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76份)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地球的公转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地球的公转,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2年2月4日20,24°,最小时为22,黄赤交角为24,图中四地,可能为伦敦的是,该地可能位于我国,该形式的“墙壁钟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球的公转2022北京冬奥会的奖牌背面的设计灵感来自《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示意图”,(如下图左),图中主要用来描述太阳周年视运动规律和节气变化间的关系,同时揭示了天文与历法之间的渊源。七衡图上,半径最小的最内圈为内衡(第一衡),表示夏至;半径最大的最外圈为外衡(第七衡),表示冬至。下图右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七衡六间图中,第五衡代表的节气是( )
A.春分、秋分 B.惊蛰、寒露 C.雨水、霜降 D.立春、立冬
2.2022年2月4日20:00(北京时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分处在2月4日和2月5日两个日期
B.伦敦居民收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在2月4日上午
C.北京天安门广场第二天升旗的时间将推后
D.内罗毕(1°17′S,36°49′E)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为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黄赤交角为24.24°时(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4.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1°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下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6.图中四地,可能为伦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小明在自家朝南的外墙壁上自制了一个“墙壁钟表”,架设了与地轴平行的杆子,其日影可用于日常计时,而且还能装饰墙面,下图为其设计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该地可能位于我国( )
A.成都 B.兰州 C.哈尔滨 D.杭州
8.小明在垂直线上标记了刻度,一年中正午杆子端点的影子会在OP间移动,当其落在OP中点时。该日北半球(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昼长增加
9.该形式的“墙壁钟表”( )
A.只能用于冬半年计时 B.二分日使用时间最长
C.时间刻度线均匀分布 D.纬度越低计时越方便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②地位于___________,④地位于___________。①②③④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是________。
(2)③地的纬度是_______,其正午太阳高度h等于_______,该日,其日出方位是________,日落方位是________。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其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
(3)①处自西流向东的河流,其_____(南、北)岸易被冲刷侵蚀。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C; 2.D
解析:1.由题意得,第一衡代表夏至,第七衡代表冬至,则居中的第四衡代表春、秋分。结合右图二十四节气的分布,从第一衡至第七衡依次为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从第七衡至第一衡依次为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故第五衡代表雨水、霜降。故选C。
2.北京时间(即120°E地方时)为2月4日20:00,则180°经线地方时为24:00或0:00,则全球处于同一天,A错误;伦敦(0°经线)地方时为12:00,正处于正午,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朝北移动,故北半球昼渐长,北半球第二天日出时间将提前,C错误;太阳直射点2月4日位于南纬12°附近,且直射点正向北运动,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1°17'S,36°49'E)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D正确。故选D。答案:3.B;4.C
解析:3.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所以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23°26′N~23°26′S,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4.24°,太阳直射的范围会变大,也就是热带的范围会扩大,那么极昼极夜的范围也会变大,也就是寒带范围会扩大,因而温带范围会缩小,故选B。4.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其周期是一年;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太阳直射的点最小纬度是赤道,也就是0°纬度。故②③正确。答案:5.D;6.D
解析:5.图中所示为夏至日以后不久的昼夜长短状况,越往北昼越长;根据图中昼夜长短的差异,可看出甲的昼长小于12小时,应位于南半球;乙、丙、丁的昼长为乙<丁<丙,可知四地从南向北的排列顺序为甲、乙、丁、丙。
6.伦敦在52°N附近,此时昼长远大于夜长,排除甲与乙;丙地的夜长只有6.5小时,应位于北极圈以南且离北极圈较近,综合分析丁地最有可能是伦敦。答案:7.A;8.B;9.B
解析:7.根据“墙壁钟表”的使用原理,可知主要是通过杆子的影子朝向来确定时间,已知该地地方时13点为正午,可知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慢一个小时,因此可知该地位于120°E的西侧,且慢一个小时,约15°,可知该地经度为105°E左右,成都的经度最为接近,A正确。兰州经度为100°E左右,B错误。哈尔滨经度125°E左右,C错误。杭州经度120°E左右,D错误。故选A。
8.由材料可知,影子会在OP之间移动,当在P点是地,应为太阳高度最大的夏至,当其落在O点为冬至日,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夏半年慢于冬半年,使夏半年长于冬半年,当影子落在OP中点时,还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因此,此时北半球为昼长夜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根据墙壁正视图可知,二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影子在正西,太阳从正西落下,影子在正东,其反映白天的时长正好符合该钟表设置的白天时长12个小时(7点日出,19点日落),冬半年,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时钟无法反映日出和日落时间,夏半年,反映出来白天时间小于12个小时,B正确,A错误。“墙壁钟表”的运用原理与地平式日一致,暑面必须严格水平,由于日暑的产生是从观察阳光下竖直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而开始的,表影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刻划,如果采用均匀刻划的方法会带来相当大的计时误差,因此时间刻度线分布不均匀,C错误。由于计时与日出方位关系较大,因此在中纬度地区使用最方便,D错误。故选B。10.答案:(1)20°N; 北极点; 赤道; ②③①④; (2)70°N; 40°; 正北; 正北; 南;
(3)北
解析:(1)读图,②地的太阳高度一直不变,应是北极点,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纬20°。②地位于北极点。此日④地6点日出、18点日落,位于赤道。由前面分析可知,②是极点,纬度最高。③有极昼现象,纬度较高。④在赤道,纬度最低。①是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没有极夜现象,纬度小于极圈度数,结合太阳高度,该纬度位于南温带。所以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
(2)③地0点日出、24点日落,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度,说明刚好出现极昼。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纬20°,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是70°N。其正午太阳高度h=90°-(70°-20°)=40°。这一天,③地刚好出现极昼,0点日出、24点日落,日出方位是正北、日落方向是正北。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其住宅门窗应朝向南,利于光线射入。
(3)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纬20°,①处昼长小于12小时,应该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应该向左偏,即偏向北岸。①处自西流向东的河流,其北岸易被冲刷侵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植被,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示地衣气体代谢的曲线是,12时前后,地衣,该河段凸岸灌木树龄的分布特征是,推测该地应位于,该种植被最可能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资源安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洋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陆坡流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下列关于图示信息表述错误的是,埃塞俄比亚咖啡种植的生产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