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真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a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旧报纸 B. 塑料瓶 C. 铝制易拉罐 D. 玻璃瓶 2021年12月日,宁波市初三学生进行了科学实验操作模拟测试,部分实验中,需要使用胶头滴管。下列关于胶头滴管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吸取液体 B. 取液后倒置
C. 滴加液体 D. 使用后归位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可能是化合物 B.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每消耗100g的甲,能生成44g的丙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物质除杂试剂操作方法A氯化钙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B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中C水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溶液铁粉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对于该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下列实验设计合理且结论正确的是( )A.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没有变质
B. 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若溶液呈红色,则可证明该溶液没有变质
C.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D.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已完全变质 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发现有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滤液。有关滤液的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滤液中可能含有HCl
②滤液可能只含有1种溶质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一定含2种溶质
④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可能含有NaOH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020年8月16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硝酸铵引起的大型爆炸事件,现场升起蘑菇云。硝酸铵是一种铵盐,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热。能与强碱反应,主要用作肥料及工业用和军用炸药。硝酸铵与烧碱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的化学式为 ______;
硝酸铵用做肥料时,要避免与 ______选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
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 ______填化学式。
写出图中A点正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步骤Ⅱ的滤液中存在的溶质组合不可能是 ______。
①NaCl
②NaCl、NaOH
③NaOH、
④、NaCl
⑤NaCl、、实验室的某一废液中含有、和三种溶质。小科设计了如图流程来回收和有关金属。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和现象回答问题:
金属X为 ______填化学式,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写出两种。
固体B中含金属 ______填化学式,操作②为 ______。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序号盐酸溶液浓度2分钟内产生氢气的体积110mL228m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图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______或管接c。
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的稀盐酸进行实验。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______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______。
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______有关。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维拓展】
查阅资料:
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下:pH颜色无色粉红色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据此设计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用 ______代替稀盐酸进行步骤二实验。
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步骤现象结论向其中一份滴加溶液,振荡、静置★白色固体不是NaOH向另一份滴加溶液,振荡、静置出现白色沉淀白色固体是NaCl请写出表中“★”位置所对应的实验现象:______。
【继续探究】
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而和没有参加反应,只是“旁观者”。
最近,国外研究人员发明了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和苯并咪唑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苯并咪唑从物质的分类上属于 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 ______性质。
咪唑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小科向6g石灰石含杂质且杂质不和酸反应中加入6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所示。
小科对制取的进行收集之后,将燃烧着的木条 ______选填“伸至集气瓶口”或“伸入集气瓶”,发现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加入盐酸质量为60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填化学式。
小科使用的稀盐酸由的浓盐酸配制,则配制60g稀盐酸需蒸馏水 ______g。
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铜元素的含量,小科取部分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所用的稀硫酸均从同一试剂瓶倒出,进行了四次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一二三四所取样品质量20151015加入稀硫酸的质量5050506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149a9表格中a的数值为 ______。
第 ______次实验结束后,酸还有剩余。
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旧报纸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
C、铝制易拉罐是金属材料,错误;
\(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故选:B。
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常见的材料的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吸取液体试剂前,应先将胶头滴管中的空气排净,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剂时再排气,以防造成试剂变质,故A错误;
B、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倒置,以防试剂倒流腐蚀胶帽,故B错误;
C、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试管中,更不能接触试管壁,应垂直悬空于试管上方滴加,故C错误;
D、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后,无需清洗,直接放回滴瓶即可,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使用胶头滴管吸取试剂、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答案】B 【解析】解:A、反应后甲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乙、丙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乙可能是化合物,该选项正确。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C、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正确。
D、反应的甲、斌质量比:::11,每消耗100g的甲,能生成44g的丙,该选项正确。
故选:B。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4.【答案】D 【解析】解: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
A、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大,直到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再加入稀硫酸,沉淀的质量也不再改变,故A正确;
B、原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水,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断增大稀硫酸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当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再继续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还是增大,但增大的幅度变小,故B正确;
C、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因此开始加入稀硫酸时,硫酸全部与氢氧化钡反应,当氢氧化钡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硫酸,硫酸不参与反应,因此溶液中稀硫酸的质量不断增大,故C正确;
D、因为加入的稀硫酸是过量的,因此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最后质量变成零,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来分析。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5.【答案】C 【解析】解:A、能与过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Cl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和溶液均能与过量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不能证明该溶液没有变质,也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证明该溶液没有变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但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不能证明溶液已完全变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明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发现有沉淀产生,说明发生了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反应,但无法确定反应的程度,可能是恰好污染反应,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有剩余,也可能是氯化镁溶液有剩余。
①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发现有沉淀产生,说明发生了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反应,滤液中不可能含有HCl,故说法错误。
②若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滤液可能只含有氯化钠1种溶质,故说法正确。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不能说明滤液一定含2种溶质,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滤液只含有氯化钠1种溶质,故说法错误。
④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氯化镁,则滤液中可能含有NaOH,故说法正确。
故说法正确的有2个。
故选:B。
根据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碱 【解析】解:根据可知,反应前:N原子2个,Na原子1个,O原子4个,H原子5个;反应后:N原子2个,Na原子1个,O原子3个,H原子3个;则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水,其化学式是;
硝酸铵是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释放出氨气,所以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
故答案为:;
碱。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本题明确质量守恒定律和氮肥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答案】 ⑤ 【解析】解: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
Ⅲ、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
图中A点正在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氯化钡会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所以步骤Ⅱ的滤液中存在的溶质组合不可能是NaCl、、,故选:⑤。
故答案为:;
;
⑤。
根据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0.【答案】Al 烧杯、玻璃棒或烧杯、漏斗或玻璃棒、漏斗 Cu、Fe、Al 利用磁铁吸引 【解析】解:金属X为Al,操作①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或烧杯、漏斗或玻璃棒、漏斗。
故答案为:Al;烧杯、玻璃棒或烧杯、漏斗或玻璃棒、漏斗。
铝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铁,固体B中含金属是Cu、Fe、Al,操作②为利用磁铁吸引。
故答案为:Cu、Fe、Al;利用磁铁吸引。
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铝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铁,磁铁能够吸引铁。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相同时间内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没有换用不同浓度盐酸多次实验等 温度 【解析】解: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图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b管接c,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气体体积。
故填:b。
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相同时间内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故填:相同时间内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没有换用不同浓度盐酸多次实验等。
故填:没有换用不同浓度盐酸多次实验等。
锌和盐酸反应放热,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温度有关,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故填:温度。
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2.【答案】相同量的蒸馏水 无蓝色沉淀产生 和结合成 【解析】解:分析【查阅资料】a、b可知,由于盐酸中含有水,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盐酸,溶液被稀释也可能引起颜色变化,所以用水代替盐酸做对比实验排除水的干扰,故答案为:相同量的蒸馏水;
依据表格设计的实验方案可知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固体,滴加硫酸铜溶液时无蓝色沉淀产生,故答案为:无蓝色沉淀产生;
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成,而和没有参加反应,只是“旁观者”;故答案为:和结合成。
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检验方法来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分析微观示意图,提炼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有机物 物理 【解析】解:苯并咪唑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从物质的分类上属于有机物。
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该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咪唑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有机物;物理;。
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有机物的概念、物质性质的分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伸至集气瓶口 HCl、 48 【解析】解:小科对制取的进行收集之后,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该将燃烧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发现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故答案为:伸至集气瓶口。
加入盐酸质量为60g时,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过量的盐酸中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
故答案为:HCl、。
小科使用的稀盐酸由的浓盐酸配制,则配制60g稀盐酸需蒸馏水质量:。
故答案为:48。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x。
100 73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加入盐酸质量为60g时,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过量的盐酸中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6 三、四 【解析】解:根据二、四组数据可知,每15g样品中含铜9g、氧化铜6g;通过二、三组对照可得,三组中硫酸过量,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铜的质量,则10g样品中含有铜的质量为,则表格中a的数值为6;
根据二、四组数据可知,每15g样品中含铜9g、氧化铜6g;可知10g样品中含有铜的质量为6g,20g样品中含有铜的质量为12g,可知第一次中样品有剩余,硫酸不足,并且可得每50g稀硫酸完全反应会消耗氧化铜即固体质量减少,所以第二次为恰好完全反应,三、四次实验结束后,酸还有剩余;
由中分析数据可知,每15g样品中含铜9g、氧化铜6g;则6g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设5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80 98
6g x
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故答案为:;
三、四;
;
。
根据二、四组数据可知,每15g样品中含铜9g、氧化铜6g;通过二、三组对照可得a值;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
根据中分析的数据进行计算;
根据每50g稀硫酸完全反应会消耗氧化铜6g,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本题通过稀硫酸与氧化铜的反应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内容较多,只有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利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下列有关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丁酸乙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