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同步测试题
展开课后素养落实(十二)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B.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保持不变
C.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平衡状态
D.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B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A项正确;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平衡状态,而不是保持不变,B项错误、C项正确;负反馈调节能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从而维持生态平衡,D项正确。]
2.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态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保持不变
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不变的营养结构
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不变
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
D [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一个动态的稳态,其成分、营养结构、能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稳态。]
3.(多选)下列选项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河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B.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
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水稻长势良好
D.草原黄鼠增多,猫头鹰数量随之增多
ABD [农民在稻田中除草,体现了人的作用,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表现。]
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功能。
(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加重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可知早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后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
(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称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稳定性越________(填“强”或“弱”)。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根据题图及正、负反馈调节的概念可知,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3)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答案] (1)营养结构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2)负 正 (3)抵抗力稳定性 强
题组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5.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A B
C D
C [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某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幅度越小,周期越短,故选C。]
6.(多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温带针叶阔叶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
D.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一旦消失,原有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
ACD [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而温带针叶阔叶林比热带雨林营养结构简单,A正确;草原生态系统虽比沙漠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但沙漠环境恶劣,在同等干扰下,沙漠生态系统破坏更大,更难恢复,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同,则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C正确;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很关键,D正确。]
7.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1)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____________,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生态系统中若除去部分生物,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将降低。
[解析] (1)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2)种植不同品种的玉米,增加了遗传多样性;玉米和大豆间作,可提高土壤肥力,因为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能固氮。(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答案] (1)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 (2)遗传(基因)多样性 根瘤菌与大豆共生形成根瘤,具有固氮作用 (3)抵抗力
题组三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要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B.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C.改变环境中的湿度
D.减少消费者的数目
B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9.为治理土地荒漠化,河北省林业厅通过飞播造林20万亩,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飞播造林的生态学原理是( )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 [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物种的多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即物种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故D项正确。]
题组四 设计制作生态缸
10.在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幼小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
B.给予生态缸一定的光照,并通入一定量空气
C.向生态缸中添加一些分解者
D.生态缸中除加入绿色植物外,还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消费者
A [生态缸中要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且各成分的比例要符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指土壤、空气、水分和光照等。池塘水含有氧气、多种矿物质和分解者,不能用蒸馏水代替。]
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A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水藻产生的氧气不足以维持其生命的进行。]
12.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变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强
C.a、b点生态系统丧失了抵抗力稳定性
D.c点时只有恢复力稳定性
A [生态系统任何时候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解除干扰后,甲恢复到原来水平,乙恢复后总稳定性比原来低,故甲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13.(多选)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稳态,一定要做到的是( )
A.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
B.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
C.动物产生的CO2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
D.瓶底应放一些鹅卵石
ABC [生态系统在能量来源上不能自给自足,必须依赖外界能量的供给,因此设计的生态瓶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态瓶内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但为维持其稳定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要遵循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瓶底放一些鹅卵石并不是设计生态瓶所必需的。]
14.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1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乙→甲→丙
C.图2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D.图1所示的调节机制,也是生态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生态系统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C [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因此图1中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由图1中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得出甲、乙、丙三者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乙→甲→丙;图2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图1通过调节维持相对稳定属于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15.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植被恢复是遏制土地退化、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素和有效途径。研究者对气候干旱、降水率变大、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域的生态恢复进程进行了数年的调查与研究。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实质是__________的过程,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答出两项)。
(2)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等特征是研究者任务之一。欲要获取某阶段时群落的垂直结构,需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某退化生态系统在恢复初期1~15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恢复15~20年内,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第15年,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至顶极阶段的过程中,能量输入总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即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度干扰时,由于其具备________________能力,故能够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该能力的基础。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的退化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在超载干扰下逆向演替的动态过程。黄土高原本身就属于退化生态系统,影响其退化过程的因素有气候、土壤(降雨、水土流失)等。(2)在群落水平上一般从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及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因此欲要获取某阶段时群落的垂直结构,需调查不同物种(植物)的分层情况。(3)演替过程中,一些优势物种占有优势地位,导致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该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至顶极阶段的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复杂,使得能量输入总量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直至稳定。(4)由于生态系统本身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当受到中度干扰时,能够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负反馈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
[答案] (1)群落(次生)演替 气候、土壤(降雨、水土流失) (2)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 不同物种(植物)的分层情况 (3)具有生存优势的物种出现,使某些物种在竞争中被取代 逐渐增大直至稳定 (4)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16.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C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回到正常范围的时间越短,曲线围成的面积S2越小,C错误。]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种间关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种间关系课堂检测,共9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的是,下面耐受定律中,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习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