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展开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主干知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组成
2.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动态关系
淋巴循环
3.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3.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的作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pH稳定的原因与HCO、H2CO3等物质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4.内环境的作用: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易错辨析]
(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纤维素、维生素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4)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5)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主干知识]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如HPO/H2PO)能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的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
2.稳态的含义及维持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除起调节作用的器官、系统外,直接参与维持稳态的系统还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
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和重要意义
1.生理学家贝尔纳最先提出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认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
2.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易错辨析]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2)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体一定健康。(×)
(3)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4)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5)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本章重难点讲解
一、“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组织水肿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三、物质跨膜层数分析
葡萄糖从小肠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上皮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组织细胞(1层)=7层。图示如下(O2的利用也可用该图分析):
第4章 免疫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第4章 免疫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共7页。
第3章 体液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第3章 体液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共6页。
第2章 神经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第2章 神经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