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1第2讲言说须有据,论证必有方——论证分析课时学案
展开一、命题角度
二、解题技法
在往年的高考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个考点一直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设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二题,分值是3分。2020年山东新高考模拟考试的试题中,该考点首次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变成4分,提高了分值,同时相应提高的是考查的难度。
其解题技法如下:
1.紧扣文体的特征。
(1)分析论点。阅读论述文,首要的是抓住作者的观点(论点),尤其要抓住文本的中心论点及其分论点。把握论述类文本的论点,首先应通读全文,明确文本论述的话题;在此基础上,边读边勾画,特别要注意论点经常出现的各种位置,如标题、开头、结尾等,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直接表述论点的关键语句;如果文中实在没有表述中心论点的语句,也可以先勾画出各个段落或各个层次的总领句、总括句(有时称之为“分论点”),并分析各个段落或层次之间的思路结构和逻辑联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要分析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逻辑联系包括论据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需要仔细辨析论据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文本中可能运用到多个论据材料,它们彼此之间可能是并列平行地共同支撑某一观点,也可能是正反对比地印证某一观点,还可能是逐层递进的关系。还要注意思考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据与论点之间可能是归纳推理联系,也可能是演绎论证联系,还可能是因果联系,等等。
(3)分析论证。主要是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见P2“常见的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结构”)
2.寻找标志性词语。
找出表明上下文内容间关系的标志性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关联词、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顺序词、范围词、过渡词等。
(1)表转折。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
(2)表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但……而且……,不仅如此等。
(3)表分类分层。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换言之等。
(4)表举例。如:例如,如等。
(5)表年代。如:时间多次依序出现。
(6)表总结。如: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可见等。
论证分析题解题思维导图如下:
论证分析类题客观题答题“三步法”
论证分析类主观题答题步骤
首先,作者借现象提出……论点(或……论题或……问题);……等
然后,分角度分析问题,从……等方面论证观点;
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重申论点或作总结,得出……结论。
注意:
1.最好用上连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2.不能只答纲目,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三、思维提升
(2021·烟台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自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1.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2.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思维“三步曲”】
第一步:审题。第1题题干“作为论据来支撑材
料二观点”、第2题“论证上有哪些特点”,命题指向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以及论证特点。
第二步:思考。解答第1题需要先概括材料二的论点,然后考查四个选项,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解答第2题可以从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语言等角度组织答案。
第三步:答题。材料二的论点是“《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比较四个选项,A项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项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项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只有D项符合。
材料二论证方式多样,论证结构清晰,论证语言浅显明了。可以从以上角度入手分析作答。
组织答案:1.D
2.答案:①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自己的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②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③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梳理论证脉络,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厘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论证上的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其一从论点提出的位置和作用考虑;其二从论证方式的角度归纳论证特点,论证方式有立论、驳论、立论驳论结合;其三从论证的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方法(举例、道理、对比、比喻、演绎、类比、因果……)去分析
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6部分专题3第2讲本为实用写,格式须牢记——应用文章法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6部分专题3第2讲本为实用写,格式须牢记——应用文章法课时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体释义,图解章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4部分专题1第2讲语言的基石,情意的信使——实词、虚词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4部分专题1第2讲语言的基石,情意的信使——实词、虚词课时学案,共16页。
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讲高矮与俊丑,皆涉题中义——分析概括形象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题1第4讲高矮与俊丑,皆涉题中义——分析概括形象课时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命题角度,解题技法,思维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