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一历史试题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一历史试题第1页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一历史试题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一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一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人员在对陕西省临潼县(今临潼区)姜寨遗址进行发掘的过程中,发现该中期遗址不仅包括居住区、窑场和墓地,还有圈栏、陶窑、围沟、广场和道路等重要遗迹,构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原始村落的轮廓。当时,村落中圈栏等公共设施的设置
    A.拓展了村民的活动空间 B.有利于村落牲畜的养殖
    C.实现了村落的功能分区 D.便利了人们的集体活动
    2.位于伊拉克东北部的耶莫遗址,面积约为1.6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8米,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前6100年,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农业村落”。耶莫村落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居民生活日趋稳定 B.石器工具数量庞大
    C.原始农业有所发展 D.拥有一定规模人口
    3.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下令铸造铁斛斗升,然后将其式样在各地公布。牙行市铺之家与乡村民众所用的斛斗秤尺,须与官府公布的式样相同,并赴官印烙,方许行使。明太祖此举
    A.限制了各地商品的流通 B.有助于市镇贸易的发展
    C.加速了专卖制度的推行 D.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人
    4.在古希腊,一方面,城市防御工事的扩展使曾作为居民最后的避难所的山巅城区成为祭祀中心;另一方面,广场已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区域,公共建筑物环绕在其四周,居民区和商业区则位于其附近地区。这反映出古希腊城市建设
    A.对公共活动的重视 B.侧重于防御功能
    C.顺应商品经济发展 D.受神学观念影响
    5.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我管理的核心是它的市民群体。“市民”指享有公民权的城市居民,其群体的范围很广。即使是逃到城市里的奴隶或农奴,如果其在城市里生活了一年零一天以上,也会获得公民权。这一特征反映出西欧中世纪城市
    A.商业交换频繁 B.人身安全有保障
    C.倡导宗教宽容 D.相对独立和自主
    6.下图所示是各地民居代表,这些民居的修建体现出的共同理念是

    中国藏族人民用石块砌成的碉房 南非茅草盖顶的圆屋 加拿大因纽特人雪屋
    A.左右对称 B.因地制宜 C.主次分明 D.天圆地方
    7.近代中国,城市的火柴生产主要在工厂内进行,装盒、包装等工序多由农村妇孺完成。上述理象有助于
    A. 密切城乡联系 B.延缓农村传统经济的瓦解
    C.加速人口流动 D.推动城市工业的技术革新
    8.下图反映的是 1960~2000 年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的发展情况。据此可知
    A.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日趋均衡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缓慢增加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 D.世界各国之间贫富差距缩小
    9.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曾通过架空板隔热层来降低顶层室内的温度,但架空板隔热层的屋面易出现渗水、漏水等问题。后来,人们发现以膨胀蛭石为原料制作的隔热保温屋面,能够缓解顶层屋面渗水、漏水的情况,很受顶层住户的欢迎。这说明房屋隔热、防渗技术的革新
    A.得益于人们的生产实践 B.改变了房屋市场需求
    C.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 D.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
    10.19世纪末,西方国家对城市规划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施蒂本与 EbenezerHward 的作用甚为突出。前者在其著作中概述了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对城市的未来发展都提出了建议。西方城市规划研究盛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民主制度的成熟 B.居民生活的改善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环境意识的增强
    11.至2011年,灵台县政府投资4.38亿元,建成了达溪河步行桥等3座桥梁,达溪河景观带8.99公里,生活垃圾填埋场1处,提质改造县城街道13条共7.53公里,埋设雨污管道10225米,新增绿地面积14.5万平方米,安装红绿灯15组,等等。这反映出灵台县
    A.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B.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C.政府城市规划科学合理 D.城市扩张速度逐步加快
    12.下图所示是网络上流传有关城市化的一幅漫画,其讽刺的社会问题是

    A.城市生活节奏加快 B.社会失德现象严重
    C.私人汽车日益普及 D.城市交通压力巨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 13题17分,第14题23 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州古民居的建筑特色与苏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连。苏州地势平坦,地质情况简单,水网发达,水位落差不大。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有风,年温差较大,日温差小。苏州民居多沿河而建,河边即路,路河平行。大户住宅往往前街后河,后门水巷设有私用码头,可以洗涤、排水等。有些小户住宅则临河建宅,可以有靠水、跨水、面水等不同形式布置。民居一般将大门朝南开,建筑外面挑出檐廊,民居天井比例横长,与建筑檐高或围墙顶高相比,更觉窄小如井。临水开门窗,设水埠,纳水内凹,以及船转弯,等等。居住建筑本身,则多用披、出挑、吊脚、枕流等方式,扩大建筑空间。
    ——摘编自曹婷婷《自然地理环境与苏州古民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自然环境与苏州古民居的关系,自拟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7 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早在农业文明的初期就开始出现了。那时的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其形成只是人为的因素起作用并非自然的或经济自发运作的过程。中世纪后期,地中海沿岸等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产生了具有近代商业意义的城镇。不过当时城市的规模非常小。总体来说,整个社会仍然以农业为主体。城市居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生活条件也并不比农村居民优越多少,因而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小,吸引力不大。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乡间原有的宁静。工业革命以前的古代城市发展慢,规模小,结构功能都比较简单;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近代城市发展快,规模大,结构复杂且功能逐渐齐全完备。城市逐渐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
    ——摘编自高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发展》
    材料二 美国城市化率从 1790 年的 5%上升到 1840 年的 11%。之后,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和美国城市制造业的兴起,城市人口比例迅速上升,1920 年城市人口超过 50%,197年达到 74%,2000 年达到 79%。美国城市首先兴起于 18 世纪东部和南部的港口城市;总后,在著名的“西进运动”推动下,1820~1850 年,中西部地区城市崛起;1880 年以后,落基2脉和西部沿岸城市不断出现;二战后,美国经济逐步向“阳光地带”延伸,城市在南部和西言逐渐地建立起来。大致上,美国形成三个主要的城市群:波士华城市群、五大湖南部的城群、太平洋沿岸的城市群。三大城市群是美国经济的中心地带,在空间上蔓延趋势非常出,日趋连成一片。美国在城市整体空间构架上,以交通网络为基本骨架,在“美国梦”(汽车、房子)的驱使下,形成“葡萄串”状的城市格局。
    ——摘编自白国强《美国城市化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前后城市发展的差异。(8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城市化的时空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征形成的原因。(15分)
    参考答案
    13.答案:[示例]
    论题:苏州古民居建造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3 分)
    说明:苏州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苏州民居形成的基础。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州民居临河的布局。当地居民的生水、交通运输以及污水处理等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都离不开河流。苏州地区夏季温热多雨的气候使古民居具有了遮的屋顶和檐廊的特点,而庭院、天井的安排等均有利于采光和通风,等等。(10分)
    总之,苏州古民居的建筑特色与苏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连,苏州古民居是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的产物。(“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答案:
    差异:(见下表)
    (2)时空特征: 时间上,美国城市化率基本上随时间发展出现持续上升的过程;空间上,呈现自东向西、自北向南发展的趋势;形成城市群带“有萄串”的城市格局。(6分)
    原因:美国远离欧亚大陆,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美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西部、南部经济相对落后;受美国“西进运动”影等等。(9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B
    A
    D
    B
    A
    C
    D
    C
    B
    D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分值
    发展动力
    出于政治、军事或宗教的需要
    商品经济发展,尤其是近代工业化驱动
    (2分)
    发展速度
    发展缓慢
    发展迅速,开启城市化进程
    (2分)
    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非常小,城市结构功能较为简单
    规模大,结构复杂且功能渐趋完备
    (2分)
    城市定位
    成为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依附于农业
    大多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农村依附于城市
    (2分)

    相关试卷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十三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十三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二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二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十)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十)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之数;宗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