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学家的辛勤工作。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科学的贡献,许多物理量的单位用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  )
    A.帕斯卡 B.焦耳 C.牛顿 D.瓦特
    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今天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3.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采用液氧、液氢和煤油,之所以采用液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氢具有(  )
    A.较大的密度 B.较大的热值 C.较高的沸点 D.较高的燃点
    4.摩擦起电现象中,在物体间转移的粒子是(  )
    A.原子 B.电子 C.中子 D.质子
    5.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计划。如图所示是一辆正在用充电桩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路中的用电器是(  )

    A.汽车发动机 B.汽车电池 C.导线 D.充电桩
    6.要使食品冷却。用等质量的0℃的水和0℃的冰,效果较好的是(  )
    A.0℃的冰
    B.0℃的水
    C.效果一样好
    D.各取一半混合在一起效果好
    7.如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不是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  )
    A. B. C. D.
    8.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大 B.密度大 C.流动性大 D.热值大
    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0.今年暑假我国部分区域气温高达42℃,小明在家里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11.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则甲(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
    12.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13.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14.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荫凉处,则(  )
    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B.在荫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D.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
    二、填空题
    15.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图所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比赛场地的冰面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制冷使水凝固成冰。

    16.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17.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水滴,当小水滴遇到寒冷的外部空气    成小冰晶。自然降雪是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    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8.两块铁块的质量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为   ,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1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    (选填“甲”、“乙”或“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    过程(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中表示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曲线    (填“1”或“2”)。若水的质量为1kg,牛奶的质量也为1kg,整个过程忽略热损失,则牛奶的比热容约是    J/(kg•℃)。

    三、简答题
    21.炎炎夏日,吃个冰棒可以感觉凉爽。小明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周围冒“白气”,请用所学热学知识解释吃冰棒感觉凉爽的道理,及“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22.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过程
    如图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    安装,试管不能碰到烧杯的    ,同时要将装有固体的部分要    在水中。
    (2)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该实验应选用    (“大块固体”或“小碎块固体”)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通过实验收集的数据。
    (4)换用另外一个种固体重复上面的实验。
    图像


    分析
    得出
    熔化
    规律
    (5)根据实验用象甲可知,该固体是    体,BC段间物质处在    态。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该物质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说明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的。
    (6)甲、乙两种固体对比:
    固体
    不同点
    相同点
    晶体
    非晶体
    温度    
    有熔点
    熔化过程中都需要    热量

    温度升高

    无熔点



    23.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进行文验与收集证据】
    (1)组装好实验装置,图甲;
    (2)某小组设计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请你帮忙将表头填写完整:
    时间/min








       








    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
    【分析与论证】
    (3)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两次实验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    ;实验中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则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
    【交流反思】
    (5)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    有关;
    (6)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原因是    。
    24.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小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被点燃。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瓶塞通过导管与打气筒相连。用打气筒给瓶中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口周围冒“白气”。

    (1)甲、乙两实验说明    可以改变内能。
    (2)在甲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棉花被点燃,说明筒内空气的温度    ,内能    。(均填“增大”、“减小”、“不变”、“升高”或“降低”)这是将    能转化    能。
    (3)如图丙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右移动,温度计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的分析依据是    。
    25.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咒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此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案:
    方案一: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用两个    的电加热器给两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它们的温度变化,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方案二:   。
    (3)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图像,图像中线    (填序号)的吸热能力强。如果要在甲、乙两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你认为    (选填“甲”、“乙”或“都可以”)液体较为合理。
    26.在“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中。
    (1)由于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仅与燃料种类这一个因素有关,因此实验时必须控制酒精和碎纸片的    相等;实验中还需控制被加热的水的质量和初温均相同,以便于    。
    (2)如图是小明安装好的实验装置,其中存在的错误是    。
    (3)小华纠正了小明的错误,又组装了一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备好秒表。在两燃烧皿中分别加入准备好的酒精和碎纸片,读出水的初温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先点燃酒精,再点燃碎纸片。
    ②保证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时间相同,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③待酒精和碎纸片充分燃烧结束,分别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小红认为上述操作中,操作    是错误的。小明根据正确操作获得的数据,算出了燃料的热值,发现结果小于该燃料的实际热值,原因是    。

    五、计算题
    27.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6min内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28.如图,“空中巨无霸”安﹣225运输机是目前世界上最重、尺寸最大的飞机。油箱容量为3.2×105kg,热值为4.5×107J/kg。求:
    (1)满箱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可以释放多少热量?
    (2)若航空发动机的效率为30%,满箱的航空燃油可使航空发动机输出多少机械能?
    (3)若改用页岩气为燃料,使用没有能量损失的发动机,输出相同的机械能需要多少页岩气?(q页岩气=1.6×108J/m3)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学家的辛勤工作。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科学的贡献,许多物理量的单位用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  )
    A.帕斯卡 B.焦耳 C.牛顿 D.瓦特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
    A、帕斯卡是压强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焦耳是功和各种能量的基本单位,所以是热量的基本单位,故B符合题意;
    C、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瓦特是功率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对应关系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今天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合理的选项。
    【解答】解:A、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为25℃左右,今天考场的室温约为25℃,故A不合理;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4℃,故B不合理;
    C、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C不合理;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变化幅度很小,故D合理。
    故选:D。
    【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气温、体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3.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采用液氧、液氢和煤油,之所以采用液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氢具有(  )
    A.较大的密度 B.较大的热值 C.较高的沸点 D.较高的燃点
    【分析】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代表燃料的优劣。
    【解答】解: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氢做为燃料,原因是液氢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值定义的掌握情况,知道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是本题的关键所在。
    4.摩擦起电现象中,在物体间转移的粒子是(  )
    A.原子 B.电子 C.中子 D.质子
    【分析】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于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解答】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于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摩擦起电实质的理解。
    5.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计划。如图所示是一辆正在用充电桩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路中的用电器是(  )

    A.汽车发动机 B.汽车电池 C.导线 D.充电桩
    【分析】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四部分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解答】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汽车电池中,汽车电池消耗电能,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路的组成中用电器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6.要使食品冷却。用等质量的0℃的水和0℃的冰,效果较好的是(  )
    A.0℃的冰
    B.0℃的水
    C.效果一样好
    D.各取一半混合在一起效果好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冷却物体,冰吸收热量首先熔化成0℃的水,比用0℃的水直接冷却物体多了一个冰熔化吸热的过程,所以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冰的效果会好些。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热学基础题。
    7.如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不是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  )
    A. B. C. D.
    【分析】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都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解答】解: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都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A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B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火花塞点火,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
    C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
    D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及能量转化情况,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8.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大 B.密度大 C.流动性大 D.热值大
    【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通过本题可使学生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本题构思巧妙,是一道好题。
    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分析】六种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雪形成过程分别是凝固和凝华,故A错误;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对于本题不但要知道相应的物理知识,还要了解语句的含义才能解答。
    10.今年暑假我国部分区域气温高达42℃,小明在家里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据此分析。
    【解答】解: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风吸收人体的热量,在室内,风也不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故只有C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风无法降低气温,也不能吸收热量,这里的关键是了解影响蒸发的因素和蒸发吸热。
    11.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则甲(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解答】解:由图知,甲球与乙球靠近时相互排斥,所以甲球和乙球一定带同种电荷,甲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带正电荷;乙球和丙球相互吸引,丙带正电,则乙带负电,甲带负电;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注意,一个带电的物体吸引另一个物体时,要注意带电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
    12.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分析】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气液化,小水珠在外面;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室内水蒸气液化,水珠在内表面。
    【解答】解: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
    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窗玻璃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选:B。
    【点评】当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时,室内水蒸气液化;当室内温度低室外温度高时,室外水蒸气液化。不应弄混了。
    13.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分析】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少,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多。
    【解答】解:
    A、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吸=cm△t可知,铜块的温度升高的多,铁块的温度升高较少,故A正确;
    B、由于铁和铜的初温不确定,所以铁块和铜的末温也不确定,故B错误;
    CD、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所以铁块和铜块的增加的内能是相同的,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吸=cm△t掌握和运用,理解并记住: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变化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14.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荫凉处,则(  )
    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B.在荫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D.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
    【分析】规定: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论冰多一些还是水多一些,不论环境温度是高是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
    【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
    故选:D。
    【点评】本题选项中的阳光下、阴凉处 都是干扰条件。
    二、填空题
    15.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图所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比赛场地的冰面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制冷使水凝固成冰。

    【分析】物质从液态到气态是汽化,汽化吸收热量。
    【解答】解:在常温下,液态二氧化碳会汽化为气体,从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使水凝固成冰。
    故答案为:汽化。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应用,比较简单,需要分析题目中所给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16.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38.5 ℃。

    【分析】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根据体温计的分度值、液面的位置读数。
    【解答】解:冰块属于晶体,根据晶体熔化特点可知,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液面在38℃过5个小格,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为38.5℃。
    故答案为:不变;38.5。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熔化的特点、体温计的读数,属于基础题。
    17.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是利用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水滴,当小水滴遇到寒冷的外部空气  凝固 成小冰晶。自然降雪是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  凝华 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解答】解:人工造雪是液体变成固体,是凝固现象;自然降雪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固体,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凝固;凝华。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8.两块铁块的质量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为 1:1 ,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3:1 。
    【分析】都是铁块,比热容相同,知道两块铁块的质量之比和升高的温度之比,根据公式Q吸=cm△t可求吸收的热量之比。
    【解答】解:
    因为都是铁块,比热容相同,比值为1:1;
    吸收的热量之比:
    ===。
    故答案为 1:1;3:1。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量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同种物质(相同状态)比热容相同是关键,由于是求比值题目,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1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  丙 (选填“甲”、“乙”或“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  升华 过程(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分析】(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因其存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3)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由图知,丙到甲放热,甲到乙放热,所以丙为气态,甲为液态,则乙为固态;
    乙到丙是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所以是升华。
    故答案为:丙;升华。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推断,确定丙的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中表示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曲线  1 (填“1”或“2”)。若水的质量为1kg,牛奶的质量也为1kg,整个过程忽略热损失,则牛奶的比热容约是  2.4×103 J/(kg•℃)。

    【分析】用冷水冷却热牛奶,开始时牛奶的温度高,随热传递的进行,牛奶温度降低,冷水温度升高,最终两者温度相同,由图象判断哪个图线是描述牛奶温度变化的图象;
    求出水的初温和二者的最终温度;由热量公式可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不计热损失,牛奶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再利用放热公式求出牛奶的比热容。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图线1的温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因此图线1表示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则图线2描述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水的初温是20℃,牛奶的初温为80℃,二者最终温度为40℃。
    在此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1kg×(40℃﹣20℃)=8.4×104J;
    不计热损失,牛奶放出的热量Q放=Q吸=8.4×104J,
    由Q放=cmΔt得牛奶的比热容:
    c牛奶===2.4×103J/(kg•℃)。
    故答案为:1;2.4×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象分析、求水的初末温度、改变水内能的方式、求水吸收的热量,分析清楚图象、由图象求出相关温度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掌握基础知识、应用热量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三、简答题
    21.炎炎夏日,吃个冰棒可以感觉凉爽。小明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周围冒“白气”,请用所学热学知识解释吃冰棒感觉凉爽的道理,及“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放出热量。
    【解答】答:冰棒入嘴后由固态变为液态,此过程叫熔化会吸热,所以使人感到凉爽;
    “白气”是飘散在空气中的小液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首先搞清楚生成物是什么状态的,再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
    22.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过程
    如图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  自下而上 安装,试管不能碰到烧杯的  底或壁 ,同时要将装有固体的部分要  浸没 在水中。
    (2)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物质受热均匀 ,该实验应选用  小碎块固体 (“大块固体”或“小碎块固体”)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通过实验收集的数据。
    (4)换用另外一个种固体重复上面的实验。
    图像


    分析
    得出
    熔化
    规律
    (5)根据实验用象甲可知,该固体是  晶 体,BC段间物质处在  固液共存 态。熔化过程经历了  4 min。该物质的熔点是  230 ℃,凝固点是  230 ℃,说明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相同 的。
    (6)甲、乙两种固体对比:
    固体
    不同点
    相同点
    晶体
    非晶体
    温度  不变 
    有熔点
    熔化过程中都需要  吸收 热量

    温度升高

    无熔点



    【分析】(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自下而上;试管底不能碰到烧杯底或壁;并且装有固体部分要浸没到水中;
    (2)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态物质受热均匀,且可以防止温度上升较快,便于测量温度,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5)在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实验中,观察图象时要看是否有一段图线是水平的,如果有则为晶体,这一段水平的图线对应的就是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晶体温度保持不变,结合这些知识来解答;
    (6)结合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解答。
    【解答】解:(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自下而上;试管底不能碰到烧杯底或壁;并且装有固体部分要浸没到水中;
    (2)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这种方法叫水浴法加热,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态物质受热均匀,且可以防止温度上升较快,便于测量温度;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小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5)①观察图象甲可知看出:该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该物质在BC段正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从第3min开始,到第7min结束,共经历了4min;
    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230℃,凝固点是230℃,说明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6)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和非晶体熔化都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为:(1)自下而上;底或壁;浸没;(2)物质受热均匀;小碎块固体;(5)晶;固液共存;4;230;230;相同。(6)不变;吸收。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学中的两个重要实验,分别是探究物质的熔化与凝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难度不大,但一些实验中的细节是我们必须熟知的。
    23.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进行文验与收集证据】
    (1)组装好实验装置,图甲;
    (2)某小组设计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请你帮忙将表头填写完整:
    时间/min








     温度/℃ 








    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
    【分析与论证】
    (3)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98 ℃;两次实验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  水的质量不同 ;实验中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则图  a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吸热 ;
    【交流反思】
    (5)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  大气压 有关;
    (6)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原因是  不可行;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与酒精灯的加热程度无关,所以这种做法不可行 。
    【分析】(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
    (3)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有大量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通过a、b初温相同,但到达沸腾的时间不相同,根据Q吸=cmΔt判断水的质量;
    (4)水的沸腾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5)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如果大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也就会大于100℃;如果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就会小于100℃;
    (6)水的沸点与周围的大气强有关,与酒精灯的加热程度无关。
    【解答】解:(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需要记录时间/min和温度/℃;
    (3)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图乙所示水的沸点是98℃;由图乙知a的初温与b的初温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时,a先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升高的温度高,根据Q吸=cmΔt知,说明a的质量小;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有大量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图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a图;(4)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
    (5)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原因是当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6)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与酒精灯的加热程度无关,所以这种做法不可行。
    故答案为:(2)温度/℃;(3)98;不变;水的质量不同;a;(4)吸热;(5)大气压;(6)不可行。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液体沸腾的特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属于中等题。
    24.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小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被点燃。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瓶塞通过导管与打气筒相连。用打气筒给瓶中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口周围冒“白气”。

    (1)甲、乙两实验说明  做功 可以改变内能。
    (2)在甲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棉花被点燃,说明筒内空气的温度  升高 ,内能  增大 。(均填“增大”、“减小”、“不变”、“升高”或“降低”)这是将  机械 能转化  内 能。
    (3)如图丙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右移动,温度计的示数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的分析依据是  气缸中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可综合做出解答。
    【解答】解:(1)(2)甲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棉花燃烧的现象,这一过程中活塞对瓶内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乙实验,当瓶塞跳起时,同时还能看到瓶口出现“白雾”的现象,说明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甲、乙两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3)当把销钉K拔出后,气缸A内的压缩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空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1)做功;(2)升高;增大;机械;内;(3)变小;气缸中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属于基础性题目。
    25.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咒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和  天平 。
    (2)此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案:
    方案一: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用两个  相同 的电加热器给两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它们的温度变化,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方案二: 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两种物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
    (3)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图像,图像中线  乙 (填序号)的吸热能力强。如果要在甲、乙两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你认为  乙 (选填“甲”、“乙”或“都可以”)液体较为合理。
    【分析】(1)(2)(3)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解答】解:(1)实验中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加热时间来反应的,所以还需用秒表记录时间;实验中需要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还需要天平;
    (2)此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案:
    方案一: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两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使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看它们的温度变化,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两种物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3)根据图像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且温度升高时,乙升温慢,则乙的吸热能力强;
    根据Q=cmΔt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甲吸收的热量多,冷却的效果好,所以乙液体作为冷却剂较为合理。
    故答案为:(1)秒表;天平;(2)相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两种物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3)乙;乙。
    【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6.在“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中。
    (1)由于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仅与燃料种类这一个因素有关,因此实验时必须控制酒精和碎纸片的  质量 相等;实验中还需控制被加热的水的质量和初温均相同,以便于  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2)如图是小明安装好的实验装置,其中存在的错误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充分浸入到烧杯的水中 。
    (3)小华纠正了小明的错误,又组装了一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备好秒表。在两燃烧皿中分别加入准备好的酒精和碎纸片,读出水的初温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先点燃酒精,再点燃碎纸片。
    ②保证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时间相同,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③待酒精和碎纸片充分燃烧结束,分别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小红认为上述操作中,操作  ② 是错误的。小明根据正确操作获得的数据,算出了燃料的热值,发现结果小于该燃料的实际热值,原因是  燃料不完全燃烧且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会散失到空气中 。

    【分析】(1)根据Q放=mq可知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燃料的种类和燃料的质量有关,据此分析;由于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通过水温升高的示数大小来体现燃料的热值大小,根据此进行分析;
    (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3)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完全燃烧燃料的质量相同,燃烧时间相同并不能保证燃烧燃料的质量相同;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等,据此分析。
    【解答】解:(1)由Q放=mq可知,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燃料的种类和燃料的质量有关,因此实验是必须控制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相同;控制被加热的水的质量和初温均相同,便于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应该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由图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充分浸入到烧杯的水中;
    (3)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完全燃烧燃料的质量相同,燃烧时间相同并不能保证燃烧燃料的质量相同,所以保证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时间相同,读取温度计的示数的操作是错误;
    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烧且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会散失到空气中,又或被烧杯等实验装置吸了热,使Q放大于Q吸,依此计算出燃料的热值比实际要偏小些。
    故答案为:(1)质量;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充分浸入到烧杯的水中;(3)②;燃料不完全燃烧且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会散失到空气中。
    【点评】本题是“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以及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一定的难度。
    五、计算题
    27.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6min内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分析】(1)已知煤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mq可求得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由图知,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升高的温度值,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3)烧水时的热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解答】解:(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Q放=m煤q=2kg×3×107J/kg=6×107J;
    (2)由图可知,经过6min时间加热后水温由20℃达到80℃,
    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水(t﹣t0)=4.2×103J/(kg•℃)×10kg×(80℃﹣20℃)=2.52×106J;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η=×100%=×100%=4.2%。
    答:(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6×107J;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为2.52×106J;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为4.2%。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搜集有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28.如图,“空中巨无霸”安﹣225运输机是目前世界上最重、尺寸最大的飞机。油箱容量为3.2×105kg,热值为4.5×107J/kg。求:
    (1)满箱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可以释放多少热量?
    (2)若航空发动机的效率为30%,满箱的航空燃油可使航空发动机输出多少机械能?
    (3)若改用页岩气为燃料,使用没有能量损失的发动机,输出相同的机械能需要多少页岩气?(q页岩气=1.6×108J/m3)

    【分析】(1)根据Q放=m油q油得出满箱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可以释放的热量;
    (2)根据W=Q放η得出满箱的航空燃油可使航空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3)若改用页岩气为燃料,使用没有能量损失的发动机,根据V气==得出输出相同的机械能需要的页岩气。
    【解答】解:(1)满箱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可以释放的热量Q放=m油q油=3.2×105kg×4.5×107J/kg=1.44×1013J;
    (2)若航空发动机的效率为30%,
    满箱的航空燃油可使航空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W=Q放η=1.44×1013J×30%=4.32×1012J;
    (3)若改用页岩气为燃料,使用没有能量损失的发动机,
    输出相同的机械能需要的页岩气为:V气====2.7×104m3。
    答:(1)满箱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可以释放1.44×1013J的热量;
    (2)若航空发动机的效率为30%,满箱的航空燃油可使航空发动机输出4.32×1012J的机械能;
    (3)若改用页岩气为燃料,使用没有能量损失的发动机,输出相同的机械能需要2.7×104m3的页岩气。
    【点评】本题考查热值、效率的有关计算,综合性强,难度适中。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月考):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月考),共6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答案】C,【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