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1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257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1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257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1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257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后素养落实(十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C [鸟类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2.(多选)下列信息的传递中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ABD [分析题意可知: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发出的聚积信息素、榆树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和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都属于化学信息,而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的传递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D.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A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A项错误;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B项正确;金钱豹尿液散发出气味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属于化学信息,C项正确;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D项正确。]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D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也有利,这样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B [通过颜色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息。此类题目出错的原因是只看到表面现象,不对具体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如本题看到机油、黄油等会马上想到属于化学物质,误答为化学信息。]6.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A [由题意可知,蚜虫受到攻击时释放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该化学物质能帮助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属于种内互助。]7.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与信息传递之间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只有未交配的个体才能分泌性外激素)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雌雄昆虫之间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被称为__________。(2)对比结论实验一与实验二①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__________化学物质实验一与实验三②昆虫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3)实验四汽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这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解析] (1)雌雄昆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化学物质进行的属于化学信息。(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不同点是后者将雌虫在放入诱捕器之前先放在封闭的玻璃管中,由结果可以推测雌虫释放的是一种具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实验一与实验三的比较可知雌虫的腹部是分泌信息交流物质的部位。(3)实验四中汽油也具有挥发性,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说明这种信息物质具有很强的专一性,不受其他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答案] (1)化学信息 (2)①挥发性的 ②昆虫的腹部 (3)干扰雌雄虫之间信息的交流 较强的专一性(特异性,意思对即可)题组二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在生产中的应用8.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A.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B.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C.当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D.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C [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并非生物的种间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不同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体现了生物的种间关系,A项为捕食关系,B、D项为竞争关系。]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B.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C.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D.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A [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信息传递并非都是双向的,由此判定A错误。]10.如图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关系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体现了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是各种动植物总能量的10%~20%C.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C [该图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体现了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无法体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A错误;一般情况下,在食物链(网)中,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与分解者无关,B错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正确;生态农业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11.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如图甲、乙两种招潮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注:箭头表示螯运动的方向。(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________有直接关系。(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以知道,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解析] 招潮蟹的挥螯行为是一种求偶的行为信息,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绿色”属于物理信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行为特征属于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可在不同生物之间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 (1)行为 (2)性激素 (3)繁衍 (4)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种间 稳定性12.(多选)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B.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C.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ACD [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属于化学防治,不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C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等;光照属于物理信息,而不是行为信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14.(多选)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对于生产者来说,光的性质、光的强度、光照长度等均属于物理信息B.信息传递不同于单向进行的能量流动,但类似于物质循环,且往往是双向的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伴随着一定的物质转换和能量消耗D.动物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行的BD [生态系统中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为物理信息,如生态系统中的光、颜色、声、热、电、磁等,A项正确;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但不能循环,B项错误;信息传递过程伴随着一定的物质转换和能量消耗,C项正确;动物间的信息传递常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本身行为信号或自身标志等作用于同种或异种动物的感觉器官,从而“唤起”后者的行为,该过程必须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行,但单细胞动物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项错误。]15.蜜蜂是一种群聚的益虫,蜜蜂的筑巢、语言,以及采粉酿蜜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蜜蜂的侦察蜂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察蜂跳“圆圈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包含种间互助和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有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实验材料为蜜蜂100只、1朵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的植物花朵、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气味相同的制剂。实验设计见下表:组别假设操作步骤预测结果结论1通过花的气味识别 2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①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2组的“模拟花”在气味、颜色和外形等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果将3组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每组实验测定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跳舞是蜜蜂的一种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2)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①花的气味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②第2组针对“通过花的颜色识别”进行实验,因此“模拟花”除颜色外均应与花不同,即白纸要染成黄色,不要有特殊的气味,形状不能与花的形状相同。③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④实验测定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上的蜜蜂数目。[答案] (1)行为信息 (2)捕食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①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②将白纸染成花朵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气味,且形状与花朵不同 ③a.“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 b.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④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数目16.下列不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 )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B.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C.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D.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B [A所描述的是能量流动,C所描述的是信息传递,D所描述的是物质循环。B所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不是功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种间关系课堂检测,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的是,下面耐受定律中,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习题,共9页。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