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第1页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第2页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阅读古诗,完成下题,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选出下列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诗歌的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了海水和山岛。
    C.“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中的“日月”“星汉”都具有宏大的特点,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D.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获胜后所作,表现了他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
    2.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首句点出作者闻讯王昌龄左迁的时节是花落飘零鸟迁徙的初秋。
    B.“杨花”给人飘忽不定之感,子规的啼声似“不如归去”,二者合起来有了伤感气氛。
    C.诗人想到让明月把他的“愁心”带到夜郎去,是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
    D.第四句是对第三句诗人奇想的回答,这句诗中浓缩了诗人安慰朋友的千言万语。
    3.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4.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本诗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
    B.首句选取“杨花”和“子规”两种意象,点明并烘托了特定节令和环境,渲染了伤感的气氛。
    C.次句由言事转入写景,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D.后两句借明月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5.下面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
    B.在布局上前三句全是写景,而且每句都直接地提到了抒情主人公。
    C.这首散曲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作者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D.这首散曲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的他乡游子的悲哀。
    6.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首诗以“临”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B.实写诗人所想象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襟。
    D.这首诗歌采用了欲扬先抑,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7.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8.阅读古诗,完成下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诗,是诗歌的线索。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若”字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是想象之景,体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避世情怀。
    C.这首诗写景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9.对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李白听闻友人王昌龄被贬谪,十分同情和关切,于是写下这首怀念友人的诗。
    B.首句写景,点明暮春的时令,借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啼声悲切的子规,寓飘零悲伤之感,可以说是融情入景。
    C.“过五溪”,可见友人旅途之艰辛,贬谪之僻远,暗含对朋友被贬谪遭遇的同情。
    D.三、四句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愁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10.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诗人运用写实的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大海的气概,创造了开阔的意境。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此句除了让我们读出时间飞逝之外,还能悟到一种人生哲理!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此句中写“杨花”“子规”,既点明了时令,同时又暗含作者对朋友前途命运未卜的伤感之情。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一个异乡人乡愁的浓重。
    11.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这两句抒发了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决心统一中原的坚强决心。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这两句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担忧,以及深切的思念之情。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这两句描绘了夕阳之下漂泊他乡的游子形象,表达了游子的羁旅愁思。
    12.下列选项对所学诗歌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想象和比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不舍之情。
    C.《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无限感慨。
    D.《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抒发了游子漂泊他乡的羁旅之苦,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愁苦。
    13.下面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早春的场景,表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B.次句直叙其事,“过五溪”见谪迁之地的荒远,道路之艰难。
    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表达诗人的忧愁以及对友人的关切。
    D.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坦露自己对友人的内心情感。
    14.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本句运用想象的手法,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写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B.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一联是写景致的缺感: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本句中“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以简约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5.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本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中。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
    16.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本句运用想象的手法,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写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B.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一联写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杨花”“落尽”,点明了初春时令,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以简约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7.下面是对《观沧海》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因海水呈青仓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
    C.这首诗通过对大海的辽阔状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心怀远大、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结尾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感到的喜悦,而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18.选出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中,“杨花”且“落尽”点明时令,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C.次句直叙其事。“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作“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19.品析《观沧海》一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交代观沧海的地点,这是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动静映衬,显示了大海的的辽阔和威严,惊人的力量和宏伟的气象。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皆为实写,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D.这首诗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正是这月光下的霜雪,触发了征人的情感。
    B.在这万籁俱寂的晚上,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笛声,更加唤起了军人的思乡之情。
    C.此诗前两句写的是夜色,第三句写的是笛声,将画面美与音乐美融为一体。
    D.诗的最后一句,是以战士群体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他们的内心渴望。
    21.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题目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诗人在军营里待了九天,可能是因为时间漫长而无趣,不由得思念起在长安的家园来。
    B.诗的一二两句,是写诗人当时的处境:本来重阳节有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诗人却难以如愿,不禁心生气愤不平之情。
    C.诗的三四两句是实写,诗人将沦陷的都城、断壁残垣的战场作为背景,烘托故园菊花即使绽放,也难逃孤寂而凄凉的命运。
    D.诗的核心意象是“故园菊”,其不仅负载着诗人惜花思乡之情,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的两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峨眉山月歌》是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B.《次北固山下》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景色,并表达了思乡之情。
    C.《峨眉山月歌》中诗人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三峡向渝州进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
    D.《次北固山下》颈联的意思: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23.下面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A.一二句写船行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峨眉山头,映在江中,一路伴随诗人远行。
    B.三四句写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进发,江行见月,如见蜀地故人。
    C.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地名连用的空间转换,表达了诗人多种情感。
    D.本诗为离别而作,寓情于景,通过景物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和孤独寂寞之情。
    2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
    B.第二句“送酒”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
    C.第四句设想了故园菊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的情景。
    D.全诗写出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时的思乡情感。
    25.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开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即交代观海的地点、方位和对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相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突出了静态美,展现了大海的波澜壮阔。
    D.“日月之行”四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宏伟抱负和博大胸襟。
    26.古诗文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作者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体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感伤,而并无思乡之情。
    27.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诗的题目“次北固山下”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次”是游览的意思。
    B.颔联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D.尾联借助“乡书”“归雁”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感。
    28.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选项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29.对下面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B.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C.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D.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30.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1.B
    【详解】B.“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有误,“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据此分析得出:这两句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从写实的角度,描写了海水和山岛。故选B。
    2.A
    【详解】A.“花落飘零鸟迁徙的初秋”错误。首句意思是“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点出闻讯王昌龄左迁的时节——暮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故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
    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C.根据“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可知,本曲表现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呈现清雅、安适的景象,是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故选C。
    4.C
    【详解】C.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意思是: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可知次句由写景转入言事;并非“由言事转入写景”;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B.错误,前三句所描之景是主人公活动的环境,是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没有直接提到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A.本诗主要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观赏到的景致,这首诗以“观”字总领;
    B.诗人所想象之景应是虚写,其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D.本诗主要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这首诗歌采用了欲扬先抑,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
    故选C。
    7.C
    【详解】C.“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有误。这里的“愁心”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故选C。
    8.B
    【详解】B.“体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避世情怀”错误,应是体现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故选B。
    9.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D.“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表述有误,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没有表达“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故选D。
    10.A
    【详解】A.这四句是虚写,诗人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包容天地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选项中“写实的手法”表述错误;
    故选A。
    11.A
    【详解】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诗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是配乐时人们所加,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故选A。
    12.B
    【详解】B.没有运用比喻修辞,而是拟人,把明月人格化。故选B。
    13.A
    【详解】A.“表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有误。首句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故选A。
    14.B
    【详解】B.理解不当。“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两句诗极具艺术表现力,诗人赋予“日”和“春”以物的新旧交替、既是写景,又点明时令季节。同时,还告诉人们:新的事物是挡不住的,人应该积极向上,乐观生活。所以既不是写景致的缺憾,也没有惆怅之情。
    故选B。
    15.C
    【详解】C.赏析不恰当。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的是“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之意,告诉人们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积极乐观面对。而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中”。
    故选C。
    16.C
    【详解】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杨花”“落尽”,点明了暮春时令,不是早春。
    故选C。
    17.D
    【详解】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故选D。
    18.D
    【详解】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愁心”托付给“明月”,把“明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故选D。
    19.C
    【详解】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是虚写,不是“实写”。故选C。
    20.A
    【详解】考查诗歌鉴赏。
    A.“月光下的霜雪”有误,“沙似雪”“月如霜”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城下的白沙比作雪,把城外的月光比作霜;
    故选A。
    21.D
    【详解】A.“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不是“诗人在军营里待了九天”;
    B.第一二句写作者重阳节勉强登上高处远眺,流露出惆怅、凄凉、难以言表的思绪,“不禁心生气愤不平之情”错误;
    C.“实写”错误,最后两句想象虚写“故园菊”在战场的残垣断壁旁绽放,寄托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故选D。
    22.C
    【详解】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意思是: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可知诗人是经渝州向目的地三峡进发,并非“经三峡向渝州进发”;故选C。
    23.D
    【详解】D.本诗抒发了诗人月夜江行,初离蜀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所以“离愁别绪和孤独寂寞”表述不当。故选D。
    24.D
    【详解】D.有误,诗中的菊花指盛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长安的菊花,诗人借怜惜故园的菊花,寄托着对故园的思念、对国事的忧患、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或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的渴望。故选D。
    25.C
    【详解】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为: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本项“静态美”有误,应为:动态美。故选C。
    26.D
    【详解】D错,题目中的“思”中包含有“思乡”之情。故选D。
    27.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停泊。选项错误。
    故选A。
    28.A
    【详解】A.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次”译文“停泊”。“次”不是是游览的意思。故选A。
    29.A
    【详解】试题分析:A.“而并无思乡之情”表述错误。题目表达了在秋季羁旅漂泊的诗人的思乡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30.D
    【详解】D.尾联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意为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给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家乡。这两句紧承颈联而来,遥应首联,表达了作者羁旅漂泊思乡之情,选项“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表述有误;
    故选D。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概括诗歌内容专项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概括诗歌内容专项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3页。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五首,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共五首,附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