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艾青诗选》同步练习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240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艾青诗选》同步练习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240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艾青诗选》同步练习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6240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课后测评,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B;D, 示例, 我爱这土地, 《艾青诗选》的艺术特色, 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艾青诗选》同步练习试题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1) 20 世纪 30 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其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了简洁明快的特点。(2) 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橫线上写两个句子,表达你读艾青诗的感受: 读一首好诗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毎次阅读,犹如畅饮甘甜的清泉,使人心旷神恰;毎次阅读,犹如聆听动人的歌谣,使人如痴如醉;每次阅读, , ;每次阅读, ,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与诗为伴,心中便能自萌诗意,灵魂也随之安暖生香。下面是《艾青诗选》相关内容的叙述,按要求填空。(1) 艾青,原名 (填写人物姓名),号海澄。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成名作《 》,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2) 解 放前,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光明”,诗歌表达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像《北方》《向太阳》《火把》等成为了自由体诗的代表作。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哪两首更适合入选 A.《鱼化石》 B.《北方》 C.《刈草的孩子》 D.《我爱这土地》 艾青的诗歌创作明显出现了两次高峰,请联系原著简要分析。 《艾青诗选》在不同时期中,写作的主题也不同,请简要概括。 《艾青诗选》包括哪几方面的主题?请列举出其中的四种,每种主题请各举一例。 名著阅读。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三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忧郁”是艾青诗歌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色调。艾青在《诗论》中的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作品中的“忧郁”。他说:“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土地上的渴望、不平、偾懑……集合拢来,浓密如乌云,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伫望暴风雨来卷带了这一切,扫荡这整个古老的世界吧!”。请从《我爱这土地》《手推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三首诗中任选一首,用简洁的话谈谈你对艾青“忧郁”的理解。 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差里有某种统一。 请选择你喜欢的艾青诗作,探究《艾青诗选》的艺术特色。 名著阅读。欣赏艾青的诗《礁石》,从下列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任务一:简析《礁石》中象征手法的作用。任务二:以“荷”为题,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首小诗,不超过四句(不含题目)。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阅读下面节选的诗句后回答问题。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园呀…………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痫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以上诗句出自诗集《 》,出现了 、 、 等意象,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创作了无数优秀的诗作。下面是小王同学为诗歌朗诵环节选的一首诗,请你根据提示完成相应的批注。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合着微笑,看着海洋……声韵:这首诗不刻意押韵,读起来却气韵通畅。这是因为首行两个“浪”字同韵,与第二小节的“样”“洋”形成一种音韵的循环。意象:这首诗意象鲜明,尤其是“礁石”,向我们展示了历经磨难却始终坚韧顽强、自信乐观的形象。让人感觉眼前屹立着的仿佛是一个久经斗争的人,一个不断崛起的民族,一种可歌可泣的精神。手法: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三小题。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者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作品的一项是 A.《光的赞歌》 B.《黎明的通知》 C.《礁石与灯标》 D.《鱼化石》(2) “土地”是艾青诗歌的重要意象,请结合选文和原著分析“土地”这一意象的表达作用。 (3) 小桐将代表小组参加班级“艾青诗歌朗诵会”,在挑选作品时,他发现诗人将日常化的语言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他不太理解。请你仿照示例,从 A、B 两项中任选一项为小桐释疑。摘录微点评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选自《飞鸟集》示例:这首短诗将修辞手法陌生化,把“河”比喻为“水杯”,赋予云以主观意愿,新颖灵动,富有情趣。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选自《大堰河——我的保姆》A.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B. 名著阅读。 不错/北方是悲哀的。/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孤单的行人,/上身俯前/用手遮住了脸颊,/在风沙里/困苦地呼吸/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前进……/几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它们厌倦的脚步/徐缓地踏过/北国的/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河底也已画满了车辙,/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天上,/看不见太阳,/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逃亡到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扑面的风沙/与入骨的冷气/决不曾使我咒诅;/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也引起了我的崇敬/——我看见/我们的祖先/带领了羊群/吹着笳笛/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我们踏着的/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这土地是他们所开垦/几千年了/他们曾在这里/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他们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死了/ 把土地遗留给我们——/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节选自《艾青诗选》)(1) 请分析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内容理解) (2) 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A.《我爱这土地》 B.《太阳的话》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3) 大家学习讨论《艾青诗选》艺术特色时,小钟同学觉得艾青的诗歌太口语化,缺乏诗味,更像直白的散文。你同意小钟的看法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写一段话与小钟商榷。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100 字左右。(艺术特色) (4) 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1. (1) 土地;光明(2) 犹如细品醇香的佳酿;使人回味无穷;犹如细嗅清新的花香;使人神清气爽 2. (1) 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2) 土地 3. B;D 4. 艾青的诗歌创作出现了两次高峰:(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诗人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写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与不幸,同时激励着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奋起抗战,如《我爱这土地》《黎明》等;(2)1978 年之后,艾青的诗风变化很大,诗句变得整齐,诗情变得深沉,诗意变得警策,如《鱼化石》《光的赞歌》等充满了哲理思考。 5. 早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①对祖国(土地)的爱;②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③对抗争者的歌颂;④对苦难人民的同情。新中国成立后:①对人生的思考;②对历史的评价。 6. (1)控诉旧社会的丑恶、黑暗,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镜子》;(2)预言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复兴,如《黎明的通知》《春》;(3)对祖国和人民的歌颂与祝福,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的思念是圆的》;(4)对光明和美好未来的赞美与追求,如《太阳的话》《启明星》;(5)对生命的赞美与感悟,如《虎斑贝》《礁石》;(6)对真挚友谊的赞歌,如《给女雕塑家张得蒂》。 7. 示例:《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象征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祖国。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沉的爱。 8. 我爱这土地:书写人民的苦难与抗争,化身为鸟表达自己献身祖国的执着与坚强。手推车:诗人以“手推车”象征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北国人民。展现出的不仅是受凌侮受奴役的土地,更是让读者正视这惨淡的人生。 9. 《艾青诗选》的艺术特色:(1)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如从《向太阳》《我爱这土地》可见。(2)具有忧郁的诗绪:“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艾青式的忧郁”。如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可见。(3)散文化的诗情律动:善用比喻,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朴素而又隽永,纯净而又深刻。如从《火把》一诗中可见。(4)在诗歌形式上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如从《黎明的通知》一诗中可见。(5)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强调捕捉瞬间的感觉和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重视印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有独特的艾青的“光”和“色”。如从《刈草的孩子》一诗中可见。 10. 略。 11. 北方;雪、土地、痫苦的皱纹的脸;草原上的人们;没有灯光的晚上;深厚的爱国热情 12. 太阳;光明(或:未来) 13. 示例一: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把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中,使礁石人格化。示例二:这首简短的诗歌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第一小节的“扑”字,形象地写出浪的汹涌、猛烈和势不可挡,第二小节的“微笑”更是将礁石人格化,将那份坚韧、自信与乐观展露无遗。示例三:第一小节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一个又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衬托出礁石坚定、顽强的抗争性格。示例四:诗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第十小节写浪,是“动”,目的是以动衬静,突出礁石的坚定、沉着和从容。第二小节正面描写礁石的傲然神态,是“静”。一动一静,更凸显了礁石不屈不挠的品质。 14. (1) C(2)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折磨的土地感到万分悲哀,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3) 示例一:我选 A,紫色是我们常见的颜色,但“紫色的灵魂”就超脱于我们的日常方式。紫色是一种能给以人痛苦感觉的色彩,因为被人鞭笞后呈现出来的伤痕往往是紫色的。诗歌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所承受的痛苦,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另一方面,在古代,“紫气”指帝王之气,是高贵的象征。诗人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是用来突出她高尚的精神和美丽的内心世界。示例二:我选 B,礁石在人们的日常理解中指的是江河海洋中距水面很近的岩石,它阻塞航道,使船只受到破坏。而诗人则从一个完全陌生的角度去描写它,诗中的礁石是坚强的正义的化身,诗人通过礁石表达了对坚韧顽强、乐观自信的生命的由衷赞美。 15. (1) 诗人反复强调和渲染,既突出了“悲哀”的现实,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看到伤痕累累的祖国时深沉的悲哀和痛苦之情;而反复抒写的“爱”又让读者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给人以力量。(2) D(3) 示例:我不同意小钟的看法,我认为,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正是艾青诗歌的魅力所在。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一方面呼应自由诗体破除束缚的表达特性,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语言真诚质朴,新鲜丰富,亲切生动。如艾青的《盼望》大量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词语的提炼,活泼有生气,表现力极强。(4)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课时训练,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握诗歌的意象, D, C, 我爱这土地, 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