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粤教版物理必修第三册PPT课件+学案+试卷整套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恒定电流第三节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恒定电流第三节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3章第3节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课件ppt、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3章第3节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学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实验目标]1.知道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及读数方法。2.了解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原理,会用伏安法测电阻。3.能根据不同情况设计电路图,会具体选择电流表及滑动变阻器并能合理地实验操作。4.会正确测量相关物理量,并能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一、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所示。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20个、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刻度格数(分度)刻度总长度1 mm与每小格的差值精确度(可精确到)109 mm0.1 mm0.1 mm2019 mm0.05 mm0.05 mm5049 mm0.02 mm0.02 mm4.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 mm。注意:游标卡尺测量长度不需要估读。二、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1.结构:如图所示,测砧A和固定刻度B固定在尺架C上,可动刻度E、粗调旋钮D、微调旋钮D′、测微螺杆F是连在一起的,通过精密螺纹套在B上。2.测量原理螺旋测微器的螺距是0.5 mm,螺栓上可动刻度一周为50格,当测微螺杆每转一周时,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 mm。若每转过1格,前进(或后退)0.01 mm,因此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3.操作与读数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将被测物体放在测砧A和测微螺杆F之间,先使用粗调旋钮D,在测微螺杆F快靠近被测物体时,改用微调旋钮D′,听到咔咔声音停止转动,并用止动旋钮止动,然后读数。读数时,在固定刻度上读出大于0.5 mm的部分,在可动刻度上读出不足0.5 mm的部分,读可动刻度示数时还要注意估读一位数字。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可用下式表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刻度的读数+可动刻度的读数×精确度。如图所示,读数为6.5 mm+0.01×20.3 mm=6.703 mm。注意:螺旋测微器读数需要估读到下一位。三、伏安法测电阻用伏安法测电阻,其原理为I=,则R=,即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便可计算出导体的电阻。但在测量中通常有两种方式,即电流表的内接法与外接法。1.电流表内、外接法的比较接法内接法外接法电路图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U测=Ux+UA电压表分流I测=Ix+IV电阻测量值R测==Rx+RA>Rx测量值大于真实值R测==<Rx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适用条件Rx≫RARx≪RV2.两种接法的选择(1)比较法①若Rx≪RV,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弱,应选用电流表外接法;②若Rx≫RA,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弱,应选用电流表内接法。(2)比值法①若>,应选用电流表内接法;②若<,应选用电流表外接法;③若=,两种接法均可。四、实验: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1.实验原理和方法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导线的长度 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由R=ρ,得ρ==。2.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3.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导线的三个不同位置上各测一次,并记录。(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即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并记录。(3)依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用导线把器材连好,并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4)电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记录表格内,断开开关S。(5)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4.数据处理(1)根据记录结果,计算出金属丝的直径d和长度l的平均值。(2)根据记录的I、U值,计算出金属丝的平均电阻值R。(3)将测得的R、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5.误差分析(1)直径和长度的测量造成偶然误差,应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2)电压表、电流表读数造成偶然误差。读数时,视线垂直于表盘,可减小误差。(3)测量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的接法对金属丝电阻测量造成系统误差,由于电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造成电阻的测量值偏小。(4)通过电流过大,时间过长,使金属丝发热导致电阻率变大而引起误差。6.注意事项(1)导线的长度是连入电路电流流过的有效长度(而不是金属丝的总长度)。(2)由于被测金属导线的阻值较小,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选用电流表外接法。(3)测电阻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太长。(4)为准确求出R的平均值,应采用UI图像法求电阻。 类型一 实验器材与实验原理【典例1】 现在要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ρ,其阻值Rx约为0.5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 A。现有如下器材可供选择: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为0.6 Ω)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3 kΩ)待测电阻丝Rx(阻值约为0.5 Ω)标准电阻R0(阻值5 Ω)滑动变阻器R1(0~5 Ω,2 A)滑动变阻器R2(0~200 Ω,1.5 A)直流电源E(E=6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1)如图为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测量电路的一部分,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A BC D(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________(选填“R1”或“R2”),并采用________接法。(3)根据你在(1)(2)中的选择,在图甲上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甲 乙(4)实验中,如果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U和I,测得拉直后电阻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则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率ρ的计算式为ρ=________。(5)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电阻丝的直径时读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电阻丝的直径D=________。[解析] (1)电阻Rx两端的最大电压约为U=IRx=0.25 V,约为电压表量程的,需要在待测电阻Rx两端串联分压电阻,即串联标准电阻R0,此时R0+Rx<,电流表采用外接法,选项C正确。(2)若采用限流接法,选择R1时,电路中电流最小值约为0.5 A;选择R2时,调控范围小,操作不便,而电源内阻不计,不用考虑大电流时电源电动势的变化,因而采用分压接法,为了便于调节,选总阻值较小的R1。(3)实物连线如图所示。(4)待测电阻Rx=-R0由电阻定律有Rx==联立解得ρ=。(5)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 mm+0.01×20.5 mm=1.205 mm。[答案] (1)C (2)R1 分压 (3)见解析图 (4) (5)1.205 mm(1.203~1.207 mm均可) 类型二 实验电路与数据处理【典例2】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并求出电阻率ρ。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 Ω)、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待测电阻(约为250 Ω)及导线若干(要求测量电流、电压能从0开始调节)。(1)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求出的电阻值R=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直径为________。甲乙(5)由以上数据可求出ρ=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由于R<,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要求测量电流、电压从0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如图所示。(2)①作UI图线,图线应为过原点的直线,使直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偏离直线较远的点(左起第2个点)应舍弃;②求该直线的斜率k,则R=k。(3)在图像中的直线上取两点,求出R≈229 Ω。(4)题图甲读数l=8 mm+0×0.02 mm=8.00 mm=0.800 cm题图乙读数d=1 mm+45×0.02 mm=1.90 mm=0.190 cm。(5)由R=ρ,得ρ== Ω·m≈8.11×10-2 Ω·m。[答案] (1)见解析图(2)见解析(3)229 Ω(221~237 Ω均正确)(4)0.800 cm 0.190 cm(5)8.11×10-2 Ω·m 类型三 创新实验设计【典例3】 (2020·山东模拟考试)某同学为了测量一根铅笔芯的电阻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该铅笔芯的电阻值。所用器材有电流表A1、A2,电阻箱R1,滑动变阻器R2,待测铅笔芯Rx,电源E,开关S及导线等。操作步骤如下: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阻值达到最大;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阻值;记录两个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甲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电流表的内阻可忽略,则电流表示数I2=________I1时,电阻箱的阻值等于待测铅笔芯的电阻值。(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铅笔芯的直径,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笔芯的直径为________mm。乙(3)已测得该铅笔芯的长度L=20.00 cm,电阻箱的读数为5.00 Ω,根据上面测量的数据可计算出铅笔芯的电阻率ρ=________Ω·m(结果保留2位小数);(4)若电流表A2的内阻不能忽略,仍利用(1)中方法,则铅笔芯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解析] (1)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当I2=I1时,电阻箱的阻值与待测铅笔芯的阻值相等。(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000 mm。(3)由公式R=ρ可计算,铅笔芯的电阻率约为1.96×10-5 Ω·m。(4)电流表A2的内阻不能忽略时,电流表A2与电阻箱的电阻之和等于待测铅笔芯的电阻,即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答案] (1) (2)1.000 (3)1.96×10-5 (4)小于1.在测定某一均匀细圆柱体材料的长度和直径时:甲 乙如图甲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其长度为________cm;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直径为________mm。[解析] 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0.3 cm,游标尺读数为0.05×11 mm=0.55 mm=0.055 cm所以最终读数为10.3 cm+0.055 cm=10.355 c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 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9.6 mm=0.196 mm所以最终读数为1 mm+0.196 mm=1.196 mm。[答案] (1)10.355 1.196(1.195~1.197均可)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电源:E1(电源电压为3 V)电源:E2(电源电压为12 V)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 mm。(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中完成电路原理图。[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5 mm+27.7×0.01 mm=1.777 mm。(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为使测量尽量精确,则电流表、电压表指针需达到半偏以上,又因待测电阻丝的额定电流为0.5 A,所以电流表选A1,电源选E1即可,因待测电阻丝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答案] (1)1.777(1.775~1.779均正确) (2)A1 E1 电路原理图见解析图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长约0.8 m,直径小于1 mm,电阻在5 Ω左右,实验步骤如下:(1)用米尺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在金属导线的不同位置用________测量直径,求出平均值d。(2)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试把图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R的合适电路。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内阻接近1 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内阻为几千欧,电源的电动势为6 V,变阻器的阻值为0~20 Ω,在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应处于正确位置。(3)用上面测得的金属导线长度l、直径d和电阻R,可根据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算出所测金属的电阻率。[解析] (1)金属导线的直径用螺旋测微器测量。(2)接电路图时,由于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并且滑动变阻器采取限流式,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最大阻值处。(3)由电阻定律R=ρ,有ρ==。[答案] (1)螺旋测微器(2)连线如图所示(3)4.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 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 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 Ω·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0.2 Ω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9 k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 Ω定值电阻:R0=3 Ω电源:提供6 V电压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选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________(选填“a”或“b”)端。(2)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丙(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V。(4)导线实际长度为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 (1)根据R=ρ,得铜导线的阻值约为Rx=1.7 Ω,即Rx+R0=4.7 Ω。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若选R1,则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 V,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超过电压表量程,故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应选R2。闭合开关S前应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故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至a端。(2)连线如图所示。(3)电压表的示数为2.30 V。(4)根据欧姆定律,铜导线与R0的串联电阻R== Ω=4.6 Ω,所以铜导线的电阻Rx=R-R0=1.6 Ω。根据Rx=ρ得导线长度l== m≈94 m。[答案] (1)R2 a (2)连线图见解析 (3)2.30(2.29~2.31均正确) (4)94(93~95均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图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节一设计实验思路,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节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游标卡尺的读数,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三个不同,课堂•重难探究,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实验原理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评课课件ppt,文件包含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三册第11章113实验2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pptx、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三册第11章113实验2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教师版docx、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三册第11章113实验2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学生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