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排列数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同步教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36278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2排列数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数学同步教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36278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2 排列与组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2 排列与组合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2.2 排列数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章《计数原理》,本节课主本节课主要学习排列与排列数。排列与组合是在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之后,由于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的研究都是以两个计数原理为基础,同时排列和组合又能进一步简化和优化计数问题。教学的重点是排列的理解,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难点是运用排列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学科素养A. 理解并掌握排列、排列数的概念,能用列举法、树状图法列出简单的排列.B.掌握排列数公式及其变式,并能运用排列数公式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C.掌握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的一些常用方法,并能运用排列的相关知识解一些简单的排列应用题.1.数学抽象:排列的概念 2.逻辑推理:排列数的性质 3.数学运算:运用排列数解决计数问题4.数学建模:将计数问题转化为排列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排列的定义及排列数的计算 难点:运用排列解决计算问题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核心素养目标一、 温故知新两个原理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都是解决计数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2.区别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区别一完成一件事共有n类办法,关键词是“分类”完成一件事共有n个步骤,关键词是“分步”区别二每类办法中的每种方法都能独立地完成这件事,它是独立的、一次的且每种方法得到的都是最后结果,只需一种方法就可完成这件事除最后一步外,其他每步得到的只是中间结果,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这件事,缺少任何一步也不能完成这件事,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才能完成这件事区别三各类办法之间是互斥的、并列的、独立的各步之间是关联的、独立的,“关联”确保不遗漏,“独立”确保不重复 一、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1.排列数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2.排列数公式:=n(n-1)(n-2)…(n-m+1)=,这里m,n∈N*,并且m≤n.3.全排列和阶乘: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这时,排列数公式中m=n,即有=n(n-1)(n-2)×…×3×2×1.也就是说,将n个不同的元素全部取出的排列数,等于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叫做n的阶乘,用n!表示.于是,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公式可以写成=n!.另外,我们规定,0!=1.问题3. 你认为“排列”和“排列数”是同一个概念吗?它们有什么区别?“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3. 计算:(1)解:根据排列(1) (2) (3) (4)由例3可以 即例4.用0~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分析:在0~9这10个数字中,因为0不能在百位上,而其他9个数字可以在任意数位上,因此0是一个特殊的元素。一般地,我们可以从特殊元素的位置入手来考虑问题。解法1:由于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字不能是0,所以可以分两步完成:第1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可以从1~9这9个数字中取出1个,有种取法;第2步,确定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可以从剩下的9个数中取2个, 有种取法; 如图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所求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9×9×8648.解法2:如图,符合条件的三位数可以分成三类:第1类,每一位数字都不是0的三位数,可以从1~9这9个数字中取出3个,有种取法;第2类,个位上的数字是0的三位数,可以从剩下的9个数中取出2个放在百位和十位,有种取法;第3类,十位上的数字是0的三位数,可以从剩下的9个数字中取出2个放在百位和个位,有种取法.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所求三位数的个数为=9×8×7+9×8+9×8=648.解法3:从0~9这10个数字中选取3个的排列数为,其中0在百位上的排列数为,它们的差就是用这10个数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即所求三位数的个数为10×9×89×8648.1.此类题目从不同的视角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我们用各种方法解决这个题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本题的感悟,能掌握更多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2.元素分析法最基本,位置分析法对重要元素区别对待,间接法对对立面比较容易求解的题目特别实用. 跟踪训练 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6门课程,从中选4门安排在上午的4节课中,其中化学不排在第四节,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解:(方法一 分类法)分两类:第1类,化学被选上,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第2类,化学不被选上,有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共有=300(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方法二 分步法)第1步,第四节有种排法;第2步,其余三节有种排法,故共有=300(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方法三 间接法)从6门课程中选4门安排在上午,有种排法,而化学排第四节,有种排法,故共有=300(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计数原理,进一步比较分析加深对两个计数原理得理解。 通过具体问题,分析、比较、归纳出对排列的概念。发展学生数学运算,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在典例分析和练习中让学生熟悉排列和排列数的概念,进而灵活运用排列数解决问题。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三、小结四、课时练 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2 排列与组合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节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2 排列与组合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节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6.2 排列与组合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