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第三节 河流精品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第二课时——长江的开发和治理)
【基础题】
下图是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之歌》中唱到“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大海”最有可能是( )
A.秦岭、南海 B.唐古拉山、东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昆仑山、黄海
2.下列关于长江流域防治洪灾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修建水利枢纽 B.加固河堤 C.围湖造田 D.退耕还林
【答案】1.B 2.C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向东注入东海,因此这里挽起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是唐古拉山和东海,B项正确。故选B。
2.修建水利枢纽、加固河堤是长江流域防治洪灾的工程措施,退耕还林有利于治理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是防治洪灾的生物措施,A、B、D项均正确;围湖造田会造成湖泊减少,不利于湖泊对长江水量进行调节,会造成中下游的洪灾,C项错误。故选C。
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4.图中序号代表的支流为湘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属于②支流水文特征的是( )
A.有结冰现象 B.水量丰富 C.含沙量大 D.汛期在冬季
【答案】3.D 4.C 5.B
【详解】3.我国各地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干湿区,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湿润区,故选D。
4.长江支流众多,图中表示湘江的是流经湖南省境内的③,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①是汉江,②是赣江,④是嘉陵江,故选C。
5.②支流是流经江西省境内的赣江,终年无结冰现象,汛期出现在夏季;流域内植被丰富,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故选B。
6.结合“黄河、长江径流量逐月变化图”,分析长江和黄河水文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比黄河流量大 B.黄河比长江汛期长
C.长江比黄河结冰期长 D.黄河比长江含沙量小
【答案】A
【详解】由图中黄河与长江的径流量变化图可以看出,长江的流量比黄河要更大,长江的汛期比黄河也要更长,长江没有结冰期,图中不能看出含沙量的变化,而且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大最大的河流,故选A。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其开发利用上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中,肩负着“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重要使命的是( )
A.四川 B.湖南 C.湖北 D.上海
8.“一库净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北方缺水状况 B.减轻南方洪涝灾害
C.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 D.解决沿途河流污染问题
9.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③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④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7.C 8.A 9.B
【解析】7.湖北省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生态地位极为特殊,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三峡坝区所在地,也是长江重要涵养水源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重要使命,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8.“一库净水北送”主要是从丹江口水库向北调水,是为了解决北方缺水状况,故A正确。水库调水是在枯水期,并不能减轻南方洪水期的洪涝灾害,故B错误。水库调水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不是为了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故C错误。“一库净水北送”并不能解决沿途河流污染问题,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9.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有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而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会使得湖泊调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
读某河流人工裁弯取直工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此工程重点治理的河段是( )
A.川江 B.荆江 C.沱沱河 D.金沙江
11.图示河段人工裁弯取直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沿岸工业区密集,水污染严重
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10.B 11.C
【详解】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10.长江中游段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其中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阻碍航运,对该段实施裁弯取直工程使防洪和航运效益显著改善;故选B。
11.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其治理措施是人工裁弯取直和加固大堤,其中人工裁弯取直中主要是为了解决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故选C。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下列措施与图中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最相适应的是( )
A.①——管控航运,保护生态环境
B.②——必禁建水电站,保护水力资源
C.③——疏通河道, 加强防洪能力
D.④——禁止耕作,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C
【详解】①地区是长江的发源地,该区域要禁止过度放牧,保护生态;②地区是横断山区,地势陡峭,但不适合建水电站,要保护植被、禁止耕作,防止水土流失;③地区是长江中游,存在河道弯曲的问题,需要疏通河道, 加强防洪能力;④是长江下游,需要管控航运、保护生态环境,故选C。
13.如左图是长江水系图,右图是长江干流剖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山脉,注入东海。
(2)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A:湖北省的______,B:江西省的______。
(3)河流①在________(城市名)汇入长江,河流②是长江最大的支流________。
(4)长江水带来大量泥沙,加之人们________,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C________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5)a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6)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________”;同时,长江干支流形成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
【答案】(1)唐古拉 (2)宜昌 湖口 (3)重庆 汉江 (4)围湖造田 洞庭 (5)三峡 (6)上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详解】(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2)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A是湖北省的宜昌,B是江西省的湖口。
(3)河流①即嘉陵江在重庆汇入长江,河流②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
(4)长江水带来大量泥沙,加之人们围湖造田,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C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5)a是我国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6)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水能宝库”;同时,长江干支流形成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提高题】
下图是“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请帮该同学在上图中补充长江下游的开发条件( )
①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②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 ③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④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合理的是( )
A.上游河段利用水能开发水电 B.上游干流河道清淤便于航运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C 2.A
【详解】根据长江流域的地理特点,结合长江流域的开发措施进行分析解答。
1.下游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包括长江三角洲平原、苏皖沿江平原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江面宽阔,水流平缓,航运价值极高,水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故①③④是长江下游开发条件。故选C。
2.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故可以利用水能开发水电;上游干流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 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会影响行洪泄洪,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下游主要的问题是水质污染,不是水土流失。故选A。
读长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和交汇支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宜宾—雅砻江 B.②—重庆—岷江
C.③—武汉—汉江 D.④—南京—湘江
4.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长江流域洪灾频率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时
C.人工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面减小
【答案】3.C 4.D
【详解】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3.读图可知,图中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和交汇支流,对应正确的①-宜宾-岷江,②-重庆-嘉陵江,③-武汉-汉江,④-湖口-赣江。故选C。
4.一直以来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就是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人为因素主要是在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地区的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水量大减,在暴雨季节来临之时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选D。
读“长江流域图(图)”,回答下面小题。
5.长江支流众多,以下河流属于长江支流的是( )
A.通天河、岷江 B.金沙江、乌江
C.渭河、汉江 D.雅砻江、赣江
6.唐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船行之“快”主要是因为( )
A.行至下游,河面宽阔,利于船只行驶
B.行至中游,河道曲折,径流量大
C.行至上游,河道平直,船行不受干扰
D.行至上游,顺流而下,水流湍急
7.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
①降水集中,强度大 ②受损失人口多 ③中游河道弯曲 ④农业受灾面积广 ⑤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⑥财产损失大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答案】5.D 6.D 7.C
【解析】5.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流域面积广,流量大,有众多的支流和湖泊。长江支流众多,如北岸的嘉陵江、雅砻江、岷江、汉水等,南岸的乌江、资水、湘江、赣江等。
故选D。
6.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的“万重山”是指巫山,这首诗是在三峡所作,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地区,落差大,水流湍急,顺流而下,速度快。所以正确的是D。
7.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主要是由于降水集中,强度大、中游河道弯曲、支流众多,水系发达。故选C。
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游天然的调节作用。当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湖泊,削减洪峰;当干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水量。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 )
A.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里增加
B.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
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
D.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湖水入江
9.为了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①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 ②周边绿化,保持水土 ③防治污染,美化环境 ④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8.C 9.A
【详解】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中游支流、湖泊众多,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
8.由图可知,三峡位于宜昌的上游,当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的水量可能会减少;当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河流流速会加快;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鄱阳湖流域发生水灾时,湖水才会入江,故C。
9.为了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周围绿化、保持水土;防治污染与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无关,围湖造田是错误的做法,故选A。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长江流经云南、四川等省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洪涝灾害 C.围湖造田 D.水土流失
11.“绿色发展,生态优先”要求重点保护好长江经济带的( )
A.核心产业 B.大型国企 C.山水田林 D.水利枢纽
【答案】10.D 11.C
【详解】10.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地区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防(洪)灾减(污染)灾。因此,长江流经云南、四川等省区(属于上游)时,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根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可知要重点保护好长江经济带的山水田林,C正确。核心资产、大型国企和水利枢纽都不是体现绿色和生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长江可以终年连续通航的河段是()
A.宜昌以下 B.重庆以下 C.宜宾以下 D.武汉以下
【答案】C
【详解】长江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其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依据题意,故选C。
13.图为长江流域略图,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
(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__(上、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处河段,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青藏 一
(2) 沿河分布 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水运条件好
(3) 上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量丰富
(4)B B处以上河段比A处以上河段沿途汇入更多支流,流量更大
【详解】(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水运条件好.
(3)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量丰富.
(4)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处河段,流量较大的应该是B处,原因在于B处以上河段比A处以河段沿途汇入更多支流,流量更大。
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________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2)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_______(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_______(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等。
(3)“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 )
A.水量增大 B.水流增强 C.水体污染 D.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1) 上 三峡
(2) 减小 增大 上游乱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等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涝灾害加剧等
(3) D
【详解】本大题以长江流域图为材料,涉及长江的水能分布、水土流失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三峡段的两个大型水利枢纽--葛洲坝和三峡,构成当前中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
(2)比较图乙中50年代与90年代,长江的湖泊面积和森林覆盖率都在减小,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大,并且造成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涝灾害,河流和湖泊的调蓄功能下降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上游滥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等,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3)联系课本中评价黄河的水土流失:“黄河不是毛细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水土流失在不断加剧,D正确。跟水量、水流和水体污染关系无关。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优秀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优秀第3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优秀第3课时练习题,文件包含23河流第3课时分层作业-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23河流第3课时分层作业-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精品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精品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23河流第1课时分层作业-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23河流第1课时分层作业-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