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3.2 液体的表面性质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3.2 液体的表面性质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关于固体,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水黾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B.乙图中天然石英外形规则,说明石英是晶体
C.丙图中墨水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墨水受到重力作用
D.丁图中笔尖蘸墨,墨水浸入毛笔内是毛细现象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一滴液态金属在完全失重条件下呈球状,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所致
C.毛细现象只能发生在浸润的固体和液体之间
D.液晶具有液体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3.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不浸润)现象与毛细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沿液体表面分布的
B.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的缘故
C.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都上升
D.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有可能发生毛细现象
4.关于固体.液体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B.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
C.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其尖端变钝,这是由于液体重力的作用
D.唐诗《观荷叶露珠》中有“霏微晓露成珠颗”句,诗中荷叶和露水表现为浸润
5.图甲是吹肥皂泡游戏的画面,表达了小朋友童年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乙,在玻璃杯内注入肥皂水,再用铁丝做成的圆环放进玻璃杯中,沾满肥皂水后取出,可以吹出大小不一.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肥皂泡,则( )
A.肥皂水不能浸润玻璃
B.肥皂泡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C.肥皂泡呈球状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D.肥皂泡表面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6.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
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
7.固体.液体和气体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列关于固体和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也是晶体
B.金刚石可以制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首饰,说明它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是非晶体
C.液体相比固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更大
D.玻璃管裂口放在火上烧熔,使尖端变圆,是利用了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的性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的传热性能是各向异性的
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C.一定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
D.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
9.关于浸润和不浸润及毛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银是浸润液体,水是不浸润液体
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容器壁,则液面成凹形,且液体在容器内上升
C.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
D.两端开口.内径不同的几支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管内水柱高度相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露珠受到重力的作用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当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11.关于浸润与不浸润现象,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
B.水是不浸润液体
C.同一种液体对不同的固体,可能是浸润的,也可能是不浸润的
D.只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才会产生毛细现象
12.关于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B.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表面张力引起的
C.粉笔能把纸上的墨水吸干是毛细现象
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隙稍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隙
13.以下与液体有关的自然现象中,对其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这属于毛细现象
B.唐诗《观荷叶露珠》中有“霏微晓露成珠颗”一句,诗中荷叶和露水表现为浸润
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与表面张力无关
D.保存地下的水分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这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两个分子间相互吸引时,分子间不存在分子斥力
B.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C.能量耗散反映出涉及热现象的宏观物理过程具有方向性
D.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出各向异性
B.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当液体和固体的附着层内的分子距离比较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从而形成浸润现象
D.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因为重力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甲图中水黾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天然石英外形规则,说明石英是晶体,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墨水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墨水颗粒受到水分子的撞击做无规则运动,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D.丁图中笔尖蘸墨,墨水浸入毛笔内是毛细现象,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5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它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表面张力有使液体的表面积最小的趋势,所以一滴液态金属在完全失重条件下呈球状,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所致,故B正确;
C.毛细现象可以发生在浸润的固体和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浸润的固体和液体之间,故C错误;
D.液晶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来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跟液面平行,使液面收缩,故A正确;
B.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到液面表面积最小的趋势,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故B正确;
C.浸润液体在细管内上升,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下降,故C错误;
D.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有可能发生毛细现象,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4.【答案】B
【解析】
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故A错误;
B.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故B正确;
C.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其尖端变钝,这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唐诗《观荷叶露珠》中有“霏微晓露成珠颗”句,诗中荷叶和露水表现为不浸润,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来源】江苏省淮安市六校(金湖中学.洪泽中学等)2020-2021学年高二(下)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
A.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肥皂水不能浸润蜂蜡或石蜡但可以浸润玻璃,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故肥皂泡的无规则运动不属于布朗运动,B错误;
C.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到最小的趋势,肥皂泡在空中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引起的,故C正确;
D.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的快,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来源】江西省都昌县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五月摸底测试物理试题
【详解】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但沸腾只能在沸点下发生,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且随温度的升高蒸发加剧.所以ABD正确,C是错误的.
7.【答案】D
【解析】
A.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是非晶体,故A错误;
B.金刚石可以制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首饰,但天然的金刚石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是晶体,故B错误;
C.液体相比固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更小,故C错误;
D.玻璃管裂口放在火上烧熔,使尖端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
A.玻璃的传热性能是各向同性的,选项A错误;
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与分子力有关,故B错误;
C.因0℃的冰熔化为同温度的水要吸收热量,则一定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选项C正确;
D.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地对器壁碰撞产生的,选项D错误。
故选C。
9.【答案】B
【解析】【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浸润与不浸润是相对的;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但不是对任何固体都是不浸润液体,故A错误;
B.在玻璃试管中,如果液体能够浸润器壁,液面呈凹形,且液体在容器内上升,故B正确;
C.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分子间引力时,才会形成浸润现象,故C错误;
D.由于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竖直插入水中时,管内水柱高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试题(B卷)
【分析】
【详解】
A.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A正确;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B错误;
C.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C错误;
D.当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由于氢气分子质量小,因此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D错误。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线上教学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B.浸润或不浸润是指一种液体对某一种固体来说的,孤立地说某种液体浸润或不浸润都没有意义,故AB错误;
C.同一种液体对不同的固体,可能浸润,也可能不浸润。例如水对木头浸润,而对荷叶就不浸润,故C正确;
D.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都属于毛细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
A.浸润与不浸润是相对的,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但不是对任何固体都是不浸润,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液体表面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要稀疏,故存在液体的表面张力,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粉笔吸墨水是因为粉笔内部有很多细小的通道,属于毛细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是不浸润现象,A错误;
B.露珠成球形,荷叶和露水表现为不浸润,B错误;
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C错误;
D.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就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毛细现象的发生,D正确。
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来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第一次半月考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当两个分子相互吸引时,分子间仍然存在斥力,故A错误;
B.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故B正确;
C.能量耗散反映出涉及热现象的宏观物理过程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
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故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故选A。
15.【答案】B
【解析】【来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A.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都表现出各向同性,选项A错误;
B.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结的水晶(即石英玻璃)就是非晶体,选项B正确;
C.液体和固体的附着层内的分子距离比较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从而形成浸润现象,选项C错误;
D.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作用,选项D错误。
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甲,液体的表面张力,生活中处处包含物理知识,通常棒状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浸润和不浸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活中处处包含物理知识,液体的表面层,液体的表面张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