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7单元大概念升华课(必修概念4)学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5819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7单元大概念升华课(必修概念4)学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5819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7单元大概念升华课(必修概念4)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7单元大概念升华课(必修概念4)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通关训练,概念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业要求1 分析不同类型的证据,探讨地球上现存的丰富多样的物种是由共同祖先长期进化形成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通关训练】
1.Taslr2基因控制合成甜味感受器蛋白,研究人员发现狮子、老虎、英国矩毛猫等多种猫科动物的Taslr2基因都缺失247个碱基对,所以这些动物无法感受甜味刺激。这为研究猫科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提供了( )
A.古生物化石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细胞生物学证据
D.分子生物学证据
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与甜味感受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在狮子、老虎、英国矩毛猫等多种猫科动物的体内均缺失247个碱基对,这显然是通过研究分子来确定三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故为分子生物学证据,即D正确。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生物进化的每个环节都有化石证据
C.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
D.在最古老的地层中也有生物化石
A 解析: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正确。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重要的证据,但不是生物进化的每个环节都有化石证据,B错误。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C错误。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的化石,D错误。
3.人体血红蛋白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比较不同种动物与人体血红蛋白β链的区别,结果如下表: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短尾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
B.该数据为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C.不同种动物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能力不同
D.氨基酸不同与DNA碱基排序没有关系
D 解析:短尾猿与人体血红蛋白β链氨基酸不同的数目仅8个,说明短尾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A正确;血红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该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B正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不同种动物的血红蛋白氨基酸数目不同,则其血红蛋白的结构不完全相同,故运输氧气能力不同,C正确;氨基酸数目、序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碱基数目、排序不同,D错误。
4.(多选)多年前,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院士曾提出下图1所示的演化树假说。2019年,我国科学家发表了寒武纪时期清江生物群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科学家利用清江生物群化石,绘制出下图2所示的复原生物深海生境假想图,印证了舒德干院士的假说。下列关于该成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化石可以为图1所示演化树假说提供最可靠证据
B.化石可记录寒武纪时期清江海洋生物演化的历程
C.图2表明寒武纪时期的生物均已演化为现存生物
D.图1所示假说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趋势
ABD 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和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A、B、D正确。图2中没能展示出生物类型及进化程度,C错误。
【概念升华】
1.考查范畴:不同类型的证据→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是长期进化形成的
2.生物学视角:进化与适应观
3.思维链条
丰富多样的物种→不同类型的证据→共同祖先
学业要求2 基于可遗传的变异,以及变异可能带来的生存与繁殖优势等方面的实例,解释生物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通关训练】
5.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变异的种类不同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基因多样性
D 解析:农田的存在,使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即形成了地理隔离,因此减少了松鼠的活动空间,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变异的种类相同,B错误;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没有形成生殖隔离,C错误;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基因多样性,D正确。
6.(2020·海南卷)金鲳鱼是一种重要海产经济鱼类。为获得更大收益,养殖户不断筛选生长更快的品种。但因苗种来源范围小、近亲繁殖普遍,种质退化现象较严重,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更快的金鲳鱼养殖品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野生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近亲繁殖会使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个体增加
D.如果人工种群个体持续大量地逃逸到野外,会增加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D 解析:为获得更大收益,养殖户不断筛选生长更快的品种,是为培养适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属于人工选择,故A正确;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不同,故B正确;近亲繁殖能够使纯合基因型的频率迅速增加,故C正确;遗传多样性的本质是遗传变异,人工种群大量逃逸到野外,不会使野生种群发生遗传变异,故其遗传多样性不会改变,故D错误。
7.(多选)(2020·山东潍坊模拟)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为食,还能将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的119和122位氨基酸与其他昆虫不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发现122位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119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122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题目信息不能判断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
B.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
C.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三个实验组
D.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的普通动物细胞,一般会因渗透压失衡而死亡
ABCD 解析: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但不会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A正确;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B正确;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改变122位氨基酸、改变119位氨基酸、同时改变122位和119位氨基酸三个实验组,C正确;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导致细胞不能将钠离子运出细胞,钾离子运入细胞,会导致细胞渗透压失衡而死亡,D正确。
【概念升华】
1.考查范畴:生物的变异→变异的表现→生物的适应
2.生物学视角:进化与适应观
3.思维链条(以长颈鹿为例)
动物种类
短尾猿
狗
鸟
青蛙
七鳃鳗
氨基酸不同的数目
8
32
45
67
125
现象
证据类型
结论
恐龙蛋和恐龙的足迹
化石
不同物种具有共同祖先
三种脊椎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骨骼
比较解剖学证据
人和鱼胚胎发育早期的形态比较
胚胎学证据
当今生物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共同特征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变异
自然选择
结果
结论
长颈鹿个体中有颈长和颈短两种性状,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出现干旱,颈长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经过一代代的遗传积累,群体中颈长的个体越来越多,逐渐进化成现代长颈鹿
生物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大概念升华课(选择性必修概念1)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通关训练,概念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4单元大概念升华课(必修概念2)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通关训练,概念升华,备选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2单元大概念升华课(必修概念1)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通关训练,概念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