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6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6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6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6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6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6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参照物时长名称意义太阳36554846回归年我们平时生产生活中用的一年其他恒星3656910恒星年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4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5速度 类型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近日点 1月初较快B远日点7月初较慢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基本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2黄赤交角的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1)典型图示(2)特点分析(以北半球为例)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越长越短1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越短越长3冬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21前后或9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判断昼夜长短变化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均大于12小时;从秋分日到春分日北半球昼长均小于12小时。(2)除春、秋分日外某地点昼长或夜长越接近12小时就越靠近赤道纬度也就越低。(3)同一地点距春分日或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春、秋分赤道南北两极点3.四季和五带 (1)四季更替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划分:根据有无极昼、极夜和有无阳光直射,可分为两种类型(如下表)天文四季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以此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2)五带的划分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划分:根据有无极昼、极夜和有无阳光直射可分为五个温度带(如下图)考点一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完成(1)(2)题。(1)黄赤交角为24.24°(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移动周期约4万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最小纬度为22.1°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黄赤交角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约4万年调动和运用知识黄赤交角等于回归线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周期是一个回归年学科素养综合思维当黄赤交角为24.24°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我的解答】(1)B (2)C 黄赤交角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1形成: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如图所示:2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1分析思路2主要影响考向 黄赤交角的影响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的度数直接决定了极昼范围Bβ的度数直接决定了回归线度数Cβ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直射点纬度Dα即是黄赤交角2假设黄赤交角为0°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A大气三圈环流将变成单圈环流B理论上北京昼夜一直等长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达到90°D四季更替保持不变1B 2B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角β是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是黄赤交角大小为23°26;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范围决定了回归线度数。图中角α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度数是66°34′度数和极圈度数相同;角α的度数间接决定了极昼范围90°-黄赤交角=极昼、极夜范围。第2结合分析可知假设黄赤交角为0°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则太阳永远直射赤道理论上北京昼夜一直等长;大气三圈环流跟地转偏向力有关跟黄赤交角无关;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一定小于90°;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则没有四季更替。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2021·全国甲卷)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 B6C9 D12【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电力总需求量和电力净需求量变化曲线调动和运用知识光伏发电只能在有太阳辐射的白天进行学科素养综合思维结合图示可判断出该日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在格林尼治时间约3时到18即该日该地昼长约15小时德国位于北半球故该日所在月份为6【我的解答】B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2纬度变化规律(1)递增规律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2)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昼夜长短的计算及判断方法1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和子夜0时把一天的白昼和黑夜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昼长时数=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2判断方法(1)昼夜长短状况——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2)昼夜长短变化——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日出、日落方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判断起来需要较强的空间分析能力通过借助平面图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突破。具体如下表所示(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321日前后至923日前后)春、秋分日(321日前后和923日前后)冬半年(923日前后至次年321日前后)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方位越偏北;恰好出现极昼的地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正东日出正西日落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极点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方位越偏南;恰好出现极夜的地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考向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021·河北卷)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时节搬进了新楼房站在书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据此完成12题。1.从入住到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是(  )A一直增加 B.先增后减C一直减少 D.先减后增2冬至日天气晴朗小明在书房于北京时间(  )A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B930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C1230估算阳光进深2.6D1530看到阳光照到书柜上1D 2D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地经纬度为(36.5°N116°E)秋分时入住到次年春分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当地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该地昼长先变短再变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书房落地窗朝向正南冬半年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所以整个白天都有采光则书房的采光时间随着昼长的变化而变化先减后增在冬至日达到最小值。第2该城市位于(36.5°N116°E)与北京经度比较接近冬至日北京日出时间约为730该地纬度只比北京低一点不可能早很多所以630不可能看到第一缕阳光;930太阳位于东南方位书房接近正方形书桌位于书房对角线的东北一侧位于落地窗的正北方位受东南侧0.5米的墙的遮挡阳光照射不到书桌;冬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约30°则室内光照面积应大于落地窗面积阳光进深应该大于2.6米;1530当地地方时接近1514太阳斜射太阳位于西南方位日影朝向东北方位书柜位于落地窗的东北方位阳光正好照射到书柜上。考向2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三名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了三个月后于北京时间20219171334分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回到陆面。据此完成34题。3北京的昼长与航天员搭乘返回舱着陆当天的夜长最接近的时段是(  )惊蛰到春分    春分到清明白露到秋分    秋分到寒露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期间西(  )A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东南B日出时间越来越晚C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来越小D正午太阳高度变小3B 4A 解析:3由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北京的昼长与返回舱着陆当天夜长最接近的时段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应与返回舱着陆当天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关于赤道对称。返回舱于2021917日着陆此时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且位于北半球与该位置关于赤道对称的点应接近赤道且位于南半球此时为春分之前或秋分之后的时段因此①④故选B。第4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期间大致为617日到917这一时段太阳始终直射北半球西安日落西北日落时旗杆影子应该朝向东南A正确;这一时段太阳直射点先北移到北回归线后再南移西安昼长先变长后变短日出时间先变早后变晚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是先变大后变小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BCD错误。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21·浙江6月卷)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如下: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圆。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读图完成(1)(2)题。(1)甲地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2)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A BC D【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以此杆直立点()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圆;该日正午时的杆影等于杆长;该日杆影的范围为180°说明昼夜等长调动和运用知识我国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时昼夜等长;正午时的杆影等于杆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学科素养区域认知二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推知当地的纬度大约为45°N可能位于东北平原综合思维由于甲地位于45°N则相同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度往北逐渐减小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其左右两侧的经线应该是对称【我的解答(1)A (2)B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和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如图)2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如图所示:递变规律:来增去减,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2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注意一年中室内光照面积最大的日期为冬至日)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两地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某地区纬度数值。5室内光照面积大小判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室内光照面积最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室内光照面积最大。6确定楼间距、楼高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为了保证一楼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造楼房时,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应大于Lh·cotH(H: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7太阳能热水器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太阳能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α90°H(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公式H90°-纬度差可以计算太阳能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α=纬度差(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考向1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计算(2021·山东卷)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12题。1.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c中的(  )A BC D2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A216日前后    B58日前后C820日前后    D1110日前后1B 2C 解析:1该广场位于110°E当北京时间1210当地地方时为1130太阳位于南偏东方向子朝北偏西方向指向标为图c中的。第2该地位于40°N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根据图中石柱高度和影长可算出此时太阳高度略大于60°大于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50°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16日前后和1110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影长变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58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820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正午影子变长。考向2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某楼盘(32°N121°E)开盘销售时已封顶14号楼。这4幢楼均为18层高3南北楼间距为50米。下图为该楼盘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某日小明在4号楼南阳台恰好看到日落当时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1600 B1730C1830 D19004小明发现4号楼底楼1022日起正午就无阳光照射一年中该楼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  )A4个月 B6个月C8个月 D10个月5一般随楼层升高房价相应提高。小明想在4号楼购房希望全年正午都有太阳照射且单价较低。建议他选择(tan34°34′0.7tan58°1.6tan81°266.6)(  )A4 B6C8 D103B 4C 5C 解析:3由材料可知该地经度为121°E因此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相当;小明在4号楼南阳台恰好看到日落说明该日日落的方位应在西南方向可确定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日落的时刻应在1800之前;该地的纬度为32°N其最早日落的时刻不可能为1600因此最可能是1730。第4根据地球运动的对称规律可知正午底楼接受不到太阳照射的时间和又一次开始有太阳照射的时间是关于冬至日对称的该楼层又一次开始有阳光照射的日期为次年222因此该楼层一年中有4个月正午没有阳光照射则有8个月正午有阳光照射。第5要保证全年都有太阳照射需要保证冬至日可以获得太阳光照。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2°23°26′)34°34′;由两幢楼的南北楼间距为50可以求得4号楼冬至日有阳光照射的高度为35再由楼高54米可以求出4号楼19米以下的楼层正午没有太阳光照;每层楼高3因此7层的一部分及其以下楼层冬至日都没有太阳光照;再结合随楼层升高房价相应提高可以判断满足小明购房条件的最佳楼层为8层。

    相关学案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6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6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共3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5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5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