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D,【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1.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
    A. 米 B. 秒 C. 千米 D. 小时
    2. 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 在传统的民族乐器合奏中,我们能明显地区分出二胡和笛子,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振幅 D. 音色
    4. 下列情境中,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 B. 火车减速进站
    C.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D. 被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
    5.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 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
    C. 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
    D. 甲是体温计,使用前应该用沸水消毒
    6.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 探测海深 B. 晃动火苗
    C. 回声定位 D. 倒车雷达
    7. 下列数据中,估测值正确的是(    )
    A. 中学生的手掌宽度约1m B. 正常人的脉搏频率约20次每分钟
    C. 正常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6.6℃ D. 初中生完成1000m跑大约用时1min10s
    8. 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旁边的列车为参照物,小明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乘坐的列车是运动的
    C. 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 的车尾为参照物
    D. 小明先后的感觉不同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9.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在教室周围植树 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 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 在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10.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由凝固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 冰雪消融 B. 草叶上的露珠
    C. 河床干枯 D. 滴水成冰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D.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12. 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反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3.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 “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 “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 “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 “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14. 如图所示,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泳池中出来后,人体表面的水蒸发放热,所以人感觉冷
    B. 人从泳池中出来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人体表面液化,所以人感觉冷
    C. 有风的时候比无风的时候人感觉更冷,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人体表面水的蒸发
    D. 人出水后感觉冷,只是因为泳池中水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

    15.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 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C. 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D. 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16. 如图所示的图像,能描述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17. 下列措施中,能减慢蒸发的是(    )
    A. 用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B. 用完酒精灯后盖上盖子
    C. 用保鲜膜包裹水果 D. 把湿衣服摊开晾晒
    18.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 女高音歌唱家的“高”是指她声音的响度大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D. 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19.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有关“白气”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释放出“白气”,是干冰的升华现象
    B. 水烧开后壶嘴喷出“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深秋清晨,河面上有时会出现“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冰棍升华形成的
    20. 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10

    A. 不同物质的熔点一般不同 B. 固态水银不是晶体
    C. 可以用钢锅熔化铜块 D. 在−220℃时氮是固态
    21. (1)如图所示木板A的长度为______ cm。
    (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

    22. 请你根据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把如图所示四个实验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1)图A: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B:用手轻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的小华在空气中不能听到划桌子声;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相同,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声,证明______。
    (3)图C:纸的着火点约18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500℃。在纸锅内倒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对锅底加热,纸锅______(填“会”或“不会”)燃烧。
    (4)图D:在碘锤内有少量的碘颗粒,把碘锤放入热水中。固态的碘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变为紫色的碘蒸气,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______。
    23. 如图所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快慢发生了变化。这个实验探究的是钢尺振动的快慢与______是否有关。


    24.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如图中所示,电子表上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小车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______ s。
    (2)为了增大小车从A运动到C的时间,他应将斜面调得更______(填“平缓”或“陡峭”)。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
    (4)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AB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BC相比,vAB______v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4)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是:冰在熔化时随着时间增加,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由图像可知:当加热到第3分钟时,试管中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状态
    26.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指出图甲装置中的一处错误______。
    (2)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______(填“A”或“B”)。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______。
    (4)为了缩短实验中加热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7.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中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问题。
    (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2)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


    28.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
    (1)请将小明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如图所示。用______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②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③依据公式______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公式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小亮也用相同的方法对这根铜丝直径进行了测量,但是测量结果却与小明的不同,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9. “飞天”舱外航天服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是航天员蔡旭哲首次出舱并登上小机械臂的照片。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工作的交通工具。为方便航天员出舱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国科研人员精益求精,对服装的关键部件进行了技术创新。
    头盔面窗。在太空中,保持视野清晰并非易事。出舱时,有时会遇到−100℃的低温,头盔面窗的温度也会下降,而航天员口鼻中散出的热气就会在面窗上结雾,妨碍航天员的视野。为此,科研人员采取通风去湿法、双层面窗法,保障了面窗的透明度。
    关节结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虾外壳的结构,创新出套接式的关节结构,既保证各关节强度和气密性,又保证了灵活性。
    手套。科研人员先后对材料进行了几十次调配,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目前,该手套可以轻松握住气闸舱外的栏杆。
    气液控制台。它集中了20多种阀门,航天员可以通过高度集成的控制台来控制所有的气路系统。
    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彰显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速度。
    (1)图中,以地球为参照物,蔡旭哲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
    (2)宇航员的头盔面窗上若结雾,会结在面窗的______(填“里面”或“外面”),雾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在“飞天”舱外航天服中,科研人员采取______方法保障了面窗的透明度。
    30. 探测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波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在水中传播来工作的。如图所示,探测船在某次测量海水深度时,测位仪发出信号后经过10秒钟接收到海底返回的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1)求海水的深度。
    (2)能否用超声波测位仪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31. 如表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初二女生50米跑的用时和对应的成绩、等级。小红(女)在一次跑步锻炼后,她的智能手表显示她这次跑步的平均速度是6.25m/s,若她以这个速度参加初二国家体育健康测试50米跑,通过计算说明她能否达到优秀等级。
    等级
    得分
    用时/s
    优秀
    100
    8.0
    95
    8.1
    90
    8.2
    良好
    85
    8.5
    80
    8.8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米和千米都是长度单位,秒和小时都是时间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
    此题考查了时间这一物理量的单位,属基础题目。

    2.【答案】D 
    【解析】解:A、测量的始端未与0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
    B、读数时视线未与尺面垂直,故B错误;
    C、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部分,故C错误;
    D、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
    (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
    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3.【答案】D 
    【解析】解:由于二胡和笛子振动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主要是通过音色来进行辨别,与响度、音调、振幅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
    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的理解和掌握,注意音色与音调、响度的区分。

    4.【答案】C 
    【解析】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不变;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速度改变;火车减速进站,火车速度改变;被抛出大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速度和方向均改变;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和方向均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均不变的运动。
    本题考查了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5.【答案】A 
    【解析】解:A、甲、乙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
    B、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
    C、甲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乙不能,故C错误;
    D、甲是体温计,使用前不能用沸水消毒,故D错误。
    故选:A。
    A、甲、乙温度计都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对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进行比较即可;
    C、甲是体温计,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乙是温度计,不能脱离被测环境读数;
    D、沸水的温度超过了体温计的量程。
    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读数、分度值和量程等知识点,生活气息较浓厚。

    6.【答案】B 
    【解析】解:ACD.用声呐探测深海、蝙蝠回声定位、倒车雷达都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敲击橡皮膜时蜡烛火苗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选:B。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就传递信息来说,声音有“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而光有“光纤通信”;就传播能量来说,声音有“超声波碎石”,光能传递内能,还有“激光炮”的军事应用等;根据各选项认真分析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是一道基础题。

    7.【答案】C 
    【解析】解:A.中学生的手掌宽度约10cm,故A错误;
    B.正常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100之间,故B错误;
    C.正常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6.6℃,故C正确;
    D.初中生完成1000m跑大约用时5min,故D错误。
    故选:C。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此题就是估测题题型,知识覆盖面广,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知识横向跨度大,且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考查,还考查学生对理论与实际差异的应变能力,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从单向封闭走向多维开放。

    8.【答案】D 
    【解析】解:
    A、小明以旁边的列车作为参照物,他与列车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站台和地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相对静止的。“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说明小明乘坐的列车与站台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以地面作为参照物,他与地面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小明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说明列车与站台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故C错误;
    D、开始以旁边的列车为参照物,小明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
    故选:D。
    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9.【答案】B 
    【解析】解:A、在教室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在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结合三种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D 
    【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不正确。
    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不正确。
    C、河床干枯是汽化现象,故C不正确。
    D、滴水成冰,是液态的水转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物体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本题考查了凝固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1.【答案】C 
    【解析】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故C正确;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D错误。
    故选: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听到声音的条件要有声源、传播介质。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属于基础题。

    12.【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随着时间增加,路程无变化,则反映的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其s−t图像是倾斜直线,则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
    C、由图可知,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变小,则反映的是减速运动,故C错误;
    D、由图可知,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增加,则反映的是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1)在s−t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在v−t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考查了对运动图像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3.【答案】B 
    【解析】解:A、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放出热量,故A不正确;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放出热量,故C不正确;
    D、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放出热量,故D不正确。
    故选:B。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14.【答案】C 
    【解析】解:A、B、从泳池中出来后,人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带走了身上的部分热量,所以人感觉冷,故AB错误;
    C、有风的时候比无风的时候人感觉更冷,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人体表面水的蒸发,故C正确;
    D、人出水后感觉冷,是因为人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带走了身上的部分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蒸发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为: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此题考查了蒸发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知识点。

    15.【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公式v=st可知,时间相同,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甲的速度大,所以甲运动的路程长,故A正确。
    B、不知道路程的大小,无法比较时间的长短,故B错误。
    C、根据公式v=st可知,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少,速度越大,已知甲的速度大,所以甲所用的时间少,故C错误。
    D、不知道所用时间的大小,无法比较路程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已知速度的大小,要比较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必须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不然无法比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要比较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必须保持其中两个量的关系,再研究第三个量,要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解题。

    16.【答案】AC 
    【解析】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符合题意;
    D、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①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此题考查了对晶体、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象的分析,首先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出熔化或凝固图象,然后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判断。

    17.【答案】BC 
    【解析】解:A、用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增加了液体表面空气流速,会加速蒸发,故A错误;
    B、用完酒精灯后盖上盖子,减缓了液体表面空气流速,会减缓蒸发,故B正确;
    C、用保鲜膜包裹水果,减缓了液体表面空气流速,会减缓蒸发,故C正确;
    D、把湿衣服摊开晾晒,增大了液体表面积,会加速蒸发,故D错误。
    故选:BC。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为: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此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难度不大,属基础题目。

    18.【答案】AD 
    【解析】解:A、“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
    B、女高音歌唱家的“高”是指她声音的音调高,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但其本身振动的频率不变,音调就不会变化,故C错误;
    D、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小,声音的响度变小,故D正确。
    故选:AD。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分,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9.【答案】BC 
    【解析】解: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后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
    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BC。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生活中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该题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情况,解题的关键是先搞清楚变化前后物体的状态,再确定物态变化名称。

    20.【答案】ACD 
    【解析】解:A、不同物质的熔点一般不同,故A正确;
    B、固态水银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B错误;
    C、钢的熔点1515℃,铜的熔点是1083℃,铜水的温度至少是1083℃,低于钢的熔点,所以铜球放在钢锅中会熔化,故C正确;
    D、氮的熔点是−210℃,−220℃的氢是低于熔点,所以−220℃的氢是固体,故D正确。
    故选:ACD。
    晶体的温度高于熔点时是液态,低于熔点时是固态,等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同存状态。
    对于物质是什么状态,首先明确物质的熔点,然后判断该温度在高于熔点,还是低于熔点,还是等于熔点。

    21.【答案】3.8036.7 
    【解析】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3.8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3.80cm;
    (2)由图可知,体温计一个大格表示1℃,一个小格表示0.1℃,则体温计的示数为36.7℃。
    故答案为:(1)3.80;(2)36.7。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体温计读数,先确定量程和分度值再进行读数。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体温计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体温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2.【答案】变小  桌子能够传声  不会  吸热  升华 
    【解析】解:(1)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的响度将会逐渐变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
    (2)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相同,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听到划桌子声,以此来证明桌子能够传声;
    (3)由于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约为100℃)保持不变,达不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
    (4)在碘锤内有少量的碘颗粒,把碘锤放入热水中。固态的碘吸热变为紫色的碘蒸气,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升华。
    故答案为:(1)变小;(2)桌子能够传声;(3)不会;(4)吸热;升华。
    (1)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态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3)燃料燃烧的条件:达到着火点且有氧气。液体沸腾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
    (4)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本题考查声现象和物态变化,属于综合题。

    23.【答案】频率 
    【解析】解: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变,响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时,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振动频率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所以这个实验探究的是钢尺振动的快慢与频率是否有关。
    故答案为:频率。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要控制拨动钢尺的力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本题考查了运用控制变量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要素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3 平缓  0.24小于 
    【解析】解:(1)由图可知,小车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10:35:03−10:35:00=3s;
    (2)为了增大小车从A运动到C 的时间,应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所以应将斜面调得平缓一些;
    (3)小车从A运动到C通过的路程sAC=120cm=1.2m,所用时间tAC=5s,根据速度公式可以求出A到C的平均速度,vAC=sACtAC=1.2m5s=0.24m/s;
    (4)已知上半程小车通过的路程sAB=60cm=0.6m,时间tAB=3s,则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AB=sABtAB=0.6m3s=0.2m/s;小车通过下半程通过的路程sBC=120cm−60cm=60cm=0.6m,时间tBC=5s−3s=2s,则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BC=sBCtBC=0.6m2s=0.3m/s,0.2m/s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大兴区2022_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大兴区2022_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物理试卷,共1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景山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景山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W,5A,【答案】B,【答案】C,【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