意;
③当时,由得,,
时,,为上单调减函数,
因为,所以,不符题意;
④当时,
对任意都有,为R上单调减函数,
所以时,,不符题意;
综上,当时,对任意恒有.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满足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C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C交于A,B两点,且,求实数m的值.
【答案】(1),
(2)2
【分析】(1)利用参数方程,经过平方相加可求得的直角坐标方程;根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原则可得的直角坐标方程;
(2)利用圆心距、半径、半弦长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1)由,可得:,
又因为,所以,即,
所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由,代入,
可得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设坐标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为,则,
因为,即,解得.
当时,直线经过点,而点不在曲线C上,故不符合题意,
所以.
23.已知正数x,y,z满足.
(1)证明:;
(2)求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柯西不等式,结合题干条件即得解;
(2)利用均值不等式求解的最小值,再求解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1)由已知,
根据柯西不等式,有,
即,
所以;
(2)因为
,
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综上,的最小值为.
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
2023届北京专家信息卷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理)试题(4)(word版):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专家信息卷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理)试题(4)(word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已知直线l过点且垂直于x轴, 已知函数,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双曲线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北京专家信息卷(全国甲卷)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四)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专家信息卷(全国甲卷)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四)数学(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