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第5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第6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第7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第8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诗歌形象,事物形象,鉴赏指导,课堂示例,巩固练习1,规范答题技巧,巩固练习2,胆子大,咏物诗的情感分类,物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热身(一) 看看你写对了吗?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 )(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 )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 )玩焉。 ---- 《爱莲说》2.浩荡离愁(白 )日斜,(吟 )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 作 )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爱莲说》《己亥杂诗》1.  借莲写君子品行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 , )2.  借莲花高洁的品质,比喻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3.  借莲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两句( , )4. 《己亥杂诗》诗人以落花自比,写自己不再做官,但仍心系国家( ,)5. 《己亥杂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 , )
    课前热身(二) 快来抢答
    看看你答对了吗
    1.  借莲写君子品行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  莲花高洁的品质,比喻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  借莲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两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 《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比,写自己不再做官,但仍心系国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己亥杂诗》中 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思考题 教材回归
    1.《爱莲说》中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诗人用它要表达什么样的主旨?本诗用了什么手法?2.《己亥杂诗》中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诗人用它要表达什么样的主旨?本诗用了什么手法?
    事物形象诗歌的事物形象,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如周敦颐《爱莲说》中“莲”的形象,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形象。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高考设题角度一是物象的特征,二是物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一、掌握考试常见设问方式1.概括某几种物(意)象的共同内涵。2.指出诗中某种物(意)象的含义(内涵)。3.全诗重点写了某一物(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4.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物像(意象)的作用。
    赏析事物形象的方法(1)明确物象特征(借助相关语句把握事物特点,挖掘事物的内在品格、特征。)(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由物及人,抓住物与人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3)分析物象所寄托的情感(结合作者处境、身世、思想情感来分析物象。)
      归燕诗 张九龄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注:作者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开元二十四年,因李林甫等人的毁谤而被罢免相职,本诗写于这年秋天。 思考:本诗塑造的归燕有何特点?作者借燕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1、作者所咏的归燕出身微渺,却十分勤劳。一到春天,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不与他物相争,结果还是被猜忌。2、作者借燕喻己,自己出身微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日夜辛劳 ,无心与他人争权夺利,却仍遭到排挤猜忌。借本诗表达心志及隐退之意。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分析诗中梅的形象。
    这首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2、诗人借梅展示了怎样的形象?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第一步:概括物象的特征(什么物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第三步:结合诗人经历剖析人所托之志、所言之情
    【高考.山东】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江 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2)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风岚之动态,形象生动。(3)“烟”的的飘渺轻盈、流落不定暗寓作者羁旅生活漂泊无依的特点。
    1、反映社会、批判现实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
    高洁的品性、 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完成全程备考中的诗歌鉴赏: 《野菊》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二)核心卷六第四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习题。(12分) 寄东鲁二稚子①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②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金陵。②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3)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6分)
    ①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 ②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 ③桃树是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 ④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都包含桃树,形成优美的意境。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理解意象含义内涵,分析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鉴赏景物形象,题型示例,答题方法,例题解析,牛刀小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 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事物形象,理解意象含义内涵,分析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鉴赏景物形象,画面描述题,意境赏析题,画面描述,画面描述“3步骤”,意境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事物形象”题汇编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事物形象”题汇编 课件,共24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