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2单元第5课正确运用判断学案
展开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eq \(■,1)
eq \(■,1)知识拓展 判断这种思维形式通常表现为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的联系,当人们以判断形式确定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时,就是在进行断定。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运用判断形式,把认识的结果固定下来,没有判断思维,人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解释活动。
2.判断的基本特征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2)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3)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eq \(■,2)
eq \(■,2)知识拓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检验判断真假的标准也是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判断的表达
(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eq \(■,3)
(2)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3)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eq \(■,3)知识拓展 正确运用判断进行解释,要深入理解和掌握表达判断逻辑结构的词语。只有那些对事物有断定,从而有真假可言的句子,才能表达判断。一般来说,陈述句都表达判断,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表达判断。
2.判断的类型
(1)分类标准: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2)判断类型
三、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2.特点: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3.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
4.种类
eq \(■,4)知识拓展 判断首先可分为非模态判断与模态判断两大类。非模态判断又可分为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又可再分为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又可再分为假言判断、选言判断、联言判断与负判断四种。模态判断又可分为必然判断与可能判断,模态判断也可以有许多复杂的形式。
5.要求
(1)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2)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3)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与“量”都准确无误。
四、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eq \(■,5)
2.结构: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3.要求: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eq \(■,5)画里话外 关系,是汉语词汇,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例如,《宣和遗事·前集》中对关系一词表述为:“这箇阴阳,都关系着皇帝一人心术之邪正是也。”
五、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2.构成: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3.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1)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①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eq \(■,6)
②构成: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③性质: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④意义: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eq \(■,6)知识拓展 联言判断反映的是同一种事物的多种属性共存,或者是多种事物的同一种属性共存,或者是多种事物的多种情况并存。总之,它反映的是多个真实判断同时并存。
(2)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①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eq \(■,7)
②构成: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
③种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eq \(■,7)知识拓展 选言判断≠简单判断
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选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
④性质: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eq \(■,8)
eq \(■,8)知识拓展 选言支亦称选言肢、选言命题中的支命题。选言支的真假,决定了选言命题的真假。选言命题的几个选言支中,如果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言支为真,则这个选言命题为真;如果没有一个选言支为真,则这个选言命题就为假。
⑤意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⑥要求: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3)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①条件联系: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条件联系。
②假言判断 eq \(■,9)
eq \(■,9)知识拓展 假言判断的真假,并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前件和后件之间是否有条件关系。
六、判断的作用
判断由概念构成,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在逻辑思维中,正确运用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辨别区分 判断和推理是有区别的。通过经验和论据做出的决定,叫“判断”;通过理论思维,符合逻辑的想象叫“推理”。
考点一 判断的概述
1.判断的含义
(1)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一个逻辑学名词,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
(2)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许多概念,并用这些概念去断定事物的趋向和内在联系,判断这种思维方式通常表现为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的联系,当人们以判断形式确定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时,就是在进行断定。
2.判断的特征
(1)判断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必须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如果对认识对象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只是表示疑问,那就不是判断,而只能是问题。
(2)判断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它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检验判断真假的标准是社会实践。
3.判断与语句之间的关系
(1)有些语句表达判断,有些语句不表达判断。
①表达判断的语句有陈述句、反问句、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和偏正结构的感叹句。
②询问句、设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中的询问句不表达判断。
(2)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3)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知识拓展]判断和词语是密不可分的
(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2)语句中的主语是判断所指的事物,谓语是判断所确定的事物的情况或关系。
4.判断的种类
(1)性质判断。它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也叫关系判断。
(2)联言判断。它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3)选言判断。它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又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4)假言判断。它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复合判断。在假言判断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前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后件。假言判断又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5)负判断。它是通过否定某个判断所得的判断。例如,“并非一切产品都是商品”就是负判断。
(6)模态判断。它是指一切包含有模态词的判断。
判断的概述
1.黑社会是与主流社会相悖的地下有组织的黑恶团伙集合,雅称为绿林。黑社会并非一个统一的团体,通常被称为黑道。这种组织团伙具有暴力性、黑恶性。这一判断属于( )
①性质判断 ②关系判断 ③肯定判断 ④否定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题干中这一判断断定的是事物的性质,属于性质判断、肯定判断,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否定用语,也没有涉及关系判断,排除②④。
2.(2021·浙江宁波月考)受境外疫情和世界经济下滑形势影响,中国经济稳定运行仍面临较多风险挑战,但中国经济韧性十足,我们要保持强大自信。无论是从政策环境、产业供应链,还是从发展动力与发展市场情况看,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这是一个( )
①性质判断 ②关系判断 ③真判断 ④假判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解析:“挑战”“向好”属于性质判断,①正确。“影响”体现了关系判断,②正确。基于政策环境等作出的判断是真判断,③正确,④错误。
考点二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运用性质判断常见的错误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1)我们强调运用性质判断,“质”与“量”要准确,凡“质”与“量”不准确的性质判断都是错误的。常见的错误有以下三种:
①主谓失合。例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个判断的主项“中学生”指的是人,而谓项“阶段”指的是时间、时期,二者不是同一个范畴,外延上不可能有任何联系。这种错误叫作“主谓失合”。
②断定过量。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这个判断使用了全称量词,是全称判断。事实上,并不是每一种金属都是固体,如水银就不是固体。这个判断的错误是量项对主项的限定过大。这种错误叫作“断定过量”。在运用性质判断时,一定要注意“慎用全称”。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主项中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时,就应当运用特称判断。即使客观上主项中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用特称判断表达也没有错误。例如,当一个人并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时,用了“有些金属是导体”这样一个特称判断,尽管客观上每一种金属都是导体,但这个特称判断也没有错。
③误用多重否定。最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一般不会用错。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语气,往往用双重否定,或者为了特殊的表达意图,使用三重否定,这时就应当慎重。例如,“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这句话等于“谁都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这与说话者的本意正好相反。
(2)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避免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情况,容易造成误解;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与“量”都准确无误。
2.性质判断的分类及其逻辑结构
[易错警示]并非所有的判断都需要量项
(1)全称判断、特称判断需要量项。
(2)单称判断不需要量项,而是由主项、联项和谓项三部分构成。
3.关系判断的内涵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2)特点:它是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
4.关系判断的组成
(1)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也就是关系判断的主项。
(2)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也就是关系判断的谓项。存在于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称为二元关系,存在于三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称为三元关系,存在于n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是n元关系。
(3)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如“所有的”“某些”。如果关系者项是单独概念,就不使用量项,如小张和小李是同学。
5.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的异同
(1)都是简单判断,二者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点。
(2)区别
①性质判断的主项是一项,而关系判断的主项是多项,而且经常分布在判断中的不同位置。
②性质判断中的谓项是主项自身所具有的性质,而关系判断中的关系项不是某一主项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它是存在于几个主项之中的关系。
③性质判断的量项只能有一个,而关系判断中的量项可以有多个。
④性质判断中往往有明显的联项,如“是”“不是”之类,而且表示“具有或者不具有……性质”的意思。而关系判断表达肯定内容时往往不用联项,表达否定内容时往往用“不”“没有”之类的联项;尽管有时也用“是”或者“不是”充当肯定联项或者否定联项,但它们表示“具有或者不具有……关系”的意思。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新冠肺炎疫情中,“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这一判断中( )
①“所有”是判断的量项
②“人群”是判断的主项
③“是”是判断的谓项
④“易感人群”是判断的联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解析:“所有”“人群”分别是判断的量项和主项,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颠倒了判断的谓项和联项,排除。
2.2020年5月的宏观数据显示,经济继续复苏,工业和高科技投资的持续修复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这说明( )
①事物处于关联之中
②“经济继续复苏”属于性质判断
③“工业和高科技投资的持续修复”属于关系者项
④“经济继续复苏”属于关系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解析:材料强调了“工业和高科技投资的持续修复”对“经济继续复苏”的影响,其中既有性质判断,也有关系判断,①②③符合题意;“经济继续复苏”也属于关系者项,④错误。
考点三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1.联言判断
(1)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常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2)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3)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等。但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区分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
(1)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
例如:
①小刘和小赵是球迷。
②小刘和小赵是同乡。
(2)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看是否成立,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如例①变成“小刘是球迷,小赵也是球迷”,句子成立。例②变成“小刘是同乡,小赵也是同乡”,句子不成立。因此,例①是联言判断,例②是关系判断。
3.选言判断的含义
(1)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2)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这样给选言判断下定义:“如果一所与概念的范围的诸部分,在全体中互相规定,或作为补充互相规定为一全体,那么这判断是选言的。”
4.选言判断的类型
(1)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2)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选言支之间,可以是相容的关系,也可以是不相容的关系。相容选言判断用“或者……或者……”“可能……也可能……”等作逻辑联结词,至少要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用“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作逻辑联结词,只有在一个选言支是真的的情况下,该选言判断才是真的。
5.假言判断的组成
(1)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叫作假言判断的联结项。在“那么”“才”和“当且仅当”前面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在“那么”“才”和“当且仅当”后面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
(2)下面是假言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
6.假言判断的分类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②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件、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①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p,才q。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件、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①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当且仅当p,则q。
②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件、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要是前件、后件均假,那么假言判断就真,这一点是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
[特别提醒]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有前件必有后件,后者是无前件必无后件。
联言判断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 )
A.两个联言判断
B.第一个是联言判断,第二个是选言判断
C.两个选言判断
D.第一个是性质判断,第二个是关系判断
A 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个并列复句,属于联言判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个并列复句,也属于联言判断,A正确,排除B、C、D。
选言判断
2.有个人拿着一根细而长的竹竿要进城去。他来到城门口,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竿,城门太窄,还是进不去。没有办法,他只好放下竹竿抽烟。城里的县官听说了这事,感到十分惊诧,他卖弄地说:“真是笨蛋!把竹竿截成几段不就可以拿进城来了吗?”上述材料体现的判断属于( )
A.全称判断 B.性质判断 C.假言判断 D.选言判断
D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的类型。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属于选言判断,故选D。
假言判断
3.下列判断是假言判断的是( )
A.小丽要么病了,要么家里有事,所以今天没来上课
B.没有种子,就没有庄稼
C.人民大会堂既雄伟又壮丽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解析:人们在对对象情况不能作出确切的断定时,就要估计它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或是这样,或是那样,这就是在使用选言判断,A属于选言判断,不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B属于假言判断,应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C属于联言判断,不选。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D属于简单判断,不选。故选B。课标要求
体系构建
核心素养
2.2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1.科学精神:理解判断的含义、表达、类型、作用。
2.公共参与:正确运用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含义
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
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
分类
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标准
类型
依据判断的质,即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的
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依据判断的量,即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
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
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单称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eq \(■,4)
含义
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结构
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叫作假言判断的联结项
种类
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着三种条件关系,相应地,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性质
假言判断既然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关键
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类型
构成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一切)
商品
是
有价值的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一切)
真理
不是
一成不变的
特称肯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特称否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不是
球迷
单称肯定判断
许海峰
是
运动员
单称否定判断
这个人
不是
小学生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p
q
当且仅当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第3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第3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6课课时2正确运用判断教师版docx、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6课课时2正确运用判断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1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3 第36课 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含解析),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