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节 液体的表面性质优质作业(2)(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611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节 液体的表面性质优质作业(2)(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611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节 液体的表面性质优质作业(2)(2)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611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3章 固体、液体与新材料3.2 液体的表面性质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3章 固体、液体与新材料3.2 液体的表面性质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几种物质的认识,错误的是,固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
B.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成的水晶(即石英玻璃)还是晶体
C.云母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不同,是因为组成它的微粒是无规则排列的
D.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液体表面会产生垂直于液面向上的表面张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
B.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自由下落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3.以下与液体有关的自然现象中,对其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这属于毛细现象
B.唐诗《观荷叶露珠》中有“霏微晓露成珠颗”一句,诗中荷叶和露水表现为浸润
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与表面张力无关
D.保存地下的水分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这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
4.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其目的都是改变水的表面张力
B.透过布制的伞面可以看见纱线缝隙,而伞面不漏雨水,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其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D.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
5.对几种物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B.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C.玻璃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尖端变钝,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结果
D.天然水晶是晶体,将其熔化以后再凝固形成的石英玻璃仍然是晶体
6.固体.液体和气体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列关于固体和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也是晶体
B.金刚石可以制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首饰,说明它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是非晶体
C.液体相比固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更大
D.玻璃管裂口放在火上烧熔,使尖端变圆,是利用了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的性质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B.液体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也就使表面层里的分子间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大些,所以,表面层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这是表面张力存在的原因
C.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
D.为了把地下水分引上来要把地面上的土壤锄松
8.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9.在一绕地球运转的载人航天空间站内,一只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下列图中能表示水银在烧杯中呈现的形状是( )
A.B.
C.D.
10.如图所示,把一条细棉线的两端系在铁丝坏上,棉线处于松弛状态。将铁丝环浸入肥皂液里,拿出来时环上留下一居肥皂液的薄膜,这时薄膜上的棉线仍是松弛的。用烧热的针刺破a侧的薄膜,观察到棉线的形状为( )
A.B.
C.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的传热性能是各向异性的
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C.一定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
D.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
12.下列现象中属于浸润现象的是( )
A.内径很小的玻璃管竖直插在水银槽内,细管内的水银面比外面槽里的水银面低
B.洒在玻璃板上的水滴会向四周扩展
C.少量的油在汤里形成小油珠
D.少量的水洒在蜡纸上,成球形水珠
1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在水中的玻璃板,用弹簧秤拴着从容器底部缓慢向上拉出水面,则弹簧秤读数最大的时候玻璃板在( )
A.容器底部B.水中C.水的表面D.空中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出各向异性
B.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当液体和固体的附着层内的分子距离比较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从而形成浸润现象
D.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因为重力作用的结果
15.以下现象中,主要是由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 )
A.菜籽油滴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
B.含有泥沙的浑水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清
C.密闭容器内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移动
D.荷叶上水珠成球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A
【解析】
A. 液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可以利用对光的通过性质不同,而制造出液晶显示器,故A正确;
B. 天然水晶是晶体,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成的水晶(即石英玻璃)不再是晶体,故B错误;
C. 云母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不同,是因为组成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成有序阵列,在各方向上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故C错误;
D. 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昆虫所处位置比周围水面稍下陷,水面向下发生弯曲,液体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给了昆虫向上的支持力,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来源】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多晶体有各向同性,故A错误;
B.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和摩尔数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是由大量液体分子撞击微粒引起的,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自由下落的水滴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而水滴形成球形,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是不浸润现象,A错误;
B.露珠成球形,荷叶和露水表现为不浸润,B错误;
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C错误;
D.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就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毛细现象的发生,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其目的是使水不浸润羽毛,A错误;
B.透过布制的伞面可以看见纱线缝隙,而伞面不漏雨水,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B正确;
C.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其方向平行于液面,C错误;
D.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A.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玻璃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尖端变钝,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结果,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水晶也叫石英,但天然水晶在熔化再凝固后叫人造水晶,人造水晶不是晶体,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D
【解析】
A.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是非晶体,故A错误;
B.金刚石可以制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首饰,但天然的金刚石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是晶体,故B错误;
C.液体相比固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更小,故C错误;
D.玻璃管裂口放在火上烧熔,使尖端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中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同一种液体是浸润液体还是不浸润液体是相对的,水对玻璃来说是浸润液体,对蜂蜡来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对铅来说是浸润液体,A错误;
B.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的结果,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到液面表面积最小的趋势,B错误;
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正确;
D.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如果将地面的土壤锄松,则将破坏毛细管,不会将地下的水引到地面,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A.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它的方向与液面相切,故A错误;
B.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而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平均动能都增大,故C错误;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而在液体表面形成表面张力,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来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水银的形状只由表面张力决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银的表面要收缩至最小,所以最终水银成球形,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
先把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膜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所以产生收缩效果;用烧热的针刺破a侧的薄膜,b中的水膜能使b的面积最小。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
A.玻璃的传热性能是各向同性的,选项A错误;
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与分子力有关,故B错误;
C.因0℃的冰熔化为同温度的水要吸收热量,则一定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选项C正确;
D.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地对器壁碰撞产生的,选项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A.细管内的水银面比外面槽里的水银面低,水银不浸润玻璃,属于毛细现象,A错误;
B.洒在玻璃板上的水滴会向四周扩展,属于浸润现象,B正确;
C.少量的油在汤里形成小油珠,油不浸润水,C错误;
D.少量的水洒在蜡纸上,成球形水珠,水不浸润蜡纸,D错误。
故选B。
13.【答案】C
【解析】
当玻璃板在底部时,由平衡条件得
可知弹力小于重力;
当玻璃板在水中且没有接触杯底时,由平衡条件得
可知弹力小于重力;
当玻璃杯刚好要离开水面时,设玻璃板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为
可知弹力大于重力;
当玻璃板在空中时,弹力等于重力。故ABD错,C对。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来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都表现出各向同性,选项A错误;
B.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结的水晶(即石英玻璃)就是非晶体,选项B正确;
C.液体和固体的附着层内的分子距离比较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从而形成浸润现象,选项C错误;
D.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作用,选项D错误。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
A.菜籽油滴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主要体现的是浮力作用,A错误;
B.含有泥沙的浑水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清是由于泥沙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泥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沉,而上层水变清,B错误;
C.密闭容器内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移动,是因为水分子热运动撞击花粉颗粒,造成了花粉颗粒受力不平衡,C正确;
D.荷叶上的水珠成球形是表面张力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甲,液体的表面张力,生活中处处包含物理知识,通常棒状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浸润和不浸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活中处处包含物理知识,液体的表面层,液体的表面张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