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课文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旷世奇才,坎坷仕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朗读应做到,中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体会。
词:开创豪放派词风。大大扩充了词的题材
散文:是唐宋八大家的佼佼者
画:是“湖州竹派”领袖人物
书法:是“宋代四大家”之首
美食:东坡酒、东坡饼、东坡羹、东坡肉等
其他:军事、医药、水利等方面均有成就
1079年:由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东坡居士)
1069年:反对王安石变法外调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1084年:做翰林学士因政见不合外调杭州(苏堤)
1091年:因政见不合被贬颍州
1093年:因政见不合被贬惠州、儋州、廉州、舒州、永州
1101年:大赦北归——卒于常州
1056年: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
苏轼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落魄不定和怀才不遇中度过的,可他的成就又是非凡无比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苏轼能如此从容地应付官宦生活地沉浮而自强不息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给我们生动解释了这个问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词牌名(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1、语速缓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2、要有节奏,读出停顿和句调。3、要有感情,读出重音,变换语调。
全词押平声韵(天、年、寒、间、眠、圆、全、娟),宜用平缓深沉的音调诵读,且适当拖长,而不押韵句的尾字为仄声,音调宜高,短促。这样交替变化,音节和谐,刚柔相济。起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笔力奇崛,读时宜用较高的音调,吐字有力。上片结尾两句宜用升调。下片感情由深沉到豁达,诵读时音调由低——较高——高,速度宜由慢——较快,以表达引人向上的意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平缓深沉)苏 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归去:不胜:绮户:何似:何事:
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全词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
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2、文中哪些词语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之苦?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什么?4、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5、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蕴含了哪些情感?6、从这首词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2、文中哪些词语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之苦?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上片: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片:对月抒怀,抒发对兄弟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以及自己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
4、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原始自然界的规律。
5、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蕴含了哪些情感?
上阕:望月—问天—思归—恐寒—留人间
下阕:月照—无眠—恨月—悟理—愿人久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6、从这首词中,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全词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归根结底是全词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归根结底是全词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归根结底是彷徨,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整首词无不体现了苏轼那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豁达)
明 月 几 时 有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结合这句词和苏轼其他作品里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苏轼具有什么样的心胸?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黄州)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积极入世,去实践他济世安民的理想。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黄州)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将有限的人生融入到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表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旷的精神世界。
惠州一绝(惠州)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是东坡先生将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儋州)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把四年的贬谪当做一次旅游,可见他的豁达。
知无不言的性格,黑白分明的态度,使苏轼受尽折磨,但他始终能以宽广的心胸坦然面对一切坎坷,并能在坎坷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希望。所以,很多时候,明知道自已无法掌握某些事,就不要去硬闯了,不如跳开这个狭小的思想面,将自己融入到更广阔的思想面上,超脱出去,还会有许多的美好等着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词借月亮意象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月亮”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朋友。它引发了中国诗人们无尽的想象,那么古诗词中借月亮表达了哪些情感呢?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一天,神宗问现在外面最流行的曲子词是什么,太监便把这首词抄给了神宗。神宗看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几句时,深有感慨地说:“苏轼终究是爱戴君王的。”于是下诏把苏轼调到离京师比较近的汝州。苏轼因这首词的创作而得以迁往内地,也算是因词得福吧!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请针对他的任意词句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亲爱的苏东坡,你好:我读过林语堂写你的书《苏东波传》了解了你的一生。在我的印象中你官运一般,命运坎坷,但是生性豁达,自在一生。有时候我会想你要是活在这个时代该有多好啊,跟你做个朋友该是如何。 我们从春节以后大家的日子都变得变幻莫测,你如果也在此,你会写出什么样的诗来呢?最近你的诗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经常出现在我脑海里。我那么喜欢你这两句诗的意境。你真是一个有趣的人。如果正好在那年3月7日与你同行,看到你竹杖芒鞋的样子,我是不是也会与你一起“吟啸且徐行”呢,在雨中慢慢走,大声唱的感觉是不是特别爽?!
是啊“莫听竹林打叶声”,这些呱噪是不是也让你觉得打搅?你那么不同,“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你真的挺特立独行,而且乐在其中的,我佩服你。“谁怕?”说的好!“一蓑烟雨任平生”!你喝醉酒微醺的样子,一定很可爱,像书中曾描写的你“头上顶着一个大西瓜,在田地里边唱边走”。你被料峭的春风吹醒了酒,感到微微的冷意,寒战中,你却看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人说心中有什么眼中看到什么,我猜你是胸有山川沟壑之人,所以入眼是山是阳光。你不禁回头看了看自己走过的路,你没感叹什么来路不易,前途坎坷;你心无挂碍却吟诵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最后一句经过千年来到我的桌前,却是如此打动人心。 写封信想告诉你,你的诗句穿越时空,虽然你全然没有在意过。谢谢你,也祝你在那个时空里,一切都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坡说,才华横溢的苏轼,旷世奇才,词文今译,水调歌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水调歌头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背景链接,节奏划分,诗词诵读,诗歌翻译,诗词品读,炼字题目,水调歌头,一问几时明月,二问今夕何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水调歌头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寻踪觅诗意,认识诗歌中的“意象”,千里寄相思,古今一轮月,诗人托月言志,走近苏轼随月而歌,诵读月之韵律,探寻月之深情,品味月之深意,对月高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