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节 液体的表面性质作业(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611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节 液体的表面性质作业(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611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节 液体的表面性质作业(2)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6611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如图所示,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B. 非晶体呈各向同性,晶体也有可能呈各向同性
C. 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 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2.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细玻璃管中水银面凸起,是由于不浸润现象引起的
B. 缝衣针能飘在水面,是因为针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C. 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之后,车辙中会渗出水是扩散现象
D. 在天和核心舱中,自由飘着的水滴呈球形,是因为水滴内部分子间存在引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逐渐增大
B.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C.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
D.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体表面垂直
4.如图所示,a.b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水球中形成的气泡。a.b两气泡温度相同且a的体积大,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 )
A.该水球内的水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B.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的大
C.水球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在水球表面滴一小滴红墨水,最后水球呈红色,这是布朗运动的结果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温度下,当人们感到潮湿时,水蒸发慢,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 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可以被水浸润变为不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
C. 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D. 在空间站完全失重的环境下,水滴能收缩成标准的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某物质的摩尔体积为,则分子的平均体积为
B.细玻璃管内产生毛细现象时,管内液面一定上升
C.同一种物质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D.某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每个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也增大
7.物理知识已经渗透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下列对于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池塘中的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
B.高温条件下在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利用了布朗运动
C.空间站中的一大滴水呈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D.石墨可以用来制作粉状润滑剂,是由于石墨是非晶体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物体缓慢举高,其机械能增加,内能增大
B.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分子在运动
C.液晶就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D.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9.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
B. 重庆的秋冬季节,有时会感到很潮湿,这是由于空气的绝对湿度大
C. 缝衣针有时能静止在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D. 高海拔地区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水的沸点变高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100°C的水变成100°C的水蒸气时,其内能不变
B.用打气简给自行车打气时需要的力越来越大,这是由于轮胎内气体分子间斥力越来越大
C.干旱天气里不宜锄松土壤,因为蓬松的土壤有利于水分蒸发,会使得土地更加干旱
D.地球大气中的氢分子由于质量较小,平均速率较大,更容易挣脱地球吸引而逃逸,因此大气中氢含量相对较少
11.以下关于热运动有关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分子力做负功
B.水银相对于铅是浸润的,在附着层内,水银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体现为引力
C.忽略空气流动影响,空气中的做的是布朗运动
D.扩散现象既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12.下列对生活中的热学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沙尘暴天气出现时,风沙弥漫,尘土飞扬,这是布朗运动现象
B.汽车尾气中存在多种成分气体,它们可以自发的分离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卡车在缓慢装沙子的过程中,若车胎内气体温度不变,则胎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D.荷叶上露珠附着层的水分子比露珠的内部密集
13.有关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动能不变,分子势能也不变
B. 自由下落的水滴呈现球状是因为水滴表面张力消失造成的
C. 水对玻璃是浸润的,原因是附着层中水分子距离大于平衡间距而表现为引力
D. 在一定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决定于饱和气中水分子的数密度
14.如图所示,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微粒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
B.乙图: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
C.丙图: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重力的作用
D.丁图: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人就感觉越潮湿
B.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伞面上有很多细小的孔,伞也能达到遮雨的效果
C.用热针尖接触涂有石蜡薄层的金属片背面,熔化的石蜡呈圆形,说明石蜡具有各向同性
D.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A正确;
B.非晶体呈各向同性,多晶晶体呈各向同性,单晶体呈各向异性,故B正确;
C.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C正确;
D.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故D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项,故选D。
2.【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细玻璃管中水银面凸起,是由于水银对玻璃管壁的不浸润现象引起的,A正确;
B.缝衣针能飘在水面,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B错误;
C.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之后,车辙中会渗出水是毛细现象,C错误;
D.在天和核心舱中,自由飘着的水滴呈球形,是因为水滴的表面张力作用,D错误。
故选A。
3.【答案】B
【解析】【来源】江苏省苏州高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A错误;
B.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的各向异性,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B正确;
C.使用油酸法测分子直径时,此时体积应为纯油酸的体积,而不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故C错误;
D.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体表面相切,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
A.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和斥力,故A错误;
B.a.b两气泡温度相同,则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与b的相等,故B错误;
C.水球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C正确;
D.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终红色将扩散到整个水球,这是扩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人们会感到潮湿,但此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不一定较大,选项A错误;
B.未脱脂棉花对水不浸润因而不吸水,脱脂后可以被水浸润,方便吸取药液,选项B错误;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由于云母片导热的各向异性,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是晶体,选项C错误;
D.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滴会收缩成标准的球形,选项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
A.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表示每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体积,而非分子自身体积,故A错误;
B.毛细现象有两种,浸润液体液面上升,不浸润液体液面下降,故B错误;
C.如果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发生改变,晶体可以变成非晶体,比如:天然水晶是晶体,但加热熔化再凝固形成的石英玻璃是非晶体,故C正确;
D.某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并非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不是每个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A.池塘中的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A错误;
B.高温条件下在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利用了扩散现象。B错误;
C.空间站中的一大滴水呈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C正确;
D.石墨是晶体。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A.物体缓慢举高,其机械能增加,但内能不变,故A正确;
B.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不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液晶不是指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液晶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晶体各向异性的特性,故C错误;
D.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浮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一定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详解】A.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压强产生的阻力造成的,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故A错误;
B.人们感到潮湿,是由于空气的相对湿度比较大,故B错误;
C.缝衣针浮在水面上,是缝衣针两侧液体的表面张力与其重力相平衡,故C正确;
D.高原上气压低,导致水的沸点变低,因此高原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
A.一定质量的100°C的水变成100°C的水蒸气时,发生汽化现象,要吸热,内能增加,故A错误;
B.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这是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力无关,故B错误;
C.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将地面的土壤锄松后破坏了土壤里的毛细管,不再发生毛细现象,水分保留在土壤内部,故C错误;
D.在相同温度下,各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氢分子质量小,其平均速率较大,更容易挣脱地球吸引而逃逸,因此大气中氢含量相对较少,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
A.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银相对于铅是浸润的,在附着层内,水银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体现为斥力,故B错误,故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运动时来自空气分子的各个方向的撞击不平衡所引起的,属于布朗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扩散现象既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
A.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A错误;
B.汽车尾气中存在多种成分气体,但不能自发分离;若自发分离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宏观热学想象都具有方向性,要实现具有逆过程必须付出能量代价,B错误;
C.卡车上缓慢装入沙子,则外界对车胎内气体做正功,又因气体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W>0则Q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毛细现象,浸润和不浸润,通常棒状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2 液体的表面性质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毛细现象,浸润和不浸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3章 固体、液体与新材料3.2 液体的表面性质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