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学案 13 次下载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导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导学案 学案 8 次下载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导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及答案
展开中国古代史
课题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考 点必 知
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如“鸿门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
自
主
学
习
一、秦的暴政
1. 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对农民征收沉重的________,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 秦朝实行的________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
3. 秦始皇死后,继位的 更加残暴,剥削更为残酷,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二、陈胜、吴广起义
1. 公元前______年夏,一群被征发的农民在_______和______的号召下,在大泽乡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2. 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________”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主力直逼咸阳,但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
3. 反秦的浪潮继续高涨,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项羽在_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刘邦则直抵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被迫投降,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
1.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_______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___”。
2. 最终,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自主小结:
一
课
一
练
1.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上述材料反映出秦末( )
①滥用民力,徭役沉重 ②法律严苛 ③长年征战,兵役繁重 ④沉重的赋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
A.统一中国 B.秦末农民战争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3.大泽乡起义后,陈胜自立为王,建立________农民政权( )
A.大楚 B.大齐 C.张楚 D.大顺
4.右图中的邮票是为了纪念秦末爆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果让你为此邮票搭配一句口号,你应该选择的是( )
A.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下列有关项羽的历史故事中,最具“正能量”的是( )
A.鸿门宴 B.破釜沉舟 C.霸王别姬 D.四面楚歌
6.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的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7.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再现的是我国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三幅图片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3)以下四个成语是同学们搜集的同本课有关的一些词语,根据所学知识按照因果关系进行重新排序。 揭竿而起、破釜沉舟、约法三章、族诛连坐
(4)强大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言之成理即可)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感知,合作学习,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园地,硕果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自主构建,直击中考,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