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叙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下列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 岩石圈板块运动 B.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风
C. 动植物蓬勃生长 D.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白太阳”现象即无黑子现象,太阳黑子数量少说明太阳活动处于低峰年,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均较弱。地球气候的变化与太阳黑子有相关性,但有的地区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故全球降水都增多的说法错误,①错;太阳风活动弱时,由此引起的极光活动也较少,②错;耀斑会干扰地球磁场和电离层,影响磁场和无线短波通信,耀斑活动少时对二者的干扰也会减少,③④对,选D。
【2题详解】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能;我国夏季风的形成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而海陆气温的变化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动植物的生长需要太阳辐射;煤炭石油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当黑子数量多时,耀斑、太阳风也较强,称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反之则为低峰年。学生要熟记三种太阳活动的含义、出现的位置和三种活动对地球产生的相应影响。
据新华社电: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富士山等13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切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 岩石圈 B. 上地幔 C. 地核 D. 下地幔
4. 地面发生震动时,日本附近海域上人们的感受是(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只有上下颠簸
C. 只有左右摇晃 D.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5. 若在地震发生地地下3千米处有大型油气田分布,则该次地震产生的横波( )
A. 速度保持不变 B. 速度逐渐变小
C. 速度逐渐增大 D. 遇到油气层会消失
【答案】3. B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地球的内部圈层相关知识可知,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上地幔的软流层,故选B,ACD错误。
【4题详解】
地震发生时,会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其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在海域上的人们感受不到横波,只能感受到纵波,纵波使得海域上的人们感受到的是上下颠簸,B正确,ACD均错误。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介质中传播,但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当地震波传递到油气田时,由于油气层属于液态和气态,横波不能通过,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地震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介质中传播,其质点的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同轴;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其质点的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完成下面小题。
6.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
A.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D. 适中的自转周期
7.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6. C 7. B
【解析】
【6题详解】
“超级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超级地球”的大气层。“超级地球”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必须的大气,C选项正确;存在大气与离恒星的距离、昼夜更替周期以及自转周期等关系不大,故ABD错误,所以该题选C。
【7题详解】
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①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不符合题意;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绕,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③不符合题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形成辽阔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及地下水,而海洋又是孕育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摇篮.④正确。故选B。
【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生命存在条件题目的解答可以通过知识迁移,参照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进行分析,以降低难度、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具体思路如下:
积极促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 )
A. I地 B. F地 C. G地 D. H地
9. 图中I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B. 距离太阳近,接收太阳辐射量多
C. 海拔较高,空气密度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D. 晴天多,空气洁净,透明度高
【答案】8. A 9. B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地方。结合图示可知,I地位于青藏高原,是图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Ⅰ地为青藏高原地区,纬度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地区是海拔最高的高原,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因此太阳能资源丰富,C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空气洁净,大气透明度高,使得太阳能资源丰富,D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说,对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大,故不是该地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已末,日出黄,有黑气(黑子)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太阳的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11. “黑气”在图中出现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下列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A. 干扰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 B. 发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 美丽极光现象 D. 航空航天活动受影响
【答案】10. B 11. A 12. A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选B。
【11题详解】
太阳大气层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黑气”指的是太阳黑子。读图可知,图中①为黑子,②为耀斑,③为日珥,④为太阳风。故选A。
【12题详解】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B、C、D都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不会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A表述不正确。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020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如下列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钱塘江大潮( )
A. 仅有观赏价值,不能转化为能源 B. 海上生明月之时正宜观潮
C. 与杭州湾的地形有密切关系 D. 一天中只有一次涨落
14. 每年这个时间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与此无关的是( )
A. 日月引潮力 B. 夏季风 C. 钱塘江水量 D. 陆地地形
【答案】13. C 14. D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钱塘江大潮是日月引力引起的潮水运动,可以发电,A错误。海上生明月之时是指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正宜观潮,B错误。与杭州湾呈喇叭口形状,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利于大潮形成,钱塘江大潮与地形有密切关系,C正确。一天中只有二次涨落,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钱塘江水量 越大,越有利于形成大潮,因此形成壮观的大潮。ABC不符合题意。和陆地地形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除农历8月18日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
下图为1月份某日的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上图中
A. 甲地盛行偏北风 B. 丙地风速小于乙地
C. 甲地风速大于丙地 D. 乙地盛行偏南风
16. 丙地风向与空气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值线的递变规律,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右下方,北半球的高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甲地盛行偏北风,A对。丙地等压线密集,风速大于乙地,B错。甲地等压线稀疏,风速小于丙地,C错。乙地位于高压中心右下方,盛行偏北风,D错。
【16题详解】
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丙地位于近地面,受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吹东北风。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图D符合条件,D对。A、B、C错。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③
18.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 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 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 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 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19. “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 )
A. 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 B. 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 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 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答案】17. B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地面接受热量后,向外辐射被大气吸收增温,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B对。
【18题详解】
晴朗且大风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易形成霜。B对。
【19题详解】
增加“烟气”就相当于增加了云层厚度,云层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D对。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由图可知( )
A. a是北半球寒流 B. b是南半球暖流
C. c是北半球暖流 D. d是南半球寒流
21. 以下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 B. 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
C. 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 D. 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
【答案】20. C 21. C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海水温度自北向南逐渐升高,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排除B、D选项。等温线向哪一侧凸出,洋流就向哪一侧流动;由此可知,图中洋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流动的是b、d,向水温低的海区流动的是a、c。a、c为暖流,b、d为寒流,C正确、A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同一纬度海区,其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大体相当,但若受寒、暖流影响,就会发生变化:暖流会使得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盐度升高,密度降低;而寒流正好相反。不同纬度海区,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及两极递减;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a海域有暖流流经,d海域有寒流流经,两者处于同一纬度,a海域盐度大于d海域,A错误; a处水温高于b处,则a处纬度比b处低,密度小,B错误;b海域与c海域纬度位置大致相当,b海域有寒流流经,c海域有暖流流经,则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C正确;d处水温高于c处,则d处纬度比c处低,密度小,D错误。故选C。
【点睛】比较海水温度、密度、盐度,首先考虑纬度因素。洋流对海水温度、密度、盐度的影响,主要是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蒸发量增大,盐度大,寒流流经蒸发量小,盐度小;暖流流经,温度高,密度小,寒流流经,温度低,密度大。
三峡大瀑布,原名白果树瀑布,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下图为三峡大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 )
A. 水圈 B. 生物圈 C. 岩石圈 D. 大气圈
23. 在景观图中,属于地球外部最活跃圈层的是( )
A. 大气 B. 岩石 C. 瀑布 D. 树木
24.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22. A 23. D 24. B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流水,流水属于水圈,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据所学可知,地球外部圈层最活跃的是生物圈,大气属于大气圈,A错误;岩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B错误;瀑布属于水圈,C错误;树木属于生物圈,D正确。故选D。
【24题详解】
图中各圈层只有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A错误;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转换,B正确;图中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是独立发展的,C错误;图中,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岩石圈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理环境整体性体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地形、气候、水、土壤、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的整体,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他的因素也会随之变化。
二、非选择题(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年总辐射量(单位:108焦/平方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1)说出图中等值线a所代表的数值大小。描述我国北方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点。
(2)简述图中P地太阳年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答案】(1)40。我国北方地区的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总体上是东部少,西部多。
(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多年平均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图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为材料,涉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以及能源利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值距为10,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西多东少,可知a线的数值应小于50,为4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北方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从东向西受气候的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呈增多的趋势。
【小问2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获得的太阳辐射较Q地多。
【小问3详解】
我国人口数量较多,产业发展,能源需求量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再加上太阳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
(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
(2)分析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
(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
【答案】(1)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利于渔场形成。
(2)沿海地区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导致沿海气温较低;内陆地区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平原地区偏低。
(3)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的影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受(本格拉)寒流对船只速度影响,轮船航速减慢,导致轮船能耗增加等。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渔场的原因、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及洋流对航行的影响等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空间定位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海域位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该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将深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有利于渔场形成。
(2)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主要从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分析。由于纬度相同,沿海和内陆气温差异主要是受洋流影响导致的,该地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
(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而航行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反,所以影响航行速度,同时,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能见度低,影响航行安全。
【点睛】1.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时,洋流发生改变,对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气候都有影响,包括对我国.
2.影响海洋生物资源.有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从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寒暖流交汇也能够形成水障,使得鱼群集中,往往形成较大的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有上升补偿流的地方也能形成大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3.影响海洋航行的速度与安全.顺着洋流航行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节省时间;逆着洋流航行会减慢速度,浪费时间,浪费燃料.寒、暖流的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从而不利于海上航行.从北极地区南下的洋流也会携带海冰,威胁海上航行安全(如泰坦尼克号撞冰山事件).
4.影响海洋环境.对于海洋污染来说,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5.影响全球的水热平衡.洋流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水分和热量的交换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下图左图示意某地区新型温室大棚照片,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试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温室大棚内气温高的原因。
(2)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试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
(3)温室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量可以进入温室;而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地面辐射能量很少能透出温室,使能量保存在温室中,导致大棚内气温高。
(2)在大棚内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夜间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作用(或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因此有助于保温。
(3)温室大棚与自然状态相比,大棚保温作用强,棚内昼夜温差小,积累的营养物质少,蔬菜质量较差。
【解析】
【分析】本题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为材料,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因此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可以大部分进入温室。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因此对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是不透明的。地面辐射能量很少能透出温室,能量不易散失,使能量保存在温室中,大棚内气温高。
【小问2详解】
在大棚里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可以增强水汽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利于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空气水汽增加,夜间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强,大棚内夜间温度不至于太低。
【小问3详解】
与自然状态相比,大棚里保温作用强,因此昼夜温差小,不利于蔬菜营养物质的积累,蔬菜品质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自然状态下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营养物质的积累,蔬菜品质较好。
【点睛】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