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设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7038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设计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7038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设计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7038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展开课题 |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 课时 | 2课时 | ||
备课人 |
| 单位 |
| ||
课前 预习 及 教学 准备
| 学生准备: 一、读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 二、写 1.将生字新词写3遍,感觉难写的字词可多写两遍。 2.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蜿蜒、聚集、孔隙、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的意思。 三、想 读了课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四、搜 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 ||||
第 一 课 时 | |||||
教 学 目 标 |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学习本课生字。掌握“浙江、杜鹃、明艳、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 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
教学 重点 难点 |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2.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 | ||||
教 学 过 程 | 修 改 建 议 | ||||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祖国的山川秀美,到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在节假日里,有不少同学跟随着爸爸妈妈去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瞧,这是哪儿?有的让你沉醉于她的瑰丽,让你流连于她的神奇,有的则让你惊叹于她的博大…(话时,课件出示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 2.出示课题,释题引入。[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 (2) 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快读吧。 【从谈已有的生活导入新课,让学生学着提供的句式,侃侃道出自己的旅游经历,激荡起心中的情思,易引起对新课文阅读的期待。】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教师用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2.指名让学生认读、识记:重点强调"渐"字的读音,“蜒”字的写法。 3.指导学生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并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联系生活,学会运用“蜿蜒”。 4.读课文句子“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引导学生感悟“双龙洞”得名的由来。 【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三、再读课文 梳理游览线索 1.你跟随着叶老先生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景点呢?再读读课文,圈出景点的名称。教师根据汇报交流,完成板书: 上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2.教师: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梳理游踪线索,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更为后面的深入阅读、体验导游角色的语文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四、精读课文 学习表达方式 1.品赏路上的见闻。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 (3)引读第2、3自然段。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老师朗读,学生想象) 2.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 (2)导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孔隙的特点——窄、矮[板书:窄、矮](2)作者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 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 6.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1)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板书:黑、奇、大](2)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把读书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把探究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抓住重点,组织 “强攻”,相信学生,强化自学。】 五、情境再现 总结延伸 1.观看游外洞内洞的图片。 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 (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表演。)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4.总结:叶老游完此洞后依然兴致勃勃,又沿着溪水往上走,去观赏上一个洞——冰壶洞,冰壶洞另有一番美丽的风光,他写了另一篇游记,编在中学课本里,大家可以找来一读,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金华观龙洞的资料。 |
| ||||
板 书 设 计 | 修 改 建 议 | ||||
|
| ||||
第 二 课 时 | |||||
教 学 目 标 | 1.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3.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 ||||
教学 重点 难点 | 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 | ||||
教 学 过 程 | 修 改 建 议 | ||||
一、检查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注意:浙(zhè)呈(chéng)稍(shāo)是翘舌音; 臀(tún)蜿(wān)蜒(yán)源(yuán)是前鼻音。 多音字:“盘曲(qū)而上”、“系(jì)着绳子”、“像桥洞 似(shì)的” 2.听写词语。 盘曲而上、明艳、突兀森郁、蜿蜒、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等 【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积累。】 二、复习巩固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2.作者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每一处景点有什么特点? 【回顾课文重点内容,加深学生感悟。】 三、整体回归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学习写法 1.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2.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读写互动,迁移运用。 出示几幅图:海洋馆、吊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仿照孔隙的写法,写出自己游历的感受。师生交流、反馈。 4.梳理游记内容,发现构段特点。 找找第七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从表达方式上,你发现了什么奥秘?(条理清晰,体现了游览过程) 【通过课文体会游览的顺序,并将见闻、感受,生动具体地记录下来,使人身临其境,感悟游记的表达方式。】 五、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
| ||||
教 学 反 思 | |||||
| |||||
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ún bù shāo wēi é jiǎo cā shāng wān yán ( ) ( ) ( ) ( ) ( ) 二、在正确的读音上面“√”。 系(jì xì)绳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n)蜒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 盘曲(qū qǔ)而上 浙(zhè zè )江 仿佛(fú fó ) 呈(chéng céng)粉红色 三、给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异: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1.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 2.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 3.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 四、读课文,完成填空。 2.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再写了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孔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表现在: ①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船的进出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自学课文,认读生字词,初读课文,交流讨论,对照示意图,找出相关语句朗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课文,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初读课文,交流,布置课外语文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