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展开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4文言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 ★[考点概述]理解课文内容,包括句意、段意和篇意,能根据要求对重要内容做出自己的评价。对经典内容要能像阅读现代美文一样进行欣赏,对重点内容有自己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与感悟。阅读过程中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切忌架空分析。归纳概括要点就是从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人手,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到答案所在的区域,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要点归纳出来,分点解答,并带回文中检验,不要漏答。 ★[常见错误]1.曲解词义所谓“曲解词义”,就是当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时,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地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分析和概括。2.对象错位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为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章,文段常常涉及到一组人物和事件。命题人正是抓住了选文的这一特点,将有些人物与事件故意地进行错位搭配,巧妙地设计出移花接木的错误选项。3.时序倒置人物传记类文章一般通过几件事情来刻画某个人物,而这几件事情在文段中是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命题人有时故意地倒置事情的时序,从而造成了叙述的混乱。4.事件杂糅所谓“事件杂糅”,就是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有意识的杂糅混编,让考生难以分辨正误。5.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就是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人物的身上,以此来干扰考生的思维。6.表述失度对事件的叙述有详略之分,对原因的分析有主次之分,对行事的描述有缓急之分,对人物的评价有轻重之分。命题人在设计错误选项时常常故意颠倒其详略、主次、缓急和轻重,这就犯了表述失度的错误。 ★【解题技巧】阅读文章的基本规律是整体一局部一整体。如果颠倒过来,效率必低,效益也差。过去做文言文方面的练习往往一“点”一练,对巩固某一知识是必要的,却也致使部分考生惯于“肢解”而不善“组装”。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文言部分确定了这样的模式:由整体阅读出发,从若干方面分别检测考查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个模式全面体现了阅读基本规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中考文言文阅读是对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的步骤,大致可分三步:第一步就是认真地整体阅读。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对记叙文体,能大概读出什么时代,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各如何,能懂个七八成即可。“以意逆志”或“以意会之”,阅读就有了基础。如果一遍读不明白,只好重读,这不免延误了时间。第二步细读题目,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学过的知识,较易题和中等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做客观题时,要充分利用所给的选项,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第三步,带着须从整体上回答的问题再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如原文的文意,人物行为的总评价等)认知全文。这一步较第一步更深入,大致达到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一纠正,因此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内容理解题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解题思路]内容概括和理解类答题可以从下面着手:1.理解类(1)整体把握文意。①记叙类文章要明确“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②写景类文章要明白写的是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2)搜索相关信息。看题干的提问是针对选文的什么内容,在选文中寻找问题的相关信息。(3)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将问题放在全文的范围之内,明确题干的问题是否与文章主旨有关。如果有关系,就要注意联系主旨来答题。(4)合理组织语言。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2.归纳概括类(1)审题干,明确概括范围。一定要看清题干,明确是在全文范围概括,还是在指定段落的范围内概括。(2)归纳段意、层意,明确文段所述事件。在全文范围内概括段意,看各段讲述了哪件事、涉及了哪个方面;在段落范围内概括层意,看讲述了哪件事、涉及了哪个方面。(3)注意时间词、地点词。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往往是两个事件的转换标志,不同时间、地点,所涉及的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是不同的。(4)“求同存异”,逐条列出。将文段讲述的各个事件、各个方面进行整理,将讲述的同一事件或方面合并为一,然后逐条列出各个事件、方面。★[01-2022年重庆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15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蕃”,《说文解字》解释为:从艸番声,草茂也,引申为“众多”。由此可知,“可爱者甚蕃”中“蕃”的意思为“多”。B.“蔓”在“青树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蔓”的意思。C.“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据此推断,“香远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D.查阅词典,“植” 有以下义项:①栽种;②竖立;③生长。结合语境,可知“亭亭净植”中的“植"是“竖立”的意思。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⑵菊之爱,陶后鲜有闻。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B.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孤傲独立的品质。C.“予独爱莲”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坚强不屈。D.作者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意在讽刺官场污浊、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12.选文与下列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比较分析。(5 分)[链接材料]曲池荷卢照邻①浮香②绕曲岸③,圆影④甲覆华池⑤。常恐秋风早,飘零⑥君不知。[注]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②浮香:荷花的香气。③曲岸:曲折的堤岸。④圆影:圆圆的荷叶。⑤华池:美丽的池子。⑥飘零:坠落,飘落。 ★[02-2022年广东省]6.(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执策而临之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乙】 段直字正卿,泽州晋城人。至元十一年,河北、河东、山东盗贼充斥,直聚其乡党族属,结垒自保。世祖命大将略地晋城,直以其众归之,幕府承制,署直潞州元帅府右监军。其后论功行赏,分土世守,命直佩金符,为泽州长官。 泽民多避兵未还者,直命籍其田庐于亲戚邻人之户,且约曰:“俟业主至,当析而归之。” 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为他郡所俘掠者,出财购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瘗之。 未几,泽为乐土。(节选自《元史•段直传》) 【注】①瘗(yì):埋葬。(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结垒自保 ②俟业主至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5)段直在《元史》中被归为“良吏”,请结合选文,概括他被归为良吏的原因。 [03-2022年昆明市]古诗文阅读(19分)为进一步了解范仲淹,同学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14-18题。甲舟中[宋]范仲淹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弦①。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乙宝元初,元昊②叛,时延安断被围,朝延择帅,皆畏不行。仲淹奏请兼领延安军以待寇至,上嘉而从之。阅兵得万八千,选六将俾③领之,日夕训练,号为精兵焉。贼闻之,第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大范老子”谓范雍也。又城青润,开营田,招属羌,及请戒诸路养兵蓄锐,以据贼冲。(张唐英《范仲潼传》)丙会盗起淮南,知高邮军④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具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贼悦,径去。事闻,富弼⑤时在枢府,议欲诛仲约,以正军法。仲淹欲宥之。弼曰:“盗贼公行,守臣不能战,又不能守,而使民醵钱⑥遗之,法所当诛也。”仲淹曰:“今高邮无兵无械,虽仲约之义当勉力战守,然事有可恕,戮之恐非法意也。"仁宗从之,仲约由此免死。 (王稱《范仲淹传》) 【注】①扣弦:手击船边,用作歌吟节拍。②元昊:人名,即李元昊。③俾(bǐ):使。④知高邮军:掌管高邮军。⑤富弼:洛阳人,时任枢密使。⑥醵(jù)钱:筹钱。14.阅读《舟中》一诗,完成(1)(2)题。(4分)(1)同样写月,“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月影比作玉璧,本诗将月比作“ ”。(2)“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意境幽美,请加以赏析。 1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宥”有四个义项(右图),丙文中“仲淹欲宥之”“宥”的意思是 (填序号)。(2分)1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上嘉而从之 虽有嘉肴 B.具牛酒 百废具兴 C.贼悦,径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仁宗从之 战则请从17.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5分)(1)乙文中“贼闻之”的“之”指哪件事?(2)丙文中,富弼为何提议诛杀晁仲约?18.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范仲淹的认识,(5分) ★[04-2022年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李尚书景让少孤,母夫人孀居,犹才未中年。夫人性严明,训励诸子,言动以礼,姻族敬惮。居东都,诸子尚幼,家贫无资。时霖雨久,宅墙夜隋,僮仆修筑,忽见一船槽,实之以钱。婢仆等来告,夫人戒之曰:“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也。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乃令闭如故、其子景温、景庄皆进士擢第,并有重名。虽贵达,稍息于辞旨犹杖之。景让除浙西,问曰:“何日进发?”景让忘于审思,对以“近日”。夫人曰:“若此日吾或有故,不行如何?”景让惶惧。夫人曰:“汝今贵达,不须老母可矣!”命僮仆斥去衣,箬于堂下。景让时已班白矣,搢绅以为美谈。在浙西,左押衙因应对有失,杖死,既而军中汹汹,将为乱。夫人乃候其受衙,出坐厅中,叱景让立厅下,曰;“天子以方镇命汝,安得轻用刑?如众心不宁,非惟上负天子,而令垂白之母羞辱而死,使吾何面目见汝先人于地下?”左右皆感咽。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训励诸子 训:教诲B. 家贫无资 资:钱财C. 夫人戒之曰 戒:惩戒D. 乃令闭如故 故:从前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A.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B.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C.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D.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让母亲认为僮仆把船槽卖钱会招来灾祸,应该谨镇对待非正常途径得到的东西。B. 景让母亲寡居时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受到烟亲族人的敬重,被搢绅传为美谈。C. 景让母亲责罚头发已花白的景让,因为他未按礼仪向母亲禀报到浙西就任的时间。D. 景让母亲斥责景让滥用重刑动摇军心,辜负了皇上重托,也会使年老母亲蒙羞。11. 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