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2 怀疑与学问-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02 怀疑与学问-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第1页
    02 怀疑与学问-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第2页
    02 怀疑与学问-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精品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精品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四空都要用“才”,排除B,活动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怀疑与学问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biàn lùn( ),常常评判( )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mò shǒu( )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 ),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答案】辩论     pàn     墨守     zhì
    【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读“tíng zhì”,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如“辩论”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本题还可根据句意推断所填词语的字形。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懒惰        锻练        折扣        不攻自破
    B.盲从        迷信        流俗        辨伪去妄
    C.大儒        停滞        墨守        腐草为莹
    D.步骤        修正        凶险        辩别是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正确。ACD三项修改为:A.锻炼;C.腐草为萤;D.辨别是非。

    3.在下面的空缺处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项是(       )
    我们对于__________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__________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__________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__________是自己的学问。
    A.不论     都     才       才
    B.无论     都     可能    可能
    C.无论     全     才       才
    D.不论     全     可能    可能
    【答案】A
    【解析】“无论”“不论”虽然都表示条件关系,但我们可以区分“全”和“都”的区别。“全”意思是完备;齐全;各个部分的总和。“都”表示全部包括在内。据此我们判断二空应为“都”,排除CD;“才”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可能”表示不确定。根据文段内容,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学问应该肯定是自己的,所以三、四空都要用“才”,排除B。据此应该选择A。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运用的把握。ACD三项正确。B项“学士词”前的“句号”应改为“分号”。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B.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C.在不断的求解和发问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D.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
    【答案】C
    【解析】C.“求解”和“发问”语序不当,应改为“发问和求解”。故选C。

    6.补在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①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②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③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④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②④①
    【答案】B
    【解析】通读四个句子,可以发现③承接上文“过去学者的学说”,谈态度,这是观点;然后①的“辩论”④的“评判”②的“修正”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排序的。因此选B。

    7.成功是花,需要奋斗的汗水来浇灌。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理想而奋斗,让我们一起走进以“奋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画线句的内容,把下面的宣传标语补写完整。
    因为梦想,小溪汇成大海,因为梦想,雄鹰搏击长空,梦想成就更美好的生活,而梦想的实现则需要奋斗,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用激情、智慧、汗水去奋斗、去拼搏,用奋斗去点燃光辉灿烂的明天。
    上句:梦想成就美好生活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紧扣主题,仿照活动一,设计活动二、活动三。
    活动一:举办一场以“奋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探究下面三则材料,说说奋斗的意义。
    材料一: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踏遍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花费27年时间,终于写成享誉世界的《本草纲目》。
    材料二:胡春霞打工的酒店经常要接待外宾,这让只有技校学习经历的她“压力山大”。胡春霞咬着牙学习,几年时间硬是学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胡春霞把现在的幸福生活归结于奋斗:“只有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才能在奋斗中成就自我、贡献社会、收获幸福。”
    材料三: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流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馆,有三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问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贯注的陈没有听见,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书堆中。最终他成为数学大师。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当今社会还需要奋斗吗”的讨论会上,大家踊跃发表见解,小明说:“当今社会,生活条件变好了,不满要奋斗了,还是及时行乐吧!”听到他的话,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奋斗点燃灿烂明天
    (2)开展一次以“奋斗”为主题的座谈会     举行一次以“奋斗”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3)奋斗成就事业,提升能力,创造幸福生活。
    (4)小明,当今社会,生活条件变好了,但仍然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只想到及时行乐,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你说是吗?
    【解析】
    (1)本题考查补写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一般要求对仗工整,由“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用激情、智慧、汗水去奋斗、去拼搏,用奋斗去点燃光辉灿烂的明天”可知,名词“梦想”可对“奋斗”,动词“成就”可对“点燃”,偏正短语“美好生活”可对“灿烂明天”,据此拟写。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
    作答时,紧扣“奋斗”的主题,设计活动要符合学生实际。
    示例:开展一次“我奋斗,我骄傲”签名活动
    举行一次以“奋斗”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
    (3)本题考查探究材料及分析相关意义。
    由材料一“李时珍克服千难万险,花费27年时间,终于写成享誉世界的《本草纲目》”,材料二“胡春霞把现在的幸福生活归结于奋斗”,材料三“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坚持每天流晨3点起床学外语……最终他成为数学大师”可知,材料中的人物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就,故奋斗的意义在于能成就自我,创造价值,收获幸福。
    (4)本题考查拓展运用。
    作答时,针对小明不需要奋斗,“及时行乐”的错误思想进行劝说,语言要表达得体。
    示例:小明,我们现在的条件确实比以前好了,但俗话说“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我们要保持奋斗才有更好地生活,不能只想着及时行乐,你觉得呢?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鍊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选文有删改)
    8.本段文字论述了什么观点?

    9.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一切”和四处“常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10.本段文字是怎样论证观点的?


    11.下面这则材料能否作为本段文字的论据?为什么?
    “发明大王”的爱迪生在发明电灯、选择灯丝材料的实验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不气馁,终于找到了亮度大、耐热程度好的钨作为灯丝,此后电灯便成了人类世界的“光明使者”。


    【答案】8.本段文字的观点是: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9.不能删去。用这些词语强调了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10.本段是用道理和举例来证明论点的,前文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道理论证观点,后面通过举出戴震做学问勇于怀疑的事例来证明,最后进一步阐述观点。    
    11.不能。所给材料写的是爱迪生不怕失败、不断实验才取得成功的,它强调的是“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积极作用,而选文论证的是“怀疑”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这则材料不能作为本段的论据。
    【分析】8.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本文第一句用一个递进复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二三四句从道理的角度反正两方面说理;第五句紧扣观点的后半句进一步阐释观点,接下来,用典型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本文结构是总分式。可见,第一句的观点,前半句是为了后半句服务的,作者论证的是后半句。因此,中心论点是: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9.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先答不能删去,然后,答出理由。“一切”是全部的意思,无一例外,强调包括所有学问家;“常常”时常,经常。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多,而且时间相隔不久。这里连用四个“常常”,即说明了他们的“怀疑”是经常的,又强调了他们善于“怀疑”,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些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10.本题考查论证过程。从“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看,先从道理角度,进行正反两方面论述;从“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鍊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可知,接下来是用戴震等人做学问勇于怀疑的事例来证明;从“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可知,最后从反面进行总结。
    11.本题考查论据的选择。
    细读材料,可知,所给材料写的是爱迪生不怕失败、不断实验才取得成功的,它强调的是“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积极作用,表现的是坚持和顽强,而选文的中心论点是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所给材料不能证明选文的中心论点,因而,不能作为论据。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学贵质疑
    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查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④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⑤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
    13.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
    14.本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正面举例论证了__________这一观点,从而得出__________这一结论。
    15.“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不得引用本试题中的例子)。


    16.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500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疑》一文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不少于40字)。



    【答案】12.学贵质疑     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13.知识也是无止境的    
    14. “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成随便的怀疑”    
    “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15.示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    
    16.示例:学贵质疑。质疑是获取新知和创新发展的基础,刘昱同学正是因为敢于质疑,善于探疑,才最终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权威和书本,要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解析】12.本题考查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以及领会文章开头引用的能力。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来考虑。本文标题即是论点。开头引用的作用一般有:(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此文开头引用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得出“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结论的,也就是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13.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联系上下文以及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补写语句即可。根据“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来补写,海洋前一句提到了,那么下句就是与知识有关,即“知识也是无止境的”。
    14.考查对文段的理解。阅读本段内容可知在段首段尾作者表明了观点“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段首是提出分论点,然后加以正面论证,段尾“所以”得出结论“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直接摘引两句话作答即可。
    15.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分析例句的句式,即“如果……就不会有……”是假设关键的复句,根据知识积累选一个与例句表达的观点相一致的事例,用同样的句式表达,句子通顺流畅即可。
    16.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谈对“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这件事的认识即可。有鲜明的观点,说理透彻清楚,语句通顺流畅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9.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20.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


    21.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7.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8.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19.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20.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或: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21.举例论证。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分析判断能力。论点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论点的提取方法有多种:有些议论文的题目就是论点;在文章的开头;在文章中间;在文章结尾。另外还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往往是一个判断句,是明确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本文题目是论题,依据“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这一语句可概括出本文的论点应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
    18.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需抓住与文章结构有关的符号或关键词,还要加上一些表示议论文结构层次(思路)特征的词语来概括。答题格式为:首先运用了什么论据或提出了什么分论点,然后再用什么论据论证论点,最后再次论证论点(补充论点)或得出什么结论。本题可以这样回答: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用“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这句话作结,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19.本题考查对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的理解。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阅读文本可知,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所以应该放在第②段。
    20.本题考查代词的指代作用。一般情况下,行文中前面提到的内容,后面才可以用“是”“这样”等来代替。所以,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都在代词前面。也可以把这句话还原到句子中来代替“是”,就能得知正确与否。分析语句要结合语段内容,尤其要认真读词语附近的文章。结合第⑤段的内容可知“这样”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2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阐述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相应的评价语,如举例论证——“有力地证明”;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述”等。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文章列举了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具体有略地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使论述的内容更明了,论证具有说服力。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精品巩固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四空都要用“才”,排除B,活动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2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

    这是一份02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你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类归纳,食指的《相信未来》是经典之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3小说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

    这是一份03小说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说的概念,小说的分类,小说三要素,小说的线索,小说的主题,小说的叙述手法及其作用,标题的作用,段落在小说中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