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第6节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B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第6节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学案,共13页。
第6节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证明平行与垂直
一、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直线的 方向向量 | 一般地,如果l是空间中的一条直线,v是空间中的一个非零向量,且表示v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与l平行或重合,则称v为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记作0∥l |
平面的 法向量 | 如果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n是空间中的一个非零向量,且表示n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与平面α垂直,则称n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记作n⊥α |
(1)若l是空间一条直线,A,B是l上任意两点,则及与平行的非零向量均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
(2)设a,b是平面α内两个不共线向量,n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
2.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位置关系 | 向量表示 | |
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n1,n2 | l1∥l2 | n1∥n2⇔n1=λn2 |
l1⊥l2 | n1⊥n2⇔n1·n2=0 | |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 l∥α | n⊥m⇔m·n=0 |
l⊥α | n∥m⇔n=λm | |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 α∥β | n∥m⇔n=λm |
α⊥β | n⊥m⇔n·m=0 |
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仍然离不开立体几何中的定理.如要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要证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化归为证明线线平行,用向量方法证明直线a∥b,只需证明向量a=λb(λ∈R)即可.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来证明线面平行,仍需强调直线在平面外.
二、基本技能·思想·活动体验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
(4)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
(5)若a∥b,则a所在直线与b所在直线平行.( × )
(6)若空间向量a平行于平面α,则a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
2.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a=(1,-3,5),平面α的法向量n=(-1,3,-5),则有( )
A.l∥α B.l⊥α
C.l与α斜交 D.l⊂α或l∥α
B 解析:由a=-n知,n∥a,则有l⊥α.故选B.
3.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2,-4,k).若α∥β,则k等于( )
A.2 B.-4
C.4 D.-2
C 解析:因为α∥β,所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所以==,所以k=4.
4.若平面α,β垂直,则下面可以作为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
A.n1=(1,2,1),n2=(-3,1,1)
B.n1=(1,1,2),n2=(-2,1,1)
C.n1=(1,1,1),n2=(-1,2,1)
D.n1=(1,2,1),n2=(0,-2,-2)
A 解析:两个平面垂直时其法向量也垂直,只有选项A中的两个向量垂直.
5.两条不重合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1=(1,0,-1),v2=(-2,0,2),则l1与l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平行 解析:因为v2=-2v1,所以v1∥v2.又l1与l2不重合,所以l1∥l2.
考点1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基础性
1.如图,平面PA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则平面EFG与平面PBC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能确定
B 解析: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A⊥AD,且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AB,AP,AD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G(1,2,0).
因为=(0,1,0),=(0,2,0),
所以=2,所以BC∥EF.
又因为EF⊄平面PBC,BC⊂平面PBC,
所以EF∥平面PBC,
同理可证GF∥PC,从而得出GF∥平面PBC.
又EF∩GF=F,EF⊂平面EFG,FG⊂平面EFG,所以平面EFG∥平面PBC.
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PC=2,在四边形ABCD中,∠ABC=∠BCD=90°,AB=4,CD=1,点M在PB上,PB=4PM,PB与平面ABCD成30°角.求证:CM∥平面PAD.
证明:由题意知,CB,CD,CP两两垂直,以C为坐标原点,CB所在直线为x轴,CD所在直线为y轴,C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因为PC⊥平面ABCD,
所以∠PBC为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所以∠PBC=30°.
因为PC=2,所以BC=2,PB=4,
所以D(0,1,0),B(2,0,0),A(2,4,0),P(0,0,2),M,
所以=(0,-1,2),=(2,3,0),=.
设n=(x,y,z)为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
由得
取y=2,得x=-,z=1,
所以n=(-,2,1)是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n·=-×+2×0+1×=0,
所以n⊥.又CM⊄平面PAD,
所以CM∥平面PAD.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面面平行的方法
(1)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共面;
②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一个向量平行;
③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2)证明面面平行常用的方法:
①利用上述方法证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②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③证明一个平面的法向量也是另一个平面的法向量.
考点2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综合性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PO⊥平面ABC,垂足O落在线段AD上.已知BC=8,PO=4,AO=3,OD=2.
(1)证明:AP⊥BC;
(2)若点M是线段AP上一点,且AM=3.试证明平面AMC⊥平面BMC.
证明:(1)如图所示,以O为坐标原点,分别以射线OD,OP为y轴、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O(0,0,0),A(0,-3,0),B(4,2,0),C(-4,2,0),P(0,0,4),
所以=(0,3,4),=(-8,0,0),
所以·=(0,3,4)·(-8,0,0)=0,
所以⊥,即AP⊥BC.
(2)由(1)知||=5,又||=3,
且点M在线段AP上,
所以==.
又=(-4,-5,0),
所以=+=,
则·=(0,3,4)·=0,
所以⊥,即AP⊥BM.
由(1)知AP⊥BC,且BC∩BM=B,所以AP⊥平面BMC,于是AM⊥平面BMC.
又AM⊂平面AMC,故平面AMC⊥平面BMC.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面面垂直的方法
(1)证明线面垂直的常见思路:
①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
②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
(2)证明面面垂直的常见思路:
①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另一个平面的法向量;
②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D1D的中点,N是A1B1的中点,则直线ON,AM所成的角为________.
90° 解析:以A为原点,分别以AB,AD,AA1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0,0,0),M,O,N,·O=·=0,所以ON与AM所成的角为90°.
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
证明:(1)AE⊥CD;
(2)PD⊥平面ABE.
证明: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设PA=AB=BC=1,则P(0,0,1).
(1)因为∠ABC=60°,
所以△ABC为正三角形.
所以C,E.
设D(0,y,0),由AC⊥CD,得·=0,
即y=,则D,
所以=.
又=,
所以·=-×+×=0,
所以⊥,即AE⊥CD.
(2)(方法一)由(1)知,D,P(0,0,1),
所以=.
又·=×+×(-1)=0,
所以⊥,即PD⊥AE.
因为=(1,0,0),
所以·=0.
所以PD⊥AB.
又AB∩AE=A,AB,AE⊂平面AEB,
所以PD⊥平面AEB.
(方法二)由(1)知,=(1,0,0),=,
设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则
令y=2,则z=-,所以n=(0,2,-)为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显然=n.
因为∥n,所以⊥平面ABE,
即PD⊥平面ABE.
考点3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与平行、垂直有关的综合问题——应用性
考向1 存在性问题
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底面边长的倍,P为侧棱SD上的点.
(1)求证:AC⊥SD;
(2)若SD⊥平面PAC,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1)证明:连接BD,设AC交BD于点O,则AC⊥BD.
由题意知SO⊥平面ABCD.
以O为坐标原点,OB,OC,OS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底面边长为a,则高SO=a,
所以S,D,B,C,所以=,=,则·=0.
故OC⊥SD.所以AC⊥SD.
(2)解:棱SC上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此时SE∶EC=2∶1.
理由如下:
由已知条件知是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且=,=,=.
设=t(0<t≤1),则=+=+t=,
又·=0,
所以a×+a×=0,
所以t=.
即当SE∶EC=2∶1时,⊥.
而BE⊄平面PAC,
故BE∥平面PAC.
“是否存在”型问题的两种探索方式
(1)根据条件做出判断,再进一步论证.
(2)利用空间向量,先设出假设存在点的坐标,再根据条件求该点的坐标,即找到“存在点”,若该点坐标不能求出,或有矛盾,则判定“不存在”.
考向2 折叠问题
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为AD,BC的中点,以DF为折痕把△DFC折起,使点C到达点P的位置,且PF⊥BF.
(1)证明:平面PEF⊥平面ABFD;
(2)求DP与平面ABFD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由已知可得BF⊥PF,BF⊥EF,
PF∩EF=F,PF,EF⊂平面PEF,
所以BF⊥平面PEF.
又BF⊂平面ABFD,
所以平面PEF⊥平面ABFD.
(2)解:如图,作PH⊥EF,垂足为H.
由(1)得,PH⊥平面ABFD.
以H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为单位长度,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Hxyz.
由(1)可得,DE⊥PE.
又DP=2,DE=1,所以PE=.
又PF=1,EF=2,所以EF2=PE2+PF2,
所以PE⊥PF.
所以PH=,EH=.
则H(0,0,0),P,D,=,=.
又为平面ABFD的一个法向量,
设DP与平面ABFD所成的角为θ,
则sin θ=|cos〈,〉|===.
所以DP与平面ABF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折叠前后的不变量.
如图1,在Rt△ABC中,∠C=90°,BC=3,AC=6,D,E分别是AC,AB上的点,且DE∥BC,DE=2.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C⊥CD,如图2.
(1)若M是A1D的中点,求直线CM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大小;
(2)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平面A1DP与平面A1BE垂直?说明理由.
解:(1)由折叠的性质得CD⊥DE,A1D⊥DE.
又CD∩A1D=D,所以DE⊥平面A1CD.
又因为A1C⊂平面A1CD,所以A1C⊥DE.
又A1C⊥CD,CD∩DE=D,
所以A1C⊥平面BCDE.
建系如图,则C(0,0,0),D(-2,0,0),A1(0,0,2),E(-2,2,0),B(0,3,0),
所以=(0,3,-2),=(-2,2,-2).
设平面A1BE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则
所以
取z=,则x=-1,y=2,所以n=(-1,2,)为平面A1BE的一个法向量.
又因为M(-1,0,),
所以=(-1,0,),
所以cos〈,n〉===.所以CM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大小为45°.
(2)假设线段BC上存在点P满足条件,设P点坐标为(0,a,0),a∈[0,3],
所以=(0,a,-2),=(2,a,0).
设平面A1DP的一个法向量为n1=(x1,y1,z1),
则取y1=6,则x1=-3a,z1=a,
所以n1=(-3a,6,a).
若平面A1DP与平面A1BE垂直,则n1·n=0,
所以3a+12+3a=0,即6a=-12,
所以a=-2.
因为0≤a≤3,所以a=-2舍去.
所以线段BC上不存在点P,使平面A1DP与平面A1BE垂直.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章第6节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学案,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章第6节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证明平行与垂直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A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第7节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空间角与距离课时学案,共2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基本技能·思想·活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