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分级练】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同步分级练(含解析)
展开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下图是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利簋。簋腹内底铸4行33字铭文,前两行铭文为:“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该铭文可用于研究( )
利簋及铭文
A.甲骨文 B.分封制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3.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 )
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 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诸侯内乱
4.《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这反映了分封制的( )
A.目的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6.为了将图中的信息补充完整,①处应填写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7.齐文化博物馆(山东)、晋国博物馆(山西)、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北京),这些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西周和东周都属于周王朝,二者的称呼,是后人根据两个时期都城的地理位置而定的。据此,两个时期的都城从西到东依次是( )
A.洛邑、镐京 B.镐京、洛邑 C.洛邑、亳 D.镐京、殷
9.在西周初年“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由此可见,周初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
A.笼络宗亲,奖赏功臣 B.控制诸侯,加强集权
C.发展生产,增强实力 D.巩固疆土,稳定政局
10.以下是某同学选取的课本中的四个故事,请帮助他按照相关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正确的排列( )
①武王伐纣 ②烽火戏诸侯 ③盘庚迁都 ④大禹治水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他为什么实行这种制度?
(2)材料二说明了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这种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
2.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遗址中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武王征南,唯甲子朝,岁鼎克昏辰,夙有商,辛未,王在管师,赐有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的内容是周武王伐纣的史实。
【史书中的历史】
材料三 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史记殷本纪》
(1)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都城的名称。
(2)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哪一国王迁都到此?
(3)材料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结合铭文和所学历史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4)材料三史料反映出商纣王时期实行了怎样的统治?
(5)通过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概括出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礼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这一“制度”指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属于第三种的是( )
A.河南湖南 B.江西陕西 C.辽宁浙江 D.山东山西
3.(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围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2022·北京·中考真题)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准。(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5.(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2019·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如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2)诸侯要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基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代,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收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