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天体M可能是, 图中箭头体现了行星公转的, 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和地球相比,火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 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第一次月考(湘教版必修一1单元-2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50分)
2019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实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长征十一号”火箭从海上发射平台点火起飞。此次发射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送入太空,完成“一箭七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 关于此次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火起飞的“长征十一号”火箭是天体 B.被安装在“长征十一号”火箭中的人造卫星是天体
C.进入太空预定轨道的人造卫星是天体 D.落入地球被回收的人造卫星是天体
2. 此次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涉及的天体系统不包括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读图,完成3~4题。
3. 图中天体M可能是 ( )
A.水星 B.火星 C.天王星 D.木星
4. 图中箭头体现了行星公转的( )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同质性
美国“凤凰号”着陆探测器项目小组发布信息:“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据此回答5~6题。
5. 升空后的“凤凰号”不属于的天体系统是 (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可观测宇宙 D.河外星系
6. 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土星属于地内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不能自行发出可见光,它们依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见
某电影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逃离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 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范围 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
8.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图B1-1-3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 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和地球相比,火星 ( )
A.与太阳距离更近 B.体积、质量更大 C.存在更多液态水 D.表面温度更低
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3200米,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在地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草地可以进行羊群放牧,形成“上可发电、下可长草放牧”(图)的发电新模式,实现了“能牧互促”。完成11~12题。
11. 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 )
A.人口少 B.气温高 C.纬度低 D.海拔高
12. “能牧互促”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
A.增强地面辐射 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提高大气温度 D.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2021年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文:“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有2群黑子……该期间无C级(C级以下的耀斑均为小耀斑)及以上耀斑发生,地磁场平静。”据此完成13~14题。
13. 观测到2群黑子的“日面”指的是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热球层 D.日冕层
14. 下列关于黑子和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是11年 B.黑子的温度具有周期性变化
C.黑子和耀斑经常同步起落 D.太阳风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黑色斑点,其数量多少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数量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图为第22~24个太阳活动周期黑子数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 推测第25个太阳活动峰年的时间最接近 ( )
A.2025年 B.2035年 C.2045年 D.2055年
16. 在太阳活动峰年 ( )
A.太阳风活动增强 B.地球两极难见极光
C.日地距离会缩短 D.空间通信更加畅通
图为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650千瓦光伏屋顶电站的景观图,通过光伏发电将清洁的太阳辐射能转变成电能输入到学校的电网系统中,可满足该校茶山校区日常用电需求量的8.5%,节能、环保效益明显。据此完成17~18题。
17.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的波段是 ( )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X射线
18.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是地球上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为生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光和热
④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图B1-3-1为手机用户收到的预警信息截屏。读图,完成19~20题。
19. 地震预警系统 ( )
A.提示地震来临的安全避险措施 B.告知震中位置和地震发生时间
C.可以预测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D.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
20. 为进一步减轻地震危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①发布预警,提醒市民减少出行②加大应对突发灾害宣传③加强监测,提高地震预警能力④停止一切日常生产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据报道,截至2021年当地时间10月27日,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已持续剧烈喷发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喷出了大量熔岩流和气体,随着火山灰的扩散,该地区上空弥漫大量烟雾。图是该火山喷发景观图,以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 该火山喷出的大量熔岩流和气体的源地最可能位于 (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22.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着深度增加,波速逐渐增加
B.在2900千米以下,横波变慢,纵波加快
C.在1000千米附近纵波与横波的波速之差为7千米/秒
D.在2900千米附近纵波与横波皆出现了突变
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 图中四个圈层中,分布高度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4. ③圈层对人类的主要贡献是提供 ( )
A.各类矿产 B.食物木材等 C.淡水资源 D.土地、能源等
图为黄河壶口瀑布景观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 图中地理事物,属于岩石圈的有 ( )
A.瀑布、森林 B.峡谷、山脉
C.蓝天、峡谷 D.瀑布、山脉
26. 壶口瀑布形成的过程,说明了 ( )
A.图中涉及的圈层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B.图示岩石圈连续不规则,与其他圈层互不联系
C.图示圈层受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作用
D.图示景观只涉及地球内部圈层,无外部圈层
青藏高原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其尼玛盆地化石点沉积岩层的颜色与当时气候有着直接关系。黄绿色岩层代表了冷凉寒冷的气候环境,紫红色岩层代表了干旱炎热的强氧化气候环境,深灰色岩层代表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据此完成第27题。
27. 深灰色、黄绿色、紫红色三种颜色的岩层从上往下堆积,反映了当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的变化是 ( )
A.温暖湿润—干旱炎热—干燥冷凉 B.干旱炎热—温暖湿润—干燥冷凉
C.干燥冷凉—干旱炎热—温暖湿润 D.干旱炎热—干燥冷凉—温暖湿润
2021年8月,我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图为地质年代简图。读图,完成28~29题。
28. 瓣齿鲨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
A.第四纪 B.白垩纪 C.石炭纪 D.寒武纪
29. 研究化石,可以 ( )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 ②了解地球生命历史 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 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科学家通过研究地层中的信息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0~31题。
30. 判断图示各地层形成年代的早晚,主要依据 ( )
①地层中的化石 ②地层的走向
③地层的厚度 ④地层中的岩石年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 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可能形成于 ( )
A.寒武纪 B.泥盆纪 C.白垩纪 D.第四纪
2021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文称,该团队通过建立磁性地层年代序列,确定了云南思茅盆地的钾盐形成于1.12亿~6300万年前。据此完成32~33题。
32. 该地发现的钾盐主要形成于 ( )
A.寒武纪 B.石炭纪 C.二叠纪 D.白垩纪
33. 该时期出现的事件是 ( )
A.冰川范围缩小 B.草原面积扩大 C.恐龙灭绝 D.三叶虫出现
虎跳峡位于云南省,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像一扇敞开的巨型石门。图示意虎跳峡某处景观。据此完成34~35题。
34. 虎跳峡景观的特征是 ( )
A.两岸陡峻,河道狭窄,呈“V”形 B.两岸平缓,河道狭窄,呈“U”形
C.两岸陡峻,河道宽阔,呈“V”形 D.两岸平缓,河道宽阔,呈“U”形
35. 形成该河段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 ( )
A.侧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下蚀作用 D.溯源侵蚀作用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回答36~37题。
36. 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在灾区通信、交通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有关部门立即调遣无人飞机前往灾区开展航空摄影工作,为救灾提供了清晰图片,此项技术属于 ( )
A.GIS技术 B.RS技术 C.GNSS技术 D.数字地球
37. 一旦遇到泥石流,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
A.顺着泥石流前进的方向沿山谷跑 B.沿与泥石流垂直方向朝山顶(高地)跑
C.逆着泥石流前进的方向沿山谷跑 D.站在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读图,完成38~39题。
38. 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9. 形成图③所示地貌景观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图为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一张风积地貌图。
40. 与乙处相比,甲处 ( )
A. 风力大
B. 湿度大
C. 温差大
D. 植被少
石方格沙障是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工程设施,能够有效防风固沙。据此完成41~42题。
41. 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
A.近地面输沙量 B.高空输沙量 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
42.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 ( )
A.削弱风力 B.稳固沙土 C.适应恶劣环境 D.减少水分蒸发
天坑是四周岩壁陡直、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的大型塌陷漏斗,其发育在特定的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环境下,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示意天坑形成与演化过程。据此完成43~45题。
43. 关于天坑发育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岩层断裂发育 ②石灰岩层厚度小 ③岩层较为平缓 ④地下河水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4. 巨量崩塌物造成地下河通道的阻塞和改道,会促使流水对岩石 ( )
A.溶蚀、冲蚀增强 B.溶蚀减弱,冲蚀增强
C.溶蚀、冲蚀减弱 D.溶蚀增强,冲蚀减弱
45. 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崩塌堆积物的 ( )
A.冲蚀作用 B.溶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地处内华达山脉西麓,其标志性的“U”形峡谷(图)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据此完成46~47题。
46. 该公园内“U”形峡谷的形成源自 ( )
A.海水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47. 该公园内与“U”形峡谷相伴生的地貌景观可能还有 ( )
A.溶洞、峰林 B.沙丘、风蚀柱
C.冰斗、刃脊 D.海滩、海蚀崖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山岳终碛堤示意图(图),完成48~50题。
48. 图中山岳终碛堤的植被最可能是 ( )
A.高山草原 B.高山冰川 C.高寒荒漠 D.高山针叶林
49. 图中两道终碛堤说明了该地 ( )
A.气温降低,冰川扩张 B.气温降低,冰川退缩
C.气温升高,冰川扩张 D.气温升高,冰川退缩
50. 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 ( )
A.海拔较高,长度小 B.海拔较低,长度大
C.海拔较高,长度大 D.海拔较低,长度小
二.综合题(5题 共50分)
51. 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数码填在下图中适当的方格中。(18分)
①原始海洋形成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④液态水
⑤适当的自转周期 ⑥地球所处太阳系有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
⑦适宜的温度 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⑨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52. 如何理解风能、水能间接来自太阳辐射能?(5分)
53. 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__,在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异常增强的太阳辐射能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________层,产生“磁暴”现象,对短波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大多数情况下,一部分带电粒子流撞入地球大气层,轰击高层大气,在高纬度地区产生绚丽的________现象。(6分)
54. 读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图中各圈层名称依次是:甲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各圈层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下图中甲、乙为地貌景观示意图,丙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3分)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__处分布。(4分)
(3)随着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1分)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俯视图可能是( )(1分)
A B C D
答案
CDABD,BBDBD,DBACA,ABCAB,BDDBB,CDCDC,CDCAC,BBDCB,ACAAC,BCCDA
1.[解析] 点火起飞时的“长征十一号”火箭没有离开地球,不是天体;被安装在“长征十一号”火箭中的人造卫星仍在地球上,不是天体;进入太空预定轨道的人造卫星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在特定轨道上运转,因此是天体;落入地球被回收的人造卫星不是天体。
2.[解析] 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围绕地球运行,涉及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而河外星系是和银河系并列的星系。
3.[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到,天体M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所以可能是选项中的水星。
4.[解析] 图中的箭头表示行星的运动方向,二者都是自西向东,体现了同向性。
5.[解析] 升空后的“凤凰号”不属于河外星系。
6.[解析] 土星属于地外行星。
7.[解析] 地球停止自转,没有了昼夜交替,昼半球气温大幅升高,夜半球气温大幅降低,引起地球温度变化,B项正确。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停止自转无关,宇宙环境不会发生变化,日地距离也不会发生变化,太阳光照依然较稳定,故A、C、D选项错误。
8.[解析] 地球虽然弹射出太阳系,然后又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依然位于银河系之内,但在太阳系之外。
9.[解析] 火星是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第4颗行星,图中②为火星,B正确。①为水星,③为土星,④为海王星。故选B。
10.[解析] 读图可知,和地球相比,火星与太阳距离更远,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少,所以表面温度更低。同时,火星的体积、质量更小。A、B错误,D正确。地球存在更多的液态水,C错误。
11.[解析] 该地位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丰富,D正确。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与人口少无关,A错误。海拔高,气温较低,B错误。纬度不是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
12.[解析] “能牧互促”生产模式中,地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下方草地可以进行羊群放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B正确。太阳光伏电板吸收太阳辐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温降低,地面辐射减弱,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大气温度不会提高,A、C错误。太阳能发电率与技术水平、太阳能板的清洁度等因素有关,这种模式并不能提高太阳能发电率,D错误。
13.[解析] 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观测到2群黑子的“日面”指的是光球层,A正确。
14.[解析] 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约是11年,A错误;黑子的温度没有周期性变化,B错误;黑子和耀斑一般同时出现,黑子多时,耀斑也频发,C正确;耀斑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D错误。
15.[解析]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图中显示第24个太阳活动峰年约为2014年,所以推测第25个太阳活动峰年的时间最接近2025年,A正确。
16.[解析] 太阳活动峰年,太阳活动剧烈,太阳风活动增强,A正确。地球两极极光现象增多,B错误。太阳活动对日地距离无影响,C错误。太阳活动增多,对地球短波通信的干扰增强,空间通信受到影响,D错误。
17.[解析] 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在三个光区,即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紫外区波长最短,能量分布最少;可见光区波长居中,能量占太阳辐射能的50%左右,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红外区波长较长,能量较可见光区少,较紫外区大。B正确,A、C、D错误。
18.[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①③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符合题意;②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④为地球内部活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正确。
19.[解析] 读图可知,地震预警系统提示地震来临的安全避险措施,A正确;预测了震中位置和大致地震发生时间,但不能准确告知,B错误;不能预测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C错误;预警系统由地震监测台网(地震探测仪)、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警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和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组成,不包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错误。
20.[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进一步减轻地震危害,应发布预警,提醒市民迅速撤离到空旷安全地带,如果不能迅速撤出,要注意避险,而不是提醒市民减少出行,①错误;加大应对突发灾害宣传,达到避险和自救,②正确;加强监测,提高地震预警能力,③正确;停止一切日常生产生活不现实,会加重社会恐慌,④错误。结合选项B正确。
21.[解析] 火山喷出的大量熔岩流和气体的源地一般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属于地幔,B正确。地壳位于地幔以上,A错误。地核位于地幔以下,C错误。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D错误。
22.[解析] 读图可知,地震波向下传播过程中,在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因此在2900千米附近纵波与横波皆出现了突变,地震波的波速并没有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A、B错误,D正确。读图,在1000千米附近,纵波与横波的波速之差应小于6千米/秒,C错误。
23.[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提示可知,①能供水,是水圈;②能接受降水,且水可以下渗到②,是岩石圈;③能产生氧气,是生物圈;④产生降水,是大气圈。大气圈分布高度最高,D正确。
24.[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③圈层表示生物圈。为人类提供各类矿产是岩石圈,A错误;生物圈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药材、木材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B正确;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的是水圈,C错误;土地属于岩石圈,能源要具体分析,D错误。
25.[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瀑布属于水圈,森林属于生物圈,峡谷、山脉属于岩石圈,蓝天属于大气圈,所以B正确。
26.[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A错误;岩石圈与其他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B错误;四大圈层受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影响,C正确;图中外部圈层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所以该景观涉及外部圈层,D错误。
27.[解析] 据材料可知,黄绿色岩层代表了冷凉寒冷的气候环境,紫红色岩层代表了干旱炎热的强氧化气候环境,深灰色岩层代表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由所学知识可知,岩层沉积自下而上由老到新,可推断当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干旱炎热—干燥冷凉—温暖湿润,D正确,A、B、C错误。
28.[解析] 结合材料“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并根据地质年代简图可知,瓣齿鲨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石炭纪,C正确;第四纪和白垩纪在距今1.45亿年之后,时代相距久远,瓣齿鲨可能已经灭绝或者进化了。寒武纪在距今4.854亿年前,与瓣齿鲨的生存年代相距久远,还没有瓣齿鲨大量生存。因此A、B、D错误。
29.[解析]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生命历史,但不能准确确定地球的年龄,①错误,②正确;生物化石可以反映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特征,但沉积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也可能不含有化石,所以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古地理环境,但不能还原地貌形成过程,地貌形成过程与地质作用有关,③错误,④正确。结合选项,D正确,A、B、C错误。
30.[解析]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正常的地层由下到上形成时间越来越晚,所以地层中的岩石年龄可以判断各地层形成年代的早晚;生物进化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而且生物进化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中所含的化石基本相同,不同时代形成的地层,其中所含的化石也不同。故①④正确。地层的走向和地层的厚度不能推知地层形成年代的早晚,②③错误。结合选项,C正确。
31.[解析]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其繁盛的年代是中生代,白垩纪属于中生代,C正确。
32.[解析] 阅读材料可知,钾盐形成于1.12亿~6300万年前,白垩纪的时间范围为距今1.45亿~6600万年,时间范围大致相符,故D正确。
33.[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白垩纪是中生代晚期,该时期发生的事件是恐龙灭绝,C正确。
34.[解析] 据图可知,虎跳峡景观的特征为呈“V”形,两岸陡峻,河道狭窄,A正确。
35.[解析] 该河段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下蚀作用,使河道加深,呈“V”形,C正确。
36.[解析] RS(遥感)技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通过航天飞机或卫星拍摄照片。结合材料信息,有关部门立即调遣无人飞机前往灾区开展航空摄影工作,为救灾提供了清晰图片,可知此项技术属于RS(遥感)技术。
37.[解析] 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沿与泥石流垂直方向向高处跑,正确的是B。
38.[解析] ①是冲(洪)积扇,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②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③是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④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39.[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③是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C项正确。
40.[解析] 图示为风积沙丘,多形成于干旱环境,缓坡为迎风坡,因此甲、乙两处分别处于背风坡和迎风坡。背风坡风速小,地形相对封闭,地表水分散失速度相对慢一些,湿度较大。
41.[解析] 石方格沙障可增大地表摩擦力,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
42.[解析]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加坚固,更重,更利于适应恶劣环境。
43.[解析] 读图文材料可知,图中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发生侵蚀(溶蚀)作用,而天坑的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说明当地石灰岩层厚度大,①对,②错。图中岩层比较平缓,地下河水的深浅与天坑发育无关,③对,④错。结合选项可知A项正确。
44.[解析] 巨量崩塌物的堵塞使得流水流速增大,溶蚀和冲蚀作用增强。故A项正确。
45.[解析] 从天坑的形成过程看,在断裂的岩层中,受流水溶蚀作用,大量崩塌物堆积在地下河内,最终流水将崩塌物搬运到其他地区,使得该地形成天坑,所以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崩塌堆积物的搬运作用。C项正确。
46.[解析] 其标志性的“U”形峡谷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表明其形成主要受冰川作用。B正确。
47.[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其形成受冰川作用影响,冰斗、刃脊等也是典型的冰川地貌,C正确。溶洞、峰林多是流水侵蚀形成,沙丘、风蚀柱受风力作用形成,海滩、海蚀崖受海水作用形成。终碛是冰川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逐渐堆积起来的冰川堆积物。而终碛堤是由终碛堆积而成的弧状堆积堤坝。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形成的终碛堤特点相差较大。
48.[解析] 根据材料,终碛是冰川末端的堆积物,终碛堤是冰川挟带物质在下缘堆积形成的弧状堆积堤坝,因此,终碛堤位于高山冰川的下缘,其植被最可能是高寒荒漠,B项错误,C项正确。高山草原和高山针叶林分布地区的温度过高,一般不会存在冰川堆积,A、D项错误。
49.[解析] 终碛堤是由终碛堆积而成的弧状堆积堤坝,是冰川挟带物质能延伸到的地方;两道终碛堤说明了冰川面积缩小,终碛堤分布海拔位置升高,说明气温升高,冰川退缩。D项正确。
50.[解析] 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等面积大的陆地上,较为平坦;山岳冰川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分布海拔较高,B、D项错误。大陆冰川分布面积较大,山岳冰川分布面积较小,因此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分布面积和长度较小,呈条带状,A项正确,C项错误。
51.略
52.答: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动力来源,而风能和水能分别与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相关,所以,风能、水能间接来自太阳辐射能。
53.11年 电离 极光
54.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55.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F E C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此时北京时间为,当地球处于c位置时,海林正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