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标要求】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教学目标】
水平一:记住大泽乡起义的时间和领导人;了解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水平二:理解大泽乡起义的历史意义,及项羽、刘邦在灭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
2.教学难点: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础落实
一、秦的暴政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
2.项羽、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秦朝灭亡: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
1.性质:统治阶级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
2.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3.逆转:势力强大的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处于弱势的刘邦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双方力量逐渐逆转。
4.结果: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突围后自刎,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重点探析
【史料实证——析原因】
材料一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1)“一夫作难”指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贾谊的问题。
答:事件: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
原因: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残酷;焚书坑儒;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时空观念——看过程】
(2)归纳上图中①②③④时间点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答:①秦朝建立;②大泽乡起义;③巨鹿之战;④楚汉之争。
【历史解释——究根源】
材料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假如没有大泽乡遇雨延期,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
答:会;秦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即使没有遇雨延期,秦末农民起义还是会爆发。
素养达标
一、选择题
1.(2022·东莞期中)秦始皇时期,全国人口约2 000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上述这些材料中的数字足以说明( B )
A.秦朝赋税沉重B.秦朝徭役和兵役繁重
C.秦朝律法残酷严苛D.秦朝暴虐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解析:“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说明秦朝徭役繁重;“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说明秦朝兵役繁重。
2.(2022·茂名高州期中)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D )
A.社会治安混乱B.国民素质不高
C.人民法制观念淡薄D.刑法严酷
解析:“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说明秦朝时期刑法严酷,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
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B )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D.刘邦、项羽起义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
4.《史记·陈涉世家》里说:“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高祖本纪》写道:“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这些史实记载说明了( B )
A.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各地百姓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在当时竟成了一股热潮
C.秦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D.陈胜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
解析:题干显示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后,许多郡县遭受暴政的农民纷纷效仿,进行起义,说明了各地百姓积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
5.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评价:“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说明陈胜、吴广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起到的作用是( A )
A.首先发动,具有首创精神 B.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C.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D.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解析:由材料“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可知,陈胜、吴广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起到的作用是首先发动,具有首创精神。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6.(2022·清远期中)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讲述的是项羽激励士气消灭秦军主力的故事,它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D )
A.马陵之战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解析: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命令楚军过漳河,背水扎营。并下令将士带三天的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粮。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和长平之战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7.秦末有句流行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主宰。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D )
A.项羽 B.陈胜C.吴广 D.刘邦
解析: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8.秦始皇用法过度,“仁义不施”,没有充分考虑六国百姓对新的法律政令认同与否,而是雷厉风行地执行新法,急功近利。再加上秦始皇本人骄奢多欲,最终致使秦王朝速亡。综合材料,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D )
A.繁重的徭役B.嬴政急于求成
C.严酷的刑法D.秦朝的暴政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秦朝法律严苛,秦始皇急功近利、骄奢多欲,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综合以上因素可知,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A、B、C内容都是暴政的表现。
9.象棋是一种棋类运动。根据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B )
A.牧野大战B.楚汉之争
C.晋楚争霸D.吴越争霸
解析:根据题图信息“楚河”“汉界”,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B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0.(2022·深圳宝安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夏本纪》记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百姓以怠工相抵制,并愤怒地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意思是:“这个太阳为何不快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满足)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
——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材料三 (刘邦入咸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1)根据材料一归纳夏王朝灭亡的原因。
答:桀统治残暴。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说明秦的统治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答:实行暴政。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罚严酷等。农民起义爆发,秦朝灭亡。
(3)材料三中两个“恐”有何不同?结合材料三,分析楚汉之争刘邦获胜的原因。
答:第一个“恐”是担心刘邦不做秦王,第二个“恐”是担忧、害怕,表明不敢不顺从。注意收揽民心,得到人民支持。
(4)综合以上材料,王朝兴替对你有何启示?
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据“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可知,夏王朝灭亡的原因是桀统治残暴。第(2)题,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统一天下后,对内大兴土木,对外征讨夷狄,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上缴国家,随意征发平民去服兵役,这说明秦统治的特点是实行暴政,具体表现在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罚严酷等方面,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爆发、秦朝灭亡的后果。第(3)题,材料三反映了刘邦入咸阳后与百姓约法三章,收揽民心,故秦人担心如果刘邦不做秦王,其他人做秦王可能统治残暴。项羽大肆破坏,烧毁秦朝宫殿,失去民意,秦人担忧、害怕,却不敢不顺从。从中可以看出,楚汉之争刘邦获胜的原因是注意收揽民心,得到人民支持。第(4)题属于开放性问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秦
始
皇
赋税沉重
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徭役
繁重
修建骊山陵、阿房宫,征伐南方、修筑长城,使农民背井离乡,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刑罚
残酷
法律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刑罚残酷,死刑就有10多种
焚书
坑儒
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焚书坑儒
二世
秦二世
更加残暴
令宫女殉葬,闷死工匠;杀死兄弟姐妹和文武大臣;对民众更为残酷
原因
根本
秦的暴政
直接
遇雨误期,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爆发
公元前209年,在安徽大泽乡领导起义,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结果
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修骊山陵、阿房宫 70多万人
北筑长城 40万人
南戍五岭 50万人
常年征调服役 300余万人
青壮年总数 三四百万人
秦朝的刑罚中,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10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100万人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秦二世继位后,继续大修阿房宫和驰道,赋税徭役比秦始皇时更为繁重。
历史典故
原文出处
揭竿而起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感知,合作学习,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自主预习,自学反馈,概括总结,独立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我的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