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渠口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   下列关于动脉的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B. 能搏动的血管
    C.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的血管 D. 分布在身体深处的血管   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
    ②它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③它是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
    ④它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血管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成年人长骨骨髓腔中的黄色骨髓变为红骨髓的条件是(  )A. 贫血 B. 失血过多 C. 重病 D. 幼年   人体的支架是(  )A. 皮肤 B. 骨骼 C. 肌肉 D. 皮肤和肌肉   诗句: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A. 繁殖行为 B. 攻击行为 C. 防御行为 D. 贮食行为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鹦鹉学舌 B. 惊弓之鸟 C. 金鸡报晓 D. 老马识途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A. 降低叶片表面和周围环境的温度 B. 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
    C. 促进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 以上三项都是   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   2021年“双碳”目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升级为国家战略,“碳中和”元年正式开启。“碳中和”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的目的。下列说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屋顶绿化 B. 房子做保温墙
    C. 推广光伏、风力、水利发电 D. 冬天砍伐树木用作燃料取暖“沙湖慷慨飞百鸟,换得美丽悦人间”。每年五六月份,到宁夏沙湖观鸟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之旅,金沙、碧水、芦苇、飞鸟……构成一幅独特的自然景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沙湖的植物和动物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芦苇等绿色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各种鸟类在湖中捕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 湿地生态性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 鲤鱼 B. 乌龟 C. 黑猩猩 D. 蚯蚓桃花的主要结构是(  )A. 花托 B. 花瓣 C. 花蕊 D. 胚珠下列哪种生物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无性生殖?(  )A. 青蛙 B. 桃树 C. 燕子 D. 大熊猫要快速繁殖名贵花卉,应采用的方法是(  )A. 扦插 B. 嫁接 C. 组织培养 D. 种子繁殖下列作物的繁殖方式中,哪项是有性生殖?(  )A. 用嫁接繁殖荔枝 B. 用扦插繁殖葡萄 C. 用种子繁殖玉米 D. 用分根繁殖香蕉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2020年秋开始,宁夏地区加强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拆墙透绿、增绿补绿等一系列举措,为市民创造了更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植绿补绿工作,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家园,从根本上改善宁夏干旱少雨的问题,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问题。
    1)植树造林,能有效增加森林的覆盖率,绿色植物增多,植物的 ______作用强,树木多的地方比市区内的温度平均低2℃~3℃,这是因为水分通过叶片上的 ______散失到大气多中。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从而增加降雨量,能有效改善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的状况。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 ______部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______
    3)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大量植树造林,人工林面积位居全球第一,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 ______,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_平衡。
    4)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土地荒漠化。草原的荒漠化告诫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 ______能力,维持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中宁县地处黄河两岸,沙关古道,驼铃声声,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但是近年来黄河水域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黄河刻不容缓,请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说出人们有哪些行为会破坏污染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______
    并提出2条解决黄河流域环境被破坏的有效措施。
    ______
    ______如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 ______ _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当我们做运动时,关节腔中的液体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力。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______
    2)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支配下,依靠 ______系统来完成的。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所附着的 ______绕着 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三种血管的比较: 血管类型概念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
    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血流速度,可以列表比较记忆。
     2.【答案】A 【解析】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A
    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它有下列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管壁薄、管腔细、血流慢、数量多。
    对于毛细血管适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可根据它的三大特点:薄、细、慢进行掌握。
     3.【答案】B 【解析】解: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故选:B
    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关键点: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中,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4.【答案】B 【解析】解:AC、皮肤主要是保护功能,肌肉具有保护功能和运动功能,不是人体的支架,AC不正确;
    B、骨骼是人体的支架,骨骼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B正确。
    故选:B
    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骨连接和肌肉组成.全身的骨由骨连接构成骨骼,骨骼是身体的支架,肌肉附着在骨骼上,皮肤附着在肌肉上,它们具有支持身体、保护体内器官和进行各种运动等功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支架是骨骼.
     5.【答案】A 【解析】解:“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家燕的繁殖行为。是对后代的一种育雏行为,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A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雌雄两性的识别、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后代等一系列行为。
    明确各种行为的概念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6.【答案】C 【解析】解:ABD、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不属于先天性行为,ABD不正确;
    C、金鸡报晓,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故选:C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7.【答案】D 【解析】解:植物吸收的水分,其中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2)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故选:D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叶片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土壤中的水以及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叫做吸收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故选:A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的概念。
     9.【答案】D 【解析】解:“碳中和”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因此只有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碳中和”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的目的。
    掌握“碳中和”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沙湖的植物和动物只是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
    B、芦苇等绿色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正确。
    C、各种鸟类在湖中捕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正确。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D正确。
    故选:A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常见类型和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11.【答案】C 【解析】解:选项中A鳄鱼、B乌龟均属于爬行动物,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黑猩猩属于哺乳动物,根据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强的特点,不难判断在各选项中的动物中,黑猩猩最高等,学习行为最强。
    故选:C
    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
     12.【答案】C 【解析】解:一朵花完成传粉、受精后的发育:

      可见,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因此桃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故选:C
    一朵花是由花柄、花托、萼片(花萼)、花瓣(花冠)、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内有胚珠)三部分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最主要的部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花的结构。
     13.【答案】B 【解析】解: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变态发育,A错误;
    B、自然条件下所有被子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如桃树可用种子繁殖,也可进行嫁接等,B正确;
    C、燕子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体内受精,但是不完全是体外发育,因为受精卵在体内已经开始发育了,C错误;
    D、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为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B
    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殖方式.
     14.【答案】C 【解析】解:由题干可知,人们要快速繁殖名贵的花卉,可以利用组织培养。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故选:C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
    组织培养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组织培养的过程和优点掌握。
     15.【答案】C 【解析】解:A、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利用嫁接繁殖荔枝,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故不符合题意。
    B、利用扦插繁殖葡萄,是直接利用茎进行的营养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故不符合题意。
    C、利用种子繁殖玉米,在形成种子的时候有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故符合题意。
    D、利用分根繁殖香蕉,是直接把生长在一起的植株分开,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营养繁殖等。
    本题主要考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6.【答案】蒸腾  气孔  非生物  太阳能  光合  氧气  -  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乱砍滥伐,植被减少;工业废水的乱排等。  退耕还林  植树造林 【解析】解:(1)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可以降低环境的温度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从而增加降雨量,能有效改善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的状况。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供自身或其他生物使用。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草原的荒漠化告诫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人们乱砍滥伐,导致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活垃圾的乱排乱放;工业废水的乱排,都使黄河水域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黄河刻不容缓。
    树木不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向空气中释放氧气,保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还能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等,所以植树造林好处多多,有效措施就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
    故答案为:
    1)蒸腾;气孔。
    2)非生物,太阳能。
    3)光合;氧气;碳-氧。
    4)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5)乱砍滥伐,植被减少,工业废水的乱排等;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1)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需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
     17.【答案】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囊  神经    关节 【解析】解:(1)脱臼是指a关节头从d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现象。当我们做运动时,关节腔中的液体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力。b关节囊由结缔组织组成,能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使关节更加牢固。
    2)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支配下,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故答案为:(1)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囊。
    2)骨;关节。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中a关节头、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窝、e关节软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关节的结构功能。
     
     

    相关试卷

    甘肃省宕昌县好梯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宕昌县好梯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

    2023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中考生物第三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中考生物第三次联考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寨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寨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