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全一册教学设计全套
人教版生物(中职)4.2 生物的发育 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中职)4.2 生物的发育 教案,共2页。
第二节 生物的发育
【考试内容及要求】
1、 掌握被子植物的个体发生、个体成长的概念
2、熟悉被子植物的个体发生、个体成长的过程
3、掌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4、掌握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的概念
5、熟悉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的过程及一些特殊动物的发育
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个体发育起点
一、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1、被子植物的个体发生
个体发生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果实和种子形成为止的发育过程。
二、被子植物的个体成长
1.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1)胚的发育
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发育成幼苗
(1) 胚乳的发育
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胚乳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双子叶植物无胚乳,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营养贮藏在子叶里。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胚乳没有被胚吸收。
2.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1、营养生长过旺,植株消耗的营养物质过多,就会影响到生殖生长,2、生殖生长同样也会影响营养生长。
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二、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1.胚胎发育 (受精卵发育为幼体的过程)
(1)过程:卵裂 受精卵 囊胚(里面有囊胚腔) 原肠胚(有外、中、内三个胚层内胚层围绕而成的腔叫原肠腔 幼体
(2)羊膜和羊水:不仅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还有方正和保护作用,因此,使动物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仅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有)
2.胚后发育:幼体 性成熟个体
有常态发育和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