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走近细胞(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展开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谁?2.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3 条)、细胞学说的意义(4 条)。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熟悉)。4.什么是归纳法,分为哪两类(熟悉即可不用背)。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植物就没有系统层次。2)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可对应个体层次。3)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小/最基本的层次,而不是病毒。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4)蛋白质或者核酸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5)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详解(熟悉)
1)生物分哪几类(2类)?2)生命活动与细胞有什么关系(3条记住)3)动植物生命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什么(3条)?
关于病毒的拓展:病毒的特点、组成、生活方式、分类、病毒侵染细胞的动态过程、病毒的应用有哪些、如何用35S和32P去标记噬菌体的、关于病毒需要注意的点有哪些、此外,病毒感染细胞是有特异性的,该过程不是细胞间的特异性识别。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魏尔肖做出的补充)
(1)概念:(2)分类:
补充: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
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不完全归纳法: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实际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并发现他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
①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重点记忆) ②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③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④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易错概念 a.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 b.细胞学说未涉及细胞多样性的有关问题。 c.细胞学说能说明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进而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d.被恩格斯列入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作为生物学大厦的基石,赋予生物学不同于其 他自然科学的独特韵味。
1.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
特点:未深入细胞水平 细胞水平 理论水平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列文虎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B.施莱登和施旺首次观察到了活细胞C.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________中才能生活
依靠_____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依赖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三、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_____为基础;生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____________为基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细胞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2.动物生命活动的生理基础
3.下列各组生物或细胞中,均能完成该种生物各项生命活动的一组是( )A.乳酸菌和酵母菌B.萌发的小麦种子和白菜叶肉细胞C.人口腔上皮细胞和草履虫D.蓝细菌和流感病毒解析: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完成该种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A符合题意。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基本的___________。
最大的生命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就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
例:一片树林中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个池塘中所有鱼不是一个种群。
全部生物即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
以下描述是种群?群落?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鲫鱼:( )2.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草:( )3.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4.一个池塘中全部生物:( )
易错提醒:1)植物就没有系统层次。2)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可对应个体层次。3)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小/最基本的层次,而不是病毒。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4)蛋白质或者核酸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5)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5. 观察图示,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的生命系统是生态系统B.图中可包含生命系统的所有结构层次C.图中冷箭竹包含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大熊猫的不同D.图中可能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命系统解析:图中不包含生物圈这一结构层次,B错误。
观察细胞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依据什么进行分类?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考ppt重点掌握)。3.原核细胞有那些类型?真核细胞有哪些类型?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相似部分有哪些(4个)?5.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哪里?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在哪里?6.细胞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7.没有叶绿体蓝细菌为什么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显微镜的结构(了解)。2.显微镜使用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有哪些注意事项?3.目镜物镜如何判断?4.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怎样的?5.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的比较(参考ppt表格)6.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放大的只是长度或 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7.一行细胞时,细胞数与放大倍数呈反比;细胞充满视野 时,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呈反比8.低倍镜与高倍镜相比,那个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观察物像 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 镜?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楚,能否直接调 节粗准焦螺旋?
一、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________下找到物像
→将物像移至_________
→转动________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__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
物像在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移
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低倍镜观察→目标移至中央(偏哪移哪)→转换为高倍镜→调光(大光圈,凹面镜)→调细准焦螺旋
注意事项:(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变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4)换用高倍镜头后视野会变暗,但显微镜的视野并不是越亮越好,观察透明度较大的、颜色较浅的材料时,应将视野调暗一些。如观察变形虫(虫体透明)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距玻片距离越_____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
3.镜头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观察物体放大的___________的倍数,并不是体积或面积。
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旋转180度)
5.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的比较
1.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应选用②③镜头C.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16个,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8个细胞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体的长度、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该细胞的长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放大4倍,因此此时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4,即在该视野中能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应为64×(1/4)=16(个),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64×(1/4)2=4(个),D错误。
二、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蓝细菌中没有________,但它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三种细胞都具有相似的_______、_______、核糖体及_______。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环状DNA,拟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支原体除外)(成分:肽聚糖)
植物:有(纤维素、果胶)真菌:有(几丁质)动物:无
统一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温馨提醒] (1)单细胞生物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草履虫、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生物,二者都属于真核生物。(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但原核细胞的DNA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第3章 基因的本质(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这是一份第3章 基因的本质(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DNA,蛋白质,T2噬菌体,实验思路,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ATGC,DNA复制总结,m·2n-1,2n-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减数分裂的概念,睾丸的曲细精管中,形成场所,二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子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减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这是一份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间写精细,上下有表型,下还有比例,左边有名称,简记两同一不同,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相对性状,稳定遗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