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对联课件
展开起源于五代,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门”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在苏东坡牵线搭桥之下,苏小妹嫁了给诗人秦少游。成婚这晚,小妹出了三道难题,言明新郎要一一答来,方可进入洞房。头两道秦少游都顺利答出,最后这道却把新郎难住了,原来这是一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苦思良久,徘徊踱步,也未有应境下联。苏东坡见此, 暗自着急,他拿了一块石子,向水池投去。秦少游闻声, 又看到池中波纹,猛然醒悟,脱口说出下联:
汉语词性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对联是对偶的艺术,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
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汉语的短语结构分偏正、动宾、联合、主谓等,一副严谨的对联,其上下联的词语结构是一一对应的。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平仄相间和相同。一联中不能全平或全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宽些,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则一定要与声律相合。
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可以是相似、相反、相联
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
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请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莻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下联:水浒传,传 ,杀富济贫,________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五更就忙着起床三更才入眠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取经西天下联:水浒传,传 ,杀富济贫,________
答案:梁山好汉,聚义水泊
(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________教师办公室对联:_______
(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目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重庆卷)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副对联。
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例1.【2021年江苏扬州】文段空格处填入下联最恰当的是( )。“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大清早,一碟烫干丝,两只三丁包,再来一壶绿杨春,呱呱叫!“十里春风吹琼宴,______”下班后,约三五好友,去饭馆小聚,品品美食,聊聊家常,真惬意!可不是个好地方?A.楼台处处迷芳草 B.二分明月落金樽C.拂浪旗开日月浮 D.万家杨柳挂新秋【答案】B【解析】根据文段可知,这副对联与吃饭有关,“金樽”指的是酒杯,“落金樽”指喝酒,与“吹琼宴”相对应;“十里春风”与“二分明月”都为景物描写,是非常整齐的对偶。
例2.【2021年四川遂宁】村长请小辉为村里即将建成的游客中心拟写对联。请你帮小辉补出上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东西南北齐助乡村兴【解析】结合下联内容,“东西南北”四字名词,上联可对“花鸟虫鱼”或“春夏秋冬”;下联的动词性短语“齐助”,对应上联相对应的位置可以是“笑迎”或“喜看”;下联最后是主谓短语“乡村兴”,下联对应的也应是主谓短语,可以对“宾客到”或“百花艳”;下联的“兴”是平声字,而上联尾字“到”或“艳”都是仄声字。这样上联可以是“花鸟虫鱼笑迎宾客到”或“春夏秋冬喜看百花艳”。【答案】 示例1:花鸟虫鱼笑迎宾客到 示例2:春夏秋冬喜看百花艳
例3.【2021年江苏徐州】下面四个句子是徐州黄楼“五省通衢”牌坊上的两副对联,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地锁江淮人文一脉兴秦汉 ②九州胜景龙吟虎啸帝王都③衢通南北气势千秋贯古今 ④五省通衢禹列尧封神圣地A.①④③② B.④②①③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答案】B【解析】阅读各个选项可知,“兴秦汉”和“贯古今”都是动宾短语,“帝王都”和“神圣地”都是偏正短语,所以①③为一组,②④为一组,排除AD;再从平仄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上联的尾字为仄声,下联的尾字为平声,“汉”“地”为仄声,所以①④均为上联,“都”“今”为平声,②③为下联。
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对联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对联课件PPT,共1页。
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对联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对联课件PPT,共1页。
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对联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对联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