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❸,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
1.作用
(1)联系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纽带,并为区域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2)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延伸方向。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期,聚落多沿江河、湖泊、海港、海湾分布,形态多呈条带状。❶
❶交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因为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
2.变化eq \b\lc\{\rc\ (\a\vs4\al\c1(原始方式: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
3.新特点 eq \b\lc\{\rc\ (\a\vs4\al\c1(运输工具\b\lc\{\rc\ (\a\vs4\al\c1(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货物运输:综合化\b\lc\{\rc\ (\a\vs4\al\c1(多种运输方式联运,集装箱运输 ❷))))
❷集装箱运输是以大型容器将货物集合组装起来,方便大型运输机器装卸搬运,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4.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增强了客货运输的选择性,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❸
1.外部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1)含义:联系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布局。
(2)影响:科学合理布局eq \b\lc\{\rc\ (\a\vs4\al\c1(有利于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增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区域社会经济活力,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
❸交通布局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分析:合理布局的有利影响及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城市内部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1)特点:维持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各类道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而形成的路网。
(2)发展需求:适应不断扩大的城市空间范围,形成运输速度快、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的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
(3)城市交通问题的缓解措施 ❹
①合理规划道路、扩大路网规模。
②加强交通管理。
③调整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多核心的形成。
④建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平台等。
❹随着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交通流的增加,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已成为焦点问题。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削弱经济活力的瓶颈之一。
三、案例:交通变化与扬州城市发展
1.古代扬州:繁华都市
(1)隋唐时期:因京杭大运河为漕运大通道,扬州成为南北水运中心。
(2)明清时期:扬州因水陆交通便利,形成全国最大的海盐集散地。 ❺
2.近代扬州:逐渐衰落
3.今日扬州:重新焕发活力
❼
❺历史上扬州成为繁华都市主要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❻京杭大运河目前通航河段为济宁-杭州。
❼随着“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扬州的发展更加迅速
考点一 运输方式选择及运输方式改变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下图),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
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
【获取信息】
①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考虑:交通运输条件、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②铁岭和广州两地具备铁路和海运的条件。
③比较集装箱液袋和油桶的优缺点。
解析:由信息①②③可知,两地可以实现海陆联运,海运在运量和运价上具有优势,利用集装箱液袋比油桶降低运费和节约运输空间。
【尝试解答】
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因为长距离海运费用较低,节约运输成本。相比铁桶运输,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转运方便,只需单程运输,节约运输费用;液袋可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装载量大(具有规模运输优势)。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货运方式的选择
2.客运方式的选择
(1)客运要快,强调直达性。
(2)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考虑旅客的任务、时间、距离、价格、目的(如开会、调查、经商、探亲、旅游)及每个人的经济条件等。
运输方式的改变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扩大地区影响力
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增强了客货运输的选择性,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2.影响聚落分布与形态
不同历史时期,运输方式不同,对聚落的分布也有不同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3.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武汉三镇”是武昌、汉口、汉阳三座城镇的合称。据此完成1、2题。
1.“武汉三镇”格局形成的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 )
A.平原广阔 B.矿产开发
C.温暖湿润 D.河流交汇
2.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
A.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B.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C.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D.放射状发展
1.D 2.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武昌、汉口、汉阳的界线是汉江和长江,因此三镇格局的形成原因是处于汉江和长江交汇处,使城市被分割成三大区。第2题,随着铁路、公路等现代综合交通的发展,武汉市的发展除了沿江延伸外,同时还沿铁路、公路线延伸,形成多轴发展趋势,并不是带状;武汉市城市发展模式为组团式,而不是集中式、放射状。
(2020·泰安模拟)“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面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4.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3.D 4.B 解析:第3题,“绿色出行”新理念指的是低碳环保,从图中可看出,2011年自行车出行占比开始上升,公共交通出行占比明显上升,小汽车出行比例开始下降,说明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2011年,D正确,A、B、C错误。第4题,市民自行车出行比重上升,减少小汽车和公共交通比例,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没有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排除A、C、D选项;从图中可以看出,市民出行方式变化为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占比上升,小汽车出行占比减少,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B正确。
考点二 交通布局及其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获取信息】
①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某地。
②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③图中显示了区域位置,山峰、河流与铁路走向一致。
【尝试解答】(1)B (2)A (3)D
解析:第(1)题,由信息③可知,图中的铁路选线均位于河谷地带,走向与河谷走向一致。第(2)题,由信息①②可知,图示区域位于东北,修建年代较早,结合我国东北的资源状况,可知修建铁路是为了运输原木。第(3)题,由信息①②可知,该区域铁路的修建是为了运输原木,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森林采伐量大幅减少,因此原木的运输需求减少。
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1.区域交通布局的基本原则
2.交通布局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城市外部交通布局对城镇的影响
2.城市内部交通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2019·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_。
(2)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得知,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应该是物流(仓储)。第(2)题,结合题干中描述的经济效益,可从经济腹地(增加了腹地的服务范围、增加了港口运输量)、交通(海陆联运,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物流(仓储)
(2)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答出两点即可)
【备选题】
(2020·济宁模拟)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交通配套工程之一。该铁路建成通车后,从北京到河北省张家口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沿线的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埋藏深度超过100米的高铁地下车站。下图示意京张高铁沿线站点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站点密度大的根本原因是( )
A.景点密度大 B.人口密度大
C.工业密度大 D.建筑密度大
2.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的原因是( )
A.保持温度恒定
B.节约建设用地
C.减轻地面震动
D.避免雨水渗漏
3.京张高铁的修建有利于( )
A.解决货运紧张问题
B.促进京津冀一体化
C.劳动力向西部转移
D.加快沿线矿产开发
1.B 2.C 3.B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铁路沿线站点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沿线人流量的多少,所以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站点密度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密度大,B正确。第2题,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超过100米的主要原因是减轻地面震动,保护八达岭长城,C正确;保持恒定温度、节约建设用地、避免雨水渗漏没必要埋藏深度超过100米,A、B、D错误。故选C。第3题,高铁主要用于客运,对解决货运紧张问题影响不大,A错误;京张高铁的修建使得从北京到河北省张家口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方便了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京津冀一体化,B正确;促进联系,不会使得劳动力西移,西部劳动力条件相对优越,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沿线没有矿产资源,D错误。故选B。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可见交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下的高铁时代,高铁安全、舒适、快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高铁展现出的优势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因此,新高铁线路的建设进度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探究思路】
[探究思路一] 高铁建设背景
1964年,全球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在日本开通,列车运行时速达220km/h,自此全球进入商业运营高铁时代。当时,中国铁路正面临行驶速度低、运输能力弱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1991年,广深铁路启动电气化改造提速扩能试验工程。
[问题]
为解决早期铁路面临的困境,说明我国不“兴建高速新线”而选择“改造提速旧线”的理由。
提示:国家发展较慢,资金不足;高铁工程实施难度大,我国技术积累不够;当时经济水平较低,高铁的消费需求小;改造提速旧线更符合当时国情的需要。
[探究思路二] 我国高铁建设历程
2004年我国引进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四家铁路车辆企业的高铁动车组技术,并积极吸收、融入自主创新成果,研发出6个系列的和谐号动车组。如今,我国京沪高铁(下左图)运行时速达350 km/h,而日本运行时速最快线路东北新干线(下右图)为320 km/h。至2019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
[问题]
1.解释我国高铁发展走“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必要性。
提示:节约高铁发展过渡期的时间和成本,利用后发优势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外资企业技术保护,出口机车系统并非最先进,需要我国继续研发创新;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国外高铁技术适应能力有限。
2.与我国京沪高铁运行时速相比,分析日本东北新干线运营时速较低的原因。
提示:地形起伏大,限制车速;平原少,城市密集分布沿海平原,停靠站点多,启停次数多;城市群面积大,经过城区线路长,需减速降噪。
[探究思路三] 中国高铁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多条高铁陆续投入营运,不仅方便旅客出行,而且缓解南京和川湘、滇黔、两广、福建等方向长期以来运量与运能的矛盾。(中国新闻网 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铁经历了从少到多、从追赶到领跑、从走得了变成走得好的转变。(新华社 评)
高铁建设是中国正在开展新工业革命的标志,中国特有的文化和中国人的勤劳创新使得中国高铁技术得以迅速应用,并引领世界。(英国广播公司 评)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圈竞争力、创造生活新时空、加快制造业升级转型。(《经济日报》 评)
中国高铁正进入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实现高铁移动设备、基础设施,以及内外部环境之间信息全面感知、广泛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的智能高铁发展新阶段。(《上海科技报》 评)
2019年7月8日,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总和,票价最低,建设成本约为其他国家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二。中国高铁跑出中国速度,更创造了中国奇迹。(人民网 评)
[问题]
从绿色发展角度,推测我国高铁未来发展方向。
提示:高铁建造节地、节材;高铁运行节能、降噪。
【研究结论】
(1)我国高铁线路总体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疏,这与东部经济发达,人口、城市较西部密集有关,也与自然条件有关。
(2)一般高铁的建设投资大,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
(3)高铁建设的意义:带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缩短了往来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和通货能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分流了相邻铁路线的客货流,缓解了相邻铁路线的客货运压力;促进高铁沿线地区的经济联系等。
【案例应用】
(2020·石家庄模拟)自2008年京津城际列车开通以来,中国高速铁路网络规模不断增长,并逐步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扩展,其与民航网络在空间腹地范围上的重叠程度也不断提高。下图示意中国高铁与民航客运增长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2009~2011年航空客流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高铁准点率优势明显
B.旅客往返机场路程较远
C.高铁大规模建成开通
D.航空公司削减航班班次
2.高铁客运总量超过民航客运之后( )
A.航空客流量逐年缓慢下降
B.航空客流增速平稳
C.高铁客流量逐年加快增长
D.高铁导致民航衰落
3.推测由于高铁开通,下列城市间直航航班停运的是( )
A.广州-桂林
B.沈阳-石家庄
C.北京-上海
D.成都-西安
1.C 2.B 3.A 解析:第1题,读取图中信息分析,2009~2011年航空客流增速明显减缓,与此同时,高铁客流量快速增加,由此推断,2009~2011年航空客流增速明显减缓的主要原因应是此期间高铁大规模建成开通,分流了部分航空客流量。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从2012年开始,高铁客流量超过了航空客流量,之后航空客流量增速平稳,变化不大,A错误,B正确;高铁客流量2014年之后增速减缓,C错误;高铁的发展分流了部分航空客流量,但并没有导致民航衰落,民航客流量仍在逐年增长,D错误。第3题,高铁与民航相比,中短途客运高铁更有优势,中长途客运航空更有优势。四条线路中,广州-桂林距离短,高铁出行优势明显,因而高铁开通后,直航航班停运,A正确;其他三条线路距离适中,高铁和民航各有优势,互相补充,高铁的开通不会导致航班停运,B、C、D错误。
2020年12月1日6时整,G8881次复兴号列车从北京市清河站出发,26分钟后抵达京张高铁延庆站,标志着京张高铁延庆线正式通车,延庆支线将与已通车的京张高铁构成北京市区往返2022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高效便捷通道。
4.八达岭长城站建在地下主要考虑的是( )
A.保护八达岭长城世界文化遗产
B.地面建设用地少
C.技术水平高,能攻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D.资金雄厚,能支持大规模工程建设
5.京张高铁西北部站点少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B.地形崎岖,修建站点困难
C.经济较落后,资金薄弱
D.人口密度小,市场需求少
4.A 5.D 解析:第4题,八达岭长城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站建在地下,可以减少对当地生态及景观的破坏,A正确。地面建设用地、技术水平、资金等不是主要因素,B、C、D错误。第5题,京张高铁西北部位于张家口境内,这里为温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多雨,故A错误。我国高铁修建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能够克服地形因素带来的不利条件,故B错误。材料指出京张高铁是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铁,由国家投资建设,不由地方政府出资,故C错误。张家口地处坝上地区,人口密度小,市场需求少,所以不需要设立较多站点,故D正确。
[课标内容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结合案例,说明城市内外部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交通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知道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主要运输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知识体系导图]
影响
表现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交通建设会影响地表水的分布,易形成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建设会破坏山区的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对农业的影响
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主要布局在交通线附近
对城市的影响
重要的交通线可能成为城市轴线;交通线的交会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对商业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一般布局在重要的交通线附近
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区域,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