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乌鲁木齐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性诊断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搭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成功登陆月球,在完成采取月球土壤任务后,将一面五星红旗进行展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 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C. 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 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2. 月球上一片荒凉,没有发现生命,是因为( )
A. 距离太阳太远,温度太低 B. 所处位置不安全,易受撞击
C. 地球阻挡,太阳光照较少 D. 质量和体积太小,没有大气
【答案】1. B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天体是指太空中的物质,没有进入太空而是在星球领域内的不能算天体,因此文昌发射中心和进入月球表面的的“嫦娥五号”不是天体,故AC错;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处于太空之中,所以是天体,故B正确;带回地球的样品,因为已经进入地球,不能算天体,故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题意,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太阳位置适中,受到太阳光照无很大差距,处于故A错误;太阳系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月球围绕地球转,宇宙环境安全,所以B答案错;地球为绕太阳公转,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故地球对月球的阳光阻挡是较小的,C错;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月球的质量和体积相对很小,不能形成大气,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尘埃、流星。必须是在太空中的才能称之为天体。
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环境需要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内部环境需要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孕育出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距离恒星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要有液态水。
2020年“最美金边日食”发生于2020年6月21日,这次日食非常接近“全食”,太阳被月球遮盖达到了99.7%。错过了这场“日环食”,下一场我国境内可见的日环食要等到2030年6月1日。下图为金边日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太阳几乎完全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 )
A. 都是太阳的光球层 B. 都是太阳的色球层
C. 都是太阳的日冕层 D. 分别是太阳的光球层与色球层
4. 发生在图中太阳几乎完全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是( )
A. 黑子 B. 耀斑 C. 太阳风 D. 黑子、耀斑
【答案】3. D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最明显的部分属于太阳的光球层,日全食时图中太阳几乎完全被遮挡的部分为太阳的光球层,B、C错误。其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色球层或日冕层,只有在日全食时可以看见色球层的亮度比日冕层高,该图中外围发光的最可能的还是色球层,A错误,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A正确。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分布: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地球是科学家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上生命处在不断的演化之中,演化中有繁荣,也有挫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命的演化是从低级到高级 B. 生命的演化是从复杂到简单
C. 最原始生命出现在海洋中 D. 最原始的生命是单细胞生物
6. 关于生命的演化顺序,下列排序错误的是( )
A.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 三叶虫→鱼类→恐龙
C.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D. 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答案】5. B 6. D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地球生命演化历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具有不可逆转性,A、C、D对,B错。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
【6题详解】
植物演化顺序: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对;动物演化顺序:原始单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B对,D错;从地球诞生至今分为五个时期: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对。本题要求选择排序错误的选项,故选D。
【点睛】从地球诞生至今分为五个时期: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太古代:地球刚形成,没有陆地,一片汪洋。
远古代:出现陆地的雏形,晚期亚欧板块开始分离,海洋中出现单细胞的浮游生物。
古生代:亚欧大陆的七大板块基本开成,藻类的产生、低等无脊椎动物的产生,少量植物的产生。
中生代:动植物的大量产生和繁殖,天气的形成.恐龙的产生和灭绝。
新生代:自然天气的形成和规律化,人类的产生
2020年1月12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塔尔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灰高度达到10至15公里。下图示意火山喷发景观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已经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将如何迁移,正确的顺序是( )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7. B 8. A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结合学过的知识,右图中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外核,④是内核,一般认为岩浆的源地位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B正确。排除A、C、D选项。
【8题详解】
喷发出来的火山灰首先进入大气层,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进入地球表层的水圈或者生物圈,接下来继续沉降进入岩石圈。只有A选项的顺序是正确的,故选A。排除B、C、D选项。
【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下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右为无锡市2019年12月8日与9日天气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③
10. 与8日相比,9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减弱,④增强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②增强,③减弱 D. ①增强,④减弱
【答案】9. B 10. C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近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①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后传到地面②,地面吸收热量后以地面辐射④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升温,据此结合图示,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①→②→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与8日的多云天气相比,9日为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较多,气温高。B错误;晚上,云量少,大气逆辐射③较弱,气温较低,故9日比8日的气温日较差大,9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②增强,③减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增温,之后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外辐散热量,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后大气会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放散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可以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其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与云量呈正相关。
小明同学暑假到四川某农村外婆家度假。小明体验到:外婆家的房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比较凉爽。下左图是我国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右图示意穿堂风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穿堂风”的成因有关的地理原理是( )
A. 热力环流 B. 三圈环流 C. 季风环流 D. 温室效应
12. 为了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植被是( )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阔叶混交林
【答案】11. A 12. C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由于下垫面的差异,白天屋前石质地面比屋后山林升温快,气温高,气流在屋前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屋后山林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屋后山林吹向屋前石质地面,形成穿堂风,属于地表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A正确;三圈环流指全球性的大气运动,B错误;季风环流也是空间大尺度的大气运动,C错误;该现象与温室效应无关,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该地区为四川,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植被,A错误;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B错误;针阔混交林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地带性植被,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是大气环流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典型的热力环流有:海陆风、湖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穿堂风等;大气环流是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4月17日美国一架波音客机在约9900米高空左侧发动机突然发生爆炸,残片击碎客机舷窗,导致旁边一位乘客差点被吸出舱外。机长让飞机急速下降,使飞机在5分多钟时间内急速下降约6600米,备降费城。事故导致1人遇难!但143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生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乘客差点被吸出舱外的主要原因是( )
A. 飞机内外的气温差 B. 飞机内外的气压差
C. 受到的地转偏向力 D. 涡轮爆炸的冲击力
14. 女机长让飞机急速下降主要是为了( )
A. 避免气流的颠簸 B. 保障空中旅客供氧
C. 离开寒冷高空环境 D. 避开空中雷电袭击
【答案】13. B 14. B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高空中气温气压皆低,为保障乘客舒适和安全,机舱内往往增温增压,舷窗破碎后,机舱室内气压远远高于室外,强大的气压差致使乘客被向外吸。爆炸的冲击力是向机舱的,B正确;气温差、地转偏向力、涡轮爆炸的冲击力都不是导致乘客差点被吸出舱外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高空中气温气压低且缺氧,舷窗破碎后虽然低温低压也会让人不适,但缺氧会让人窒息,急速下降可有安全的氧气保障,B正确,C错误。雷电、气流的颠簸主要发生在对流层,AD错误。故选B。
【点睛】同一地点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压降低,空气稀薄,高空的气压远低于近地面,一旦机舱失压,机舱内外的巨大压力差就会将物体吸出舱外。
15.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和最大的分别是( )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图①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图①昼夜温差居中,①不符合题意;图②白天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图②昼夜温差居中,②不符合题意;图③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图③昼夜温差最小,③符合题意;图④白天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图④昼夜温差最大,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塑造地形地貌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6. D 17. A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①为海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陆地降水,④为地表径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地表径流,即图中的④环节,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7题详解】
水循环中在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塑造了地形地貌,形成大量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①正确;海陆间水循环各环节促进了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正确;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在不断运动之中不断更新,③正确;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但不能改变全球水资源总量,不能使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增加,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本题排除BCD三项,选A。
【点睛】水循环的意义:维护水量平衡,促进水资源更新;实现各圈层、海陆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 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
B. 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 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 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19.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8. B 19. 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海绵城市布局的影响及作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海绵城市”中绿化带的作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绿化带高度过低,颜色不同,也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A错误;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B正确;图中裸露地面铺设的砂石,颗粒大,可以减少扬沙天气,C错误;绿化带面积过大,利于下渗,不易发生城市内涝,D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据材料可知,“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说明“海绵城市”建设吸收、滞留水分,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①正确;但调节水汽输送,②错误;对大气降水影响微弱,③错误;利于增加下渗,④正确。故选D。
读四个海区表层海水年均温示意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示为南半球海域是(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21. 造成四个海域表层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水深度 B. 海水运动 C. 太阳辐射 D. 径流注入量
【答案】20. A 21. C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表层海水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在南半球,越往南,水温越低。读图可知,甲和丙两个海域水温北高南低,位于南半球,A项正确;乙和丁两个海域水温南高北低,位于北半球。故选A。
【21题详解】
海洋表层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不同纬度的海域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是造成不同海域表层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C符合题意;题意表明,四个海域的水温均为表层,因此海水深度不是造成四个海域表层水温差异的因素,排除A;洋流等海水运动对海域表层水温有明显影响,但只是对局部水温影响较大,不是海域整体水温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B;径流注入量对海水温度影响不大,排除D。故选C。
【点睛】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
(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
(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
(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奎屯河(图1)发源于天山北麓,向北流经灌溉农业区,注入新疆最大的咸水湖——艾比湖,去年初冬,河边有“石头开花”的奇观(图2)。近五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艾比湖湖滨地区生态恶化,成为我国西部沙尘暴主要源地之一。目前奎屯河上游建有多座水库大坝,主要用于防洪、灌溉、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奎屯河边“石头开花”的形成条件有( )
①河水水温高于气温②水汽在石头表面凝结
③水汽与冷空气相遇④石头上长有植物⑤石头上的冰被水雕刻
A. ①④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23. 近年来奎屯河径流量及艾比湖面积的变化最可能是( )
A. 奎屯河径流量变大,艾比湖面积缩小 B. 奎屯河径流量变小,艾比湖面积缩小
C. 奎屯河径流量变大,艾比湖面积扩大 D. 奎屯河径流量变小,艾比湖面积扩大
【答案】22. D 23. A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河水水温高于气温,水汽大量蒸发,水汽与冷空气相遇,遇冷凝固成冰,水汽在石头表面凝结,呈现出“石头开花”的景象,①②③正确。并不是石头上生长植物,也不是石头上的冰被水雕刻,④⑤错。故选D。
【23题详解】
奎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主要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近年来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的径流量增大,BD错误。该河流最终注入艾比湖,根据材料“目前奎屯河上游建有多座水库大坝”可知,由于上游水坝的建设,入湖径流量大减,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滨地区生态恶化,成为我国西部沙尘暴主要源地之一,A正确,C错误。故选A。
【点睛】一般而言,内陆湖泊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主要有:气候变暖,蒸发加剧;人类生产活动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小。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 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4. B 25. D
【解析】
【分析】
【24题详解】
从图中可读出收支平衡的海区在30°N附近,②错误;赤道海区热量收入小于15°N,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少,③错误;海洋热量主要收入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由于蒸发耗热,④正确;读图可知,热量净收入在低纬度较多,在中高纬度为负值,且差值逐渐变大,①正确。故选B。
【25题详解】
相同纬度,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但不同纬度暖流的水温可能低于寒流,①错误;洋流在较低纬和较高纬之间流动,使高低纬度之间不断进行着热量输送和交换,从而减小其温差,②正确;近岸受陆地影响大,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④正确;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洋流的流动,③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4)深度:表层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下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行星A是____,B是____。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与____星轨道之间。
(3)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中心天体是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其自身条件密切相关,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自身条件____。
【答案】(1) ①. 土星 ②. 金星
(2) ①. 火 ②. 木
(3) ①. 太阳系 ②. 太阳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5)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系为背景,考查了八大行星的分布、生命存在的条件,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知识的识记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A是土星;B是金星。
【小问2详解】
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小问3详解】
由图示信息显示为太阳系图可知,所以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所以中心天体是太阳。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的是地球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的生命存在创造了安全的空间环境。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的是地球与太阳日地距离适中,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和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点睛】
27.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判断E是____波,F是____波;A是____面,B是____面。
(2)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圈层。A界面以上圈层是____;圈层C是____;圈层D是____。横波只能通过____介质传播,而纵波可以通过____介质传播。
(3)C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____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答案】(1) ① 横 ②. 纵 ③. 莫霍 ④. 古登堡
(2) ①. 地壳 ②. 地幔 ③. 外核 ④. 固体 ⑤. 固液气
(3)岩浆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地震波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的不同,E波较慢,F波较快,可以判断E是横波,F是纵波;A处纵波和横波波速都加快,是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分界面。B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是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分界面。
【小问2详解】
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圈层,A界面以上圈层是地壳;圈层C是地幔;圈层D是外核;根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介质传播,而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不同介质传播。
【小问3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上地幔即C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点睛】
28.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近地面A和B为低气压的是____。
(2)在图中适当位置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3)A、B间的风向是____。
(4)若图示环流为季风环流且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B两地位于海洋的是____。
(5)若A、B两地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增强、减弱)。
(6)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A、B两地表示郊区的是____,说明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①. ④ ②. B
(2) (3)西北
(4)A (5)增强
(6) ①. A ②. 位于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 ③. 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解析】
【分析】该大题采用等高面和等压面示意图,设置6个小题,涉及知识有热力环流、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地理实践能力。
【小问1详解】
观察示意图可知,①②③位于等压面上,三点气压相等,所以排除,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④位于等压面下方,⑤位于等压面以上,则④气压高于⑤,故气压最高是④,同一登高面上,气压④>⑤,④为高压,⑤为低压,近地面AB与上空气压状况正好相反,故近地面为低压的是B。
【小问2详解】
题1中得到,④为高压,⑤为低压,近地面AB与上空气压状况正好相反,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A→B→④→⑤→A。如图所示:
【小问3详解】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导致大气的水平运动,由上题可知,气流由A流向B,图中信息A为西,B为东,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近地面由西风变为西北风。
【小问4详解】
由题意可知,季风环流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球远日点为7月初,太阳直射北半球,陆地吸热快,气温较高,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吸热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高压流向低压,结合题1和题2,A为海洋。
【小问5详解】
根据题意,A、B两地温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气流运动加强,故热力环流势力增强。
【小问6详解】
若为城市热岛环流,结合1、2两题可知,A气压高为郊区,B气压低为城市中心;城市内部由于气温较高,气流受热膨胀上升,漂浮于上空,所以城市上空多云,且城市内部蒸发较郊区强烈,凝结核较多,水汽上升过程中,更易凝结,因此多雾。
【点睛】
29.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等压面,右图示意该地某日海陆气温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图中ab点之间的气温是a______b(填“<”“=”或“>”),a地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向______(填“上”或“下”)。
(2)此时,左上图中近地面的风为______风(填“海风”或“陆风”),其气流的干湿状况是______。
(3)右上图中实线表示______(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变化。根据______差异,白天陆地气压比海洋______,左图所示情况应出现于右图中______(时段)。
(4)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小。若左上图示意目前某季节等压面分布状况,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填“更大”或“更小”),该季节最可能是______季。
【答案】 ①. > ②. 上 ③. 海风 ④. 湿润 ⑤. 陆地 ⑥. 海陆热力性质 ⑦. 低 ⑧. 8—16时 ⑨. 更小 ⑩. 夏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带环形成原理及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图中高空中的等压面推测出近地面的等压面情况,此时近地面,a地为低压,b地为高压,而近地面的高低气压是由于空气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因此两地相比,a地为低压,说明此时a地气温高于b,原因是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的。
(2)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a地为低压,b地为高压,近地面的风向由b吹向a,故为海风;气流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干湿状况是湿润。
(3)由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右图中实线的气温日较差大表示陆地的气温变化,虚线气温日较差小表示的是海洋气温变化;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气压低,海洋气压高,左图所示情况应出现于右图中的8—16时。
(4)由材料信息可知,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小,说明气压梯度力减小。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更小,该季节陆地气压低,最可能是夏季。
【点睛】
30. 图一是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图二是某地地形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二,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循环,B环节名称是____。
(2)目前人们可以通过____、____等措施来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图一中洋流甲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其对沿岸____(气候类型)起到____的作用。
(4)图一中的世界著名渔场是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图一从欧洲去美洲的①②两条航线中,顺流的是____航线。
【答案】 ①. 海陆间 ②. 水汽输送 ③. 修建水库 ④. 跨流域调水 ⑤. 暖流 ⑥.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⑦. 增温增湿 ⑧. 纽芬兰 ⑨. 寒暖流交汇 ⑩. ②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水循环类型、洋流分布及影响。
【详解】(1)图中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是海陆间循环。B环节箭头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
(2)目前人们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来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3)读图分析可知,该大洋环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洋流甲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4)图一中的世界著名渔场为纽芬兰渔场,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引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聚集,所以寒暖流交汇处常会形成大的渔场。图1从欧洲去美洲的两条航线中,②航线可以顺着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暧流到达美洲。
2024乌鲁木齐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乌鲁木齐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101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101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