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分题型分层汇编-08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分题型分层汇编-08文言文阅读,共14页。
文言文阅读(共7小题)
(2021秋•西城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⑥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②[值]遇到。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④[败]毁坏,舍弃。⑤[既]……之后。⑥[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⑦[止]停留。⑧[并]一起。⑨[全]保全。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翻译文中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
理解: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
B.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
翻译: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了军队。
理解: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让贼一“谓”一“还”,来表现巨伯的义。
(3)阅读【甲】【乙】两文,分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和荀巨伯身上各自体现了哪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21秋•北京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甲】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②子曰:【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去后乃至╲从始至终
B.尊君在不╲传不习乎
C.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D.饭疏食╲饭来张口
(2)翻译文中两处划线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甲】句翻译: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理解:友人没有及时赴约,还当着元方的面辱骂陈太丘,但友人在被指出错误后马上悔改了,元方头也不回进门,也就表明原谅他了。
B.【乙】句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
理解:温习旧知识,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中间的关键步骤是深入思考,融会贯通,这样才可以成为老师。
(3)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与《<论语>十二章》(节选),你认为共同提倡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好品质,请分别结合两则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2021秋•西城区校级期中)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战!”乃往,身自罢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相委而去:
②下车引之:
③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翻译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4)两个文段表达了什么共同的道理?
(2021秋•海淀区期中)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
谢遏①年少时,好著②紫罗香囊,垂覆手③。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④与赌,得即烧之。
(《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①谢遏:谢玄,谢太傅的侄儿。②著(zhuó):穿戴。③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与前文的“紫
罗香囊”均为女子常用物件。④谲(jué):欺诈。
(1)下列对两篇文章中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语境,用组词的方式解释文言字词是理解文言文的一种常用方法。甲文中“撒盐空中差可拟”的“差”字,可以组词为“差不多”。
B.文言文中“之”作代词是一种常见现象,要根据上文语境去推断其具体指代的内容。乙文中“太傅患之”的“之”指代的是谢遏“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这件事。
C.“即”字的甲骨文字形为“会”,本义是“人面对食器靠近去吃东西”,后来引申出“靠近”“立即”等意。甲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和乙文中“得即烧之”中的“即”都是“靠近”之意。
(2)甲文中描写人物虽着墨不多,却生动传神。同学们可以用朗读的方式读出中,你准备怎样去朗读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说说你的理由。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太傅十分重视对家族儿女的教育。请结合内容,说说两篇文章中谢太傅是如何教育家族儿女的。
(2021秋•东城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诚信为人之本”,意思是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竟为元方这样一个七岁的孩子所不齿。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诚信为人之本”的信条在蔡璘和季扎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蔡璘,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①。亡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③而致④之。
(取材于《清稗类钞•敬信》)
材料二 季札将使于晋,带宝剑以过徐⑤。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⑥,徐君已死。于是以剑带⑦徐君墓树而去。
(取材于《新序•杂事卷七》)
注:①[劵]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②[亡]同“无”,没有。③[辇]本意是指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也指乘车,载运,运送。④[致]送给,给予。⑤[徐]国名。⑥[反]同“返”,返回。⑦[带]围绕,环绕。这里指挂。
(2021秋•昌平区期中)阅读《咏雪》,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儿女:
②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3)文中两句对于白雪的描述,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你对这两个比喻,任选一个说说其美妙之处。另外,你还读过哪些描写雪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来。
①妙处:
②诗句:
(2021秋•西城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与友期行╲字里行间╲祸不单行
B.过中不至╲雨过天晴╲矫枉过正
C.下车引之╲呼朋引伴╲引经据典
D.入门不顾╲瞻前顾后╲顾影自怜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找借口自己走了。
理解:陈太丘的朋友言而无信,失了约不知自省,反而怒骂别人。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翻译:您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理解:陈元方据理抗辩,让父亲的友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3)阅读下文,说说下文与《陈太丘与友期行》所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并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看法。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①,为诸生②,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③焉。”乃共克④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⑤母,请设馔⑥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⑦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⑧。”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汉书•范式列传》
[注]①太学:古代的大学。②诸生:指学生。③孺子:这里指元伯的母亲。④克:约定。⑤白:告诉。⑥馔:饭食。⑦审:确实。⑧乖违:做事不合情理。
A.过中不至
贼既至
B.期日中
不期而遇
C.遂班军而还
人不知而不愠
D.相委而去
子可去
A.内集(城内集会)
因风起(因为)
与友期行(约定)
B.儿女(儿子和女儿)
日中不至(正午时分)
下车引之(牵拉)
C.差可拟(差别)
未若柳絮(不如,不及)
相委而去(委屈)
D.俄而(不久,一会儿)
太丘舍去(离开)
去后乃至(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文言文阅读(共7小题)
(2021秋•西城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⑥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②[值]遇到。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④[败]毁坏,舍弃。⑤[既]……之后。⑥[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⑦[止]停留。⑧[并]一起。⑨[全]保全。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C
(2)翻译文中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
理解: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
B.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
翻译: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了军队。
理解: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让贼一“谓”一“还”,来表现巨伯的义。
(3)阅读【甲】【乙】两文,分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和荀巨伯身上各自体现了哪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相同,到;
B.相同,约定;
C.不同,表顺承/表转折;
D.相同,离开。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A.有误,“元方入门不顾”是对友人的无信无礼感到不满,题干“元方喜不自禁”错误;
B.正确。
故选:B。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和分析人物性格。细读乙文,然后正确翻译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故事情节即可。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不设统一答案。分析人物性格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来具体分析。根据元方与父亲友人的对话可知,他是一个机智聪明,能言善辩的人。根据荀巨伯不肯弃生病的友人而独自逃生,可知他是一个重视友情,舍生取义的人。
答案:
(1)C
(2)B
(3)元方在父亲的朋友无端指责自己父亲的时候,能够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父亲,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传统美德。哪怕大敌当前,苟巨伯也不愿舍弃患病的朋友,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守道义传统美德。
(2021秋•北京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甲】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②子曰:【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A.去后乃至╲从始至终
B.尊君在不╲传不习乎
C.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D.饭疏食╲饭来张口
(2)翻译文中两处划线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A.【甲】句翻译: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理解:友人没有及时赴约,还当着元方的面辱骂陈太丘,但友人在被指出错误后马上悔改了,元方头也不回进门,也就表明原谅他了。
B.【乙】句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
理解:温习旧知识,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中间的关键步骤是深入思考,融会贯通,这样才可以成为老师。
(3)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与《<论语>十二章》(节选),你认为共同提倡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好品质,请分别结合两则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相同,到;
B.不同,同“否”/没有;
C.不同,替/作为;
D.不同,吃/食物。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和理解。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A.有误,“也就表明原谅他了”理解错误,元方没有原谅他。
B.正确。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故事来把握主旨。《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根据元方的话,可以从做人的“信”与“礼”来阐述,不守信的无礼之人,连7岁孩子都看不起他;《<论语>十二章》节选中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教育我们为人遵守诺言,要讲诚信,守信之人。
答案:
(1)A
(2)B
(3)守信是为人之道。
守信做人之本,处世之道;不守信之人,连7岁孩子都看不起他。“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启发我们时时反思,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2021秋•西城区校级期中)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战!”乃往,身自罢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相委而去: 舍弃
②下车引之: 牵、拉
③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约定
(2)翻译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4)两个文段表达了什么共同的道理?
【解答】(1)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舍:舍弃;
②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
③句意: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期:约定。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舍,丢下;去,离开;乃,才。句意为: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应先疏通文义,从人物具体的言行入手进行分析。如根据元方“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的回答,可知他是一个明白事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孩子;根据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可知他是一个性格直率的孩子。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题。本题考查文言文对比阅读。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结合两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分析可知: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为人一定要讲诚信”。故答案为: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答案:
(1)①舍弃;②牵、拉;③约定。
(2)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3)元方是一个明白事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性格直率的孩子。
(4)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2021秋•海淀区期中)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
谢遏①年少时,好著②紫罗香囊,垂覆手③。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④与赌,得即烧之。
(《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①谢遏:谢玄,谢太傅的侄儿。②著(zhuó):穿戴。③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与前文的“紫
罗香囊”均为女子常用物件。④谲(jué):欺诈。
(1)下列对两篇文章中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根据语境,用组词的方式解释文言字词是理解文言文的一种常用方法。甲文中“撒盐空中差可拟”的“差”字,可以组词为“差不多”。
B.文言文中“之”作代词是一种常见现象,要根据上文语境去推断其具体指代的内容。乙文中“太傅患之”的“之”指代的是谢遏“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这件事。
C.“即”字的甲骨文字形为“会”,本义是“人面对食器靠近去吃东西”,后来引申出“靠近”“立即”等意。甲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和乙文中“得即烧之”中的“即”都是“靠近”之意。
(2)甲文中描写人物虽着墨不多,却生动传神。同学们可以用朗读的方式读出中,你准备怎样去朗读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说说你的理由。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太傅十分重视对家族儿女的教育。请结合内容,说说两篇文章中谢太傅是如何教育家族儿女的。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
AB.正确。
C.有误,甲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中的“即”是“是”的意思,乙文中“得即烧之”中的“即”是“立即”的意思。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朗读技巧的把握。应轻读“未若”,并稍作停顿,因为轻读“未若”,将重音放在“未若”后面,起到强调作用,可以体会到谢道韫的机智聪慧。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对兄子和兄女的回答,谢安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谢安的“大笑乐“中包含了对聪敏的侄儿侄女的称赞,也是对谢道韫的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这个举动中没有直接评判二人回答的优劣,是对谢朗的鼓励,也是对谢道韫的认可,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教育子女,宽容有度,关爱所有家族成员的家长。乙文“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侄子谢玄喜欢佩戴香囊之物,这在当时的贵族青年中很流行,但谢安认为男人脂粉气太重,缺少必要的阳刚之气,会影响孩子的上进心。他期望把谢玄培养成国家栋梁,当然不会容忍侄子的这种习惯。但谢安并不是粗暴地批评、训斥,而是巧妙地以“打赌”的形式来获取谢玄的覆手香囊,而且当面烧毁。由此可见,谢安的道德修养教育乃是启发式教育,是不言之教。这既未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答案:
(1)C
(2)应轻读“未若”,并稍作停顿,因为轻读“未若”,强调“柳絮因风起”,更能读出谢道韫的机智聪慧。
(3)甲文对兄子和兄女的回答,谢安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这既是对谢朗的鼓励,也是对谢道韫的认可,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教育子女,宽容有度,关爱所有家族成员的家长。乙文谢安并不是粗暴地批评、训斥,而是巧妙地以“打赌”的形式来获取谢玄的覆手香囊,而且当面烧毁。由此可见,谢安的道德修养教育乃是启发式教育,是不言之教。
(2021秋•东城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 D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诚信为人之本”,意思是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竟为元方这样一个七岁的孩子所不齿。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诚信为人之本”的信条在蔡璘和季扎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蔡璘,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①。亡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③而致④之。
(取材于《清稗类钞•敬信》)
材料二 季札将使于晋,带宝剑以过徐⑤。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⑥,徐君已死。于是以剑带⑦徐君墓树而去。
(取材于《新序•杂事卷七》)
注:①[劵]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②[亡]同“无”,没有。③[辇]本意是指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也指乘车,载运,运送。④[致]送给,给予。⑤[徐]国名。⑥[反]同“返”,返回。⑦[带]围绕,环绕。这里指挂。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有误,内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内;因:趁、乘;
B.有误,儿女:子侄辈们;
C.有误,差:大致,差不多;委:抛弃,舍弃;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中重点词语有:妻,妻子。句意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②中重点词语有:期,约定;委,抛弃,舍弃。句意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链接材料的能力。友人将千金不立字据寄放蔡璘处。友人死后,蔡璘将其子招来归还千金,并用车送归。这则材料表现了蔡璘不负友托诚信做人的高贵品质。从材料二的内容可知,徐君喜爱季札的佩剑,有心索取,却难于启齿。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意,决定把剑赠送给他,但因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只好待其归来,才能了此心愿。不幸,返回时徐君已死。季札为兑现内心的许诺,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走了。材料二表现了季札对诚信仁义的珍视。所以,蔡璘和季札都恪守了诚信做人的人生信条。
答案:
(1)D.
(2)①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②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3)蔡璘和季札都恪守了诚信做人的人生信条。从“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卒辇而致之”可知,友人将千金不立字据寄放蔡璘处。友人死后,蔡璘将其子招来归还千金,并用车送归。表现了蔡璘不负友托诚信做人的高贵品质。徐君喜爱季札的佩剑,有心索取,却难于启齿。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意,决定把剑赠送给他,但因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只好待其归来,才能了此心愿。不幸,返回时徐君已死。季札为兑现内心的许诺,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走了。表现了季札对诚信仁义的珍视。
(2021秋•昌平区期中)阅读《咏雪》,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儿女: 子侄辈
②因: 乘、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3)文中两句对于白雪的描述,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你对这两个比喻,任选一个说说其美妙之处。另外,你还读过哪些描写雪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来。
①妙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诗句: 这句采用的比喻的修辞,将“雪”比作“梨花”,写出了雪下得很大,洁白的特点。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儿女:子侄辈;
②句意: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因:乘、趁。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俄而,不久;骤,紧;欣然,高兴。句意为: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积累和赏析。根据积累,写出描写雪的诗句并赏析即可。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采用的比喻的修辞,将“雪”比作“梨花”,写出了雪下得很大,洁白的特点。
答案:
(1)①子侄辈;②乘、趁。
(2)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
(3)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采用的比喻的修辞,将“雪”比作“梨花”,写出了雪下得很大,洁白的特点。
(2021秋•西城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D
A.与友期行╲字里行间╲祸不单行
B.过中不至╲雨过天晴╲矫枉过正
C.下车引之╲呼朋引伴╲引经据典
D.入门不顾╲瞻前顾后╲顾影自怜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找借口自己走了。
理解:陈太丘的朋友言而无信,失了约不知自省,反而怒骂别人。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翻译:您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理解:陈元方据理抗辩,让父亲的友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3)阅读下文,说说下文与《陈太丘与友期行》所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并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看法。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①,为诸生②,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③焉。”乃共克④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⑤母,请设馔⑥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⑦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⑧。”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汉书•范式列传》
[注]①太学:古代的大学。②诸生:指学生。③孺子:这里指元伯的母亲。④克:约定。⑤白:告诉。⑥馔:饭食。⑦审:确实。⑧乖违:做事不合情理。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出行/行列/到来;
B.过了/过后/过于;
C.拉/吸引/引用;
D.都是回头看。
故选:D。
(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A.有误,句意: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B.正确;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结合文中“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和材料中“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可见两文都在讲为人一定要守信(或讲诚信)。诚信信是为人的根本,是非常重要的品质,陈太丘的友人失约,不仅被陈太丘舍弃,还被七岁的孩童鄙视;范式讲诚信,能得到自己朋友的信任,他两年前跟朋友约定去朋友家里拜会的日期,临近日期,朋友就向母亲请求设宴款待范式,因为他相信范式言出必行。
答案:
(1)D
(2)B
(3)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主题是为人一定要守信(或讲诚信)。陈太丘的友人失约,还不尊重陈太丘,说明守信是为人的根本;范式两年前跟朋友约定去朋友家里拜会的日期,临近日期,朋友就向母亲请求设宴款待范式,因为他相信范式言出必行。
A.过中不至
贼既至
B.期日中
不期而遇
C.遂班军而还
人不知而不愠
D.相委而去
子可去
A.内集(城内集会)
因风起(因为)
与友期行(约定)
B.儿女(儿子和女儿)
日中不至(正午时分)
下车引之(牵拉)
C.差可拟(差别)
未若柳絮(不如,不及)
相委而去(委屈)
D.俄而(不久,一会儿)
太丘舍去(离开)
去后乃至(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分题型分层汇编-04名著阅读,共7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分题型分层汇编-05古诗文默写,共7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分题型分层汇编-02基础知识,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