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冲刺卷03-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401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冲刺卷03-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401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冲刺卷03-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401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冲刺卷03-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4013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冲刺卷03-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4013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冲刺卷03-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4013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冲刺卷03-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展开1.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运动后,要喝些淡盐水;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受伤时,常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所用盐水的主要作用依次是( )
①降温
②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④消毒
⑤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并有清洁作用
A.①②④B.③②⑤C.②③⑤D.③②④
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B.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C.输入的钠离子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D.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部分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或细胞,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可以直接进入A、C
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①的成分
C.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的主要部分
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②会有所增加
4.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5.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输尿管中的HCO3﹣/H2CO3可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B.内环境稳态破坏后,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的紊乱
C.细胞依赖内环境的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
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胰岛素、血红蛋白、H+
B.DNA聚合酶、抗体、激素、H2O
C.血浆蛋白、Ca2+、通道蛋白、HPO42﹣
D.Na+、葡萄糖、尿素,血浆蛋白
7.当你正在专心作答生物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 )
A.H区和S区B.V区和W区C.H区和W区D.S区和V区
8.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等。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能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等功能
B.中枢神经系统中脑对脊髓的调控,存在分级调节机制
C.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有许多分枝,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
D.脊髓中具有多种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相应的生理活动
9.如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N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在N点给予适宜刺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处膜外变为负电位与 K+内流有关
B.电表①的指针将偏转2次
C.电表②的指针将偏转1次
D.肌肉将出现收缩反应
10.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引起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B.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形成非条件反射
C.大脑皮层参加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
D.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
11.下列事例中,不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的生命现象是( )
A.成年人能有意识的控制排尿,但婴幼儿不能
B.人脑言语区的S区受损,病人患运动性失语症
C.强忍着疼痛,小明指尖被针刺时没有把手缩回去
D.观看美妙、难度极高的杂技表演时,小华屏住呼吸
12.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单次甲刺激强度过小,无法引起神经纤维上Na+通道打开
B.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可能位于﹣65~﹣55mV
C.一定条件下连续甲刺激可以叠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D.t4~t5时间段,细胞K+通道打开,利用ATP供能将K+运出细胞
13.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动物在寒冷条件下散失的热量比在炎热条件下更少
B.当人的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调节体温上升
C.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降低,尿液减少
D.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通过胰岛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来降低血糖浓度
14.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D.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15.有关激素调节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激素分子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
B.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16.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
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
B.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
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17.下列有关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
B.受寒冷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C.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D.与30℃环境下相比,正常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增大,散热量减小
18.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甲,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
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K+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为神经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19.“抗蛇毒血清”的生产方式是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至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注射“抗蛇毒血清”至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体内,借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抗蛇毒血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蛇毒血清”中,中和蛇毒的物质主要是抗原
B.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属于条件反射
C.“抗蛇毒血清”可刺激患者的T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
D.重复将蛇毒注射至马体内的目的是增加马的体液免疫对蛇毒的反应
20.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蛋白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D.侵入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2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输入抗毒血清属于免疫治疗
B.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属于免疫预防
C.青霉素杀灭细菌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D.免疫排斥反应与细胞毒性T细胞密切相关
22.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类免疫缺陷病。下列属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 )
A.与艾滋病患者进行视频聊天
B.输入艾滋病患者的血液
C.与艾滋病患者打电话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23.人体内的T细胞分两类,第一类:杀伤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第二类: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Tc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h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并在胸腺中成熟的
B.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
C.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24.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C.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IgE的受体
D.二次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
25.内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过程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部分病毒进行增殖
C.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部分病毒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D.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请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 (用图中标号表示)。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 (用图2中标号表示)。在下面方框中写出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名称,从左到右依次为: 。
(3)人体②的组成细胞,其主要的生活环境是 和 。④和⑥相比,⑥中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主要是 。
(4)③④⑥⑦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 (填序号)。
(5)目前普遍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7.可卡因(ccaine)是一种神经类毒品。如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形成主要与 (细胞器)直接相关,其中的多巴胺通过 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填序号)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其化学本质是 。
(2)由图可知,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 ;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 ,使突触后神经元 ,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蘼,四肢无力,可能由于体内 激素的含量减少。
(3)图中没有体现出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 。结构③上发生 信号的变化。
28.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图1中激素 (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 、 。
(2)图1中垂体可分泌 (填名称)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 (填名称),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 模式。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 模式调节,当人体内 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是 。
29.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的团队再次出征武汉。对于疫苗进展她回应:“在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P3实验室已分离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COVID﹣19),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冠状病毒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冠状病毒,可用于预防接种。类冠状病毒在免疫学上被称为 ,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 。
(2)COVID﹣19侵入人体后,人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 。
(3)该类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 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 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
(4)该病毒发病时人体会发烧,发烧也是一种机体增强免疫力的反应,某人发烧至39.5℃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体温高于38.5℃时,应适当服用 。退烧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增加的主要方式有 。
(5)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疫苗的接种率将会连年提升。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后仍然可能会再患冠状病毒的原因是 。
(6)浆细胞不具有识别能力的原因主要是 。
30.2020年2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基于COVID﹣19表面抗原研发出灵敏性高的抗体诊断试剂盒,采一滴血仅十分钟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该试剂盒目前已应用于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确诊病例的临床验证。这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某些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APC细胞的免疫器官是 。机体排除外来的COVID﹣19,利用了免疫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 免疫来清除。华东师范大学研发出的试剂盒利用的免疫学原理是 。
(2)据图分析,活性氧、杀菌蛋白引起肺泡细胞损伤,最终可能 (填“坏死”或“凋亡”)。利用IL﹣6、IFN﹣γ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成 ,可用这种免疫活性物质,缓解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引起的加重病情。
(3)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发的新冠疫苗已经开始接种,但接种新冠疫苗之后,可能还会再次患新冠肺炎,请从新冠病毒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2023-2024学年期末冲刺卷03-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期末冲刺卷03-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文件包含期末冲刺卷03-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原卷版docx、期末冲刺卷03-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期末冲刺卷02-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期末冲刺卷02-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文件包含期末冲刺卷02-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原卷版docx、期末冲刺卷02-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 免疫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第4章 免疫调节(考点串讲)-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