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六)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六)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哈里发麦蒙创办了“智慧宫”以吸引当时的学者翻译希腊等诸多国家的典籍,后又设立天文台。天文学家阿尔巴塔尼通过实地观测,勒《文大》中错误之处,在《积尺》中,他对托勒密给出的参数做出修订。这体现了
A.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 B.民间交往是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C.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 D.古希腊天文知识在民间得到普及
2.据统计,在埃及境内共发现118和中王国时期国王和王后的陵寝金字塔的主要建造者是普通农民。工期通常安排在泛滥季,每期约调动十万人,修建一座陵墓总工期约为20年。这些史实说明,金字塔的修建
A.反映了奴隶阶级的悲惨生活 B.破坏了埃及农业的发展
C.体现了国家的工程组织能力 D.推动了埃及国家的形成
3.西方学者伯里在主编《剑桥古代史》第一版时写道:“因为希腊罗马文明从西亚和埃及汲取了太多养分,因此即使是叙述西方世界的古代史,也必须先写西亚和埃及,而非凯尔特人或日耳曼人的历史。”伯里旨在强调
A两河流域与埃及滋养了古代西方文明 B西亚文明与埃及文明最先进
C.古代东西方文明齐头并进、相互交融 D.不同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4.以下关于世界古代史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5.古奥运会外国人和奴隶可以观赛,但只允许说希腊语的人和信仰希腊诸神的人参赛,参赛者可以以个人名义代表城邦参加,奥运会冠军作为固定的修辞用语伴随冠军运动员一生。由此可知,古希腊奥运会
A.有利于促进古希腊走向统一 B.增强了希腊人民族认同感
C.阻碍了希腊文明的对外交流 D.推动了希腊文化走向巅峰
6.苏格拉底提出“什么是幸福、美德、命,贯彻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他旨在强调
A.认识你自己 B.中庸之道的人生境界
C.美德即知识 D.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从公元前7世纪起,泰勒斯等希腊先贤就开始了对古代神话所描述的世界状态的怀疑和追问,从而逐渐改变了万物混沌、主客不分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天人相分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
A.为人文精神的形成创造条件 B.体现了鲜明的相对主义理念
C.不利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是对基督教神学的公开质疑
8.下图是一副从意大利古城庞贝出土的马赛克镶嵌画,创作于公元前1世纪早期,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的情境。它反映了
A.柏拉图学园开设的主要是哲学课 B.文艺复兴借古希腊文化的展现
C.古希腊文化在古罗马的传承 D.人文主义精神在古罗马的起源
9.有学者说:“罗马法学家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他们有能力在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上创建和操纵这些抽象原则,而且在于他们清楚地觉察到社会生活和贸易的需要,注意到如何采用最简单的立法取得所希冀的实际结果。”该学者意在
A.说明罗马法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B.称颂罗马法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C.赞扬罗马法学家注重实践的精神 D.强调法学家促进罗马法的发达
10.罗马法学家强调,法的准则就是“诚实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整个法就在于不是获得就是保持或减少,诉诸法律或者是为了以某种方式使某物成为某人的,或者是某人以某种方式保持自己的物品或权利”。这说明罗马法
A.强调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B.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体现了理性至上立法原则 D.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1.《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奴隶和隶农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凡逃亡者必加严惩……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并重申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该法律条文
A.重在维护帝国统治秩序 B.体现了公平公正的法理精神
C.旨在顺应商品经济发展 D.反映了统治者注重人文关怀
12.文艺复兴运动效法古典文化而热情讴歌的现世享乐,恰恰就是罗马教皇和有教养的主教们向往已久的;而人文主义者们所大力弘扬的人性之美,对于教会权威来说也无伤宏旨。因此,它充其量只是要抛弃基督教的那些早已形同虚设的崇高理想和禁欲主义,但是它并不反对罗马教会的政治权威和现实统治。据此可知,文艺复兴
A.教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B.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C.与教会的思想主张一致 D.思想解放披着宗教外衣
13.古代南亚文明的中心经历了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的转移,兴起于4世纪初的笈多帝国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统治辽阔疆域和凝聚社会力量,笈多帝国在宗教上大力支持
A.佛教 B.基督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
14.随着19世纪末以来的考古发掘进展和对印第安人口头文学的考察,印第安文化受到新的关注,拉美有近4千万讲200多种语言的印第安人,世代传承自有的文化精神。以下属于美洲文化的是
A.太阳神 B.种姓制度 C.法隆寺 D.楔形文字
15.与欧亚大陆相隔绝的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A.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都独立进行 B.印第安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交流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D.印第安文化深受欧亚大陆文化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罗马征服希腊之后,希腊的文艺和科学作品传入罗马。但是,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喜欢思辨、富于创造性,而是比较注重实用。罗马农学的成就非常突出,既总结了意大利的农业经验,又吸收了希腊和迦太基的成就。医学家盖伦的著述颇丰,在西方长期被奉为经典。皇帝和贵族竞相兴建宏伟建筑和公共设施,以显示皇权的威严浩大和帝国的繁荣强盛。罗马的建筑采用希腊的营造法,对后世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罗马在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期望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罗马的文化发展的特征。(9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 奈良时代(710-794年)的日本绘画的主题都基于中国汉诗和风俗,模仿中国绘画法,因此被称为“唐绘”。唐朝末年,以日本停止遣唐使为分界线,日本本土绘画样式逐形成。
“大和绘”是相对于“唐绘”而言的绘画,采用日本画题,多反映贵族生活,运用日本的画技巧创作。绘卷是其重要种类,类似现今的连环画,将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转化为视觉术,供皇室和贵族赏玩,如《源氏物语绘卷》等。
192年,镰仓幕府建立,这一时期绘画开始注重“英雄”传记里的插图,《平治物语绘卷描绘了武士在战场上厮杀的场面。
1615 年,德川幕府的统治确立。在此后的两百多年中,日本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走市民文化日渐繁荣并逐渐取代贵族与武家成为新生文化的创造者,艺术家通过各阶层形象药绘与人民息息相关的生活。18 世纪艺术家葛饰北斋借鉴了西方透视学和明暗技法,使画面的空间感加强,突破了传统浮世绘平面装饰效果,《神奈川冲浪里》是其代表作。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8世纪以来日本绘画发展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5 CCABB 6-10 AACCA 11-15 AACAC
16.(1)特征:高度繁荣,全面发展;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注重实用;影响深远。
(2)特点:遭到战争的破坏而陷入停滞;文化教育被教会垄断;文化的神学色彩浓厚;侧重为《圣经》考
证,脱离实际。
原因: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中古早期的战争严重破坏了文化;经济的破坏和长期落后;基督教势力的膨
胀;世俗政权的衰弱。
17.示例:日本绘画发展反映出日本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进行辐射和传播。日本在大化改新后,深受唐文化影响,也积极地以唐制为蓝本进行模仿,体现在绘画上则是忠实地模仿中国绘画的“唐绘”。在中国文化影响下,日本本土文化得到了发展。日本本土文化的积淀和发展、《源氏物语》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为绘画提供素材,“大和绘”出现,本土样式明显。9-10世纪,日本武士集团兴起,逐渐进入幕府统治时期。镰仓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绘画注重英雄体裁,绘画中多有武士厮杀场面,折射出这一时期武士集团重要性日益增强的社会现实。17世纪后,日本国内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商品经济获得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因此反映市民审美和趣味,面向市民生活的“浮世绘”相应而生。伴随西学传入日本,浮世绘在绘画技法上借鉴西方绘画技巧,获得新发展。史实
结论
A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B
公元前8世纪,亚述大举向外扩张,建立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有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C
7世纪中期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大发展
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
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历史(二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九)战争与文化交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