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语文 教材同步 部编版(2016)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三峡郦道元说课稿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语文  教材同步  部编版(2016)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三峡郦道元说课稿第1页
    初中语文  教材同步  部编版(2016)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三峡郦道元说课稿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 教材同步 部编版(2016)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三峡郦道元说课稿

    展开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三峡郦道元说课稿一、说教学理念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教学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新课标还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说教材分析《三峡》是初中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篇文章。《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手法多样,韵律优美,有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本课既是对第三单元写景散文的呼应,让学生对抓住景物主要特征多角度写景的写法有更深的认识,又很好地体现了单元目标: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汇,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感受我国古代诗歌散文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和诗歌的兴趣。三、说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总是带着好奇心去探求知识。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既新鲜好奇,又担心害怕。我们班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通过第六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诵读在古诗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知道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去翻译课文的方法,知道了留、删、替、补、调的翻译原则,培养了积累文言词汇的意识。我在第六单元的文言教学中,摒弃了传统的文言串译的方法,坚持让学生在诵读中品文学言。因此,许多学生还没有感觉到文言文的枯燥,对文言文的学习反而有一定的学习期待。同时本册第三单元写景散文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写景的方法和技巧,这为本课的学习作了知识铺垫。我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学生和文章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诵读涵泳中欣赏三峡之美。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95%的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2、所有学生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70%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背诵课文。3、大部分学生能体会三峡的美,品味文章之美。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味三峡壮美风光,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三峡的美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作者在凝炼生动的笔墨中尽显山水的特色,因此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五、说教法学法 这篇散文富有诗情画意,思路清晰,布局巧妙,动静结合,摇曳多姿,音韵优美,要让学生用心体会,获得美的享受。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练习法。其中诵读法是主要教学手段,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顺语句、读出思路、读懂内容、读出美点。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过去我们说: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今天我们说: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肖川教授语)这里的渔场就是言语活动场,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元组成的渔场中不断质疑、谈论、思考,有所收获。我在课堂中就有意识地设置这样的渔场,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中,通过朗读、描绘、质疑讨论逐步理解课文。六、说教学过程(一)     猜字——导入新课   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是什么意思?请根据字形说说其地形特征。学生回答后明确的基本特征是两山夹水。再屏显出三峡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对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对三峡的壮丽景色有初步的感受,进而导入新课: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特征,在长江流经的几千里中,七百里三峡成为长江最为绚丽迷人的画廊。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就用笔记录下了三峡的美景,现在就让我们走进1500年前的三峡。(设计意图:从字形猜字义这一活动,不但为后面扣住峡的特点进行细读的教学环节作了铺垫,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走进三峡赏美景的兴趣,让学生对这一节课有了更多的心理期待。)(二)初读——读顺语句 1、请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略无( quē )处      ( zhàng )        月(  xī      ( xiāng )陵       沿  sù           ( tuān  ( shù         ( zhǔ  )引           yǎn )   (设计意图:给较难点的字正音,借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同学对有关字词的识记,为好全文奠定基础。)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停顿。3、请学生再次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把文章念通顺,不要有意外的停顿。4、全班齐读投影出示的无标点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根据什么来断句的?学生可能回答,读了这么多遍,有印象了,教师可引出熟读成诵的道理;学生有可能回答,文章有许多四个字的词语,便于记忆和断句,教师可引出《三峡》语言韵律优美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学生文言文语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三)默读——读出思路    全文只有154个字,却思路清晰,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一起来看看课文按怎样的思路行文的。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明确:第1段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3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的结构)(四)细读——读懂内容1、读出三峡地貌特点。   1)找一找: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所有含偏旁的字,并解释这些字,可以寻求工具书的帮助。   提示: 峡:两山夹着的水道;两山之间。     (重)高峻的山崖(叠):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绝):山峰。峻:山高而陡峭。        学生通过解释这些词语,想象画面,领悟三峡山势的险峻、连绵。2)说一说:三峡山的险峻连绵在下文有没有得到验证?学生思考,讨论。     高猿:以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长啸:以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    哀转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渔歌:既突出峡长,又表现声哀    有学生有可能提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也能看出山的高峻连绵,教师可顺势引出此句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三峡山高岭连这一特点的写法。(设计意图:文言文言简意赅,意蕴丰富,汉字这种音、形、义的结合体,是其基本的构成单位。从汉字着手,不但让学生积累了文言词汇,解决了本课一些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的字词和句子,培养学生随文悟字的学习意识,而且让学生准确找出并体会三峡的地貌特点。)3)读一读:这一段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语速朗读?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稍高昂,语速中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受三峡地貌特点的基础上,读出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2、读出三峡四季景色的特点。  1)找一找:请学生找出文中含偏旁的字,同时找出跟相关的字,思考这些字词能否帮助自己发现作者笔下的三峡不同季节的特点。2段: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陵:冲上,漫上。   3段:素:急流的水。  绿:深水     :冲荡。    悬泉瀑布: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 荣峻茂:水清澈。   4段:山:山间流水的沟。  沾裳        学生通过寻找、思考、讨论和师生交流,明确三峡四季之景的不同特点,体会到作者紧紧扣住三峡的这一主要特征绘景的写法。这其间既有对疑难词句翻译的点拨,也有对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运用的简析,还有对描写角度的探讨。明确:  夏季:水流湍急。    春冬:清荣峻茂        秋季:水枯谷凄    (设计意图: 还是从汉字入手,说文解字,学生既积累文言词汇又理解了课文内容,文言文教学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串讲串译,课堂有了一丝生气) 2)读一读 :这三段,我们应该分别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出情感?学生根据每段内容以个别朗读、小组齐读的形式体会情感,教师适时进行朗读指导。教师可以第二段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规律:需要强调或表达喜悦、愤怒、不平等激动心情的文字一般宜提高音调,同时加快语速,增强语势。凡一层、一段的结束处,音调的处理往往先上升后下降,并在末字有个较长的拖腔,这样的诵读就会出现旋律的小高峰,体现文章的意蕴。明确:     夏季:水流湍急    提高音调,加快语速           春冬:清荣峻茂    语气舒缓,语速稍慢           秋季:水枯谷凄    语气舒缓,语速稍慢(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诵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感觉到文言文诵读的魅力,使学生的更有方法,更有效果。)(五)品读——读美悟情。 1、说出美景    请学生把从文中欣赏到的美景以三峡的     美。你看,         的句式描绘出来。如:三峡的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设计意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对三峡之美的印象更为深刻) 2、寻找美点。    请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写作的手法、描写的角度等方面说说文章的美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法之美,可通过练习来提示。(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面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          ;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  面烘托了三峡峰峦延绵,隐天蔽日的山势。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用了   手法,突出水势        (3)本文描写生动,写  ,写    ,写    ,写泉用        (4)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5)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             感情。     学生从练习中总结出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生动地描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三峡的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训练,理解课文写景之妙。)(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领略了三峡的秀美风光,品读了作者抓住三峡山水的主要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感受了作者对三峡的赞美之情。那么就请大家再次走进课文,试着把这篇美文背下来。(教师投影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背诵)(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小结,让学生回忆、整合全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背诵课文,再次让学生感受三峡之美。2、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写景的方法,描写家乡的一处风景。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几幅简笔画把文中所描绘的三峡美景画出来。(设计意图: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的语言的积累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结束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绘万幅景,抒万般情。同学们,让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美不胜收的景,用妙笔记下风光旖旎的路,悄悄地告诉身边的人们:世界那么大,我想多看看!(七)板书设计:                         三峡                           山高岭连      壮美                     夏季      水流湍急      壮美              春冬      清荣峻茂      秀美 秋季      水枯谷凄       凄美  七、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之根在,读能读出内容、读出文气、读出文味,读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到教和学的效果。我力求在读的有效性做一些尝试,所以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并且对文言文朗读的技巧作了指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品析,读中感悟。既通了,也品味了在教学中,我摒弃了对文言文串讲翻译的做法,坚持品文学言,言随文动的灵活原则。以这一关键字作为教学切入点,成为学生的兴奋点和亮点。当学生动眼寻找与有关的字,动手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动脑思考这些字和景色特点联系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小小的汉字承载着太多的乐趣,不管是自行还是字义,都让他们眼前一亮。整个课堂,由于诸多渔场的设立,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有一定的深度,从学生闪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文言文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在第二天的教学小检测中,我发现孩子们课文都背得很熟,重点句子的翻译也比较到位,写景的小作文中都能用上所学的写景方法,当然还收到许多张表现三峡美景的简笔画,画上还有同学们的心声:三峡那么美,我想去看看!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