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3实验综合应用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3实验综合应用二含答案,共8页。
Ⅰ.取已知浓度的CuSO4溶液,搅拌下滴加足量NaOH溶液,产生浅蓝色沉淀。加热,沉淀转变成黑色,过滤。
Ⅱ.向草酸(H2C2O4)溶液中加入适量K2CO3固体,制得KHC2O4和K2C2O4混合溶液。
Ⅲ.将Ⅱ的混合溶液加热至80~85 ℃,加入Ⅰ中的黑色沉淀。全部溶解后,趁热过滤。
Ⅳ.将Ⅲ的滤液用蒸汽浴加热浓缩,经一系列操作后,干燥,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进行表征和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由CuSO4·5H2O配制Ⅰ中的CuSO4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填仪器名称)。
(2)长期存放的CuSO4·5H2O中,会出现少量白色固体,原因是 。
(3)Ⅰ中的黑色沉淀是 (写化学式)。
(4)Ⅱ中原料配比为n(H2C2O4)∶n(K2CO3)=1.5∶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Ⅱ中,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而引起喷溅,加入K2CO3应采取 的方法。
(6)Ⅲ中应采用 进行加热。
(7)Ⅳ中“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全国甲卷]胆矾(CuSO4·5H2O)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小组用工业废铜焙烧得到的CuO(杂质为氧化铁及泥沙)为原料与稀硫酸反应制备胆矾,并测定其结晶水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胆矾时,用到的实验仪器除量筒、酒精灯、玻璃棒、漏斗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填标号)。
A.烧杯 B.容量瓶
C.蒸发皿 D.移液管
(2)将CuO加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加热,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直接用废铜和浓硫酸反应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CuO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H2O2,冷却后用NH3·H2O调pH为3.5~4,再煮沸10 min,冷却后过滤。滤液经如下实验操作:加热蒸发、冷却结晶、 、乙醇洗涤、 ,得到胆矾。其中,控制溶液pH为3.5~4的目的是 ,煮沸10 min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晶水测定:称量干燥坩埚的质量为m1,加入胆矾后总质量为m2,将坩埚加热至胆矾全部变为白色,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总质量恒定为m3。根据实验数据,胆矾分子中结晶水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表达式)。
(5)下列操作中,会导致结晶水数目测定值偏高的是 (填标号)。
①胆矾未充分干燥
②坩埚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③加热时有少量胆矾迸溅出来
3.[2021·浙江1月]某兴趣小组用铬铁矿[Fe(CrO2)2]制备K2Cr2O7晶体,流程如下:
已知:4Fe(CrO2)2+10Na2CO3+7O2 eq \(=====,\s\up7(高温)) 8Na2CrO4+4NaFeO2+10CO2
2H++2CrO eq \\al(\s\up11(2-),\s\d4(4)) ⇌Cr2Oeq \\al(\s\up11(2-),\s\d4(7))+H2O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图。请回答:
(1)步骤Ⅰ,将铬铁矿粉碎有利于加快高温氧化的速率,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Ⅱ,低温可提高浸取率
B.步骤Ⅱ,过滤可除去NaFeO2水解产生的Fe(OH)3
C.步骤Ⅲ,酸化的目的主要是使Na2CrO4转变为Na2Cr2O7
D.步骤Ⅳ,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Na2SO4和Na2CO3
(3)步骤Ⅴ,重结晶前,为了得到杂质较少的K2Cr2O7粗产品,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的操作(操作不能重复使用)并排序:溶解KCl→( )→( )→( )→( )→重结晶。
a.50 ℃蒸发溶剂
b.100 ℃蒸发溶剂
c.抽滤
d.冷却至室温
e.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
f.蒸发至溶液中出现大量晶体,停止加热
(4)为了测定K2Cr2O7产品的纯度,可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①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25.00 mL待测液转移至锥形瓶
B.滴定时要适当控制滴定速度
C.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D.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
E.平行滴定时,须重新装液并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②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 ,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请在横线上补全操作)
(5)该小组用滴定法准确测得产品中K2Cr2O7的质量分数为98.50%。某同学还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产品纯度(K2Cr2O7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例),但测得的质量分数明显偏低。分析其原因,发现配制K2Cr2O7待测水溶液时少加了一种试剂。该试剂是 ,添加该试剂的理由是 。
专练53 实验综合应用二
1.答案:(1)分液漏斗(或梨形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
(2)失去结晶水
(3)CuO
(4)3H2C2O4+2K2CO3===K2C2O4+2KHC2O4+2CO2↑+2H2O
(5)分批加入并搅拌
(6)水浴
(7)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解析:(1)由CuSO4·5H2O配制CuSO4溶液时,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CuSO4·5H2O晶体,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分液漏斗常用于萃取、分液以及制备装置中滴加液体,球形冷凝管常用于制备实验中的冷凝回流装置,配制溶液时二者都不需要用到。(2)CuSO4·5H2O是蓝色晶体,CuSO4是白色固体,长期存放的CuSO4·5H2O会失去结晶水,出现少量白色固体CuSO4,化学上将此过程称为风化。(3)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产生的浅蓝色沉淀为Cu(OH)2,加热Cu(OH)2使其分解,生成黑色固体CuO。(4)H2C2O4的酸性比碳酸强,当n(H2C2O4)∶n(K2CO3)=1.5∶1,即3∶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2O4+2K2CO3===K2C2O4+2KHC2O4+2CO2↑+2H2O。(5)由于反应产生气体,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而引起喷溅,K2CO3应分批加入并不断搅拌。(6)Ⅲ中将混合溶液加热到80~85 ℃,常采用水浴进行加热,使液体受热均匀。(7)将滤液用蒸汽浴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
2.答案:(1)A、C
(2)CuO+H2SO4 eq \(=====,\s\up7(△)) CuSO4+H2O 不产生SO2(或硫酸利用率高)
(3)过滤 干燥 除尽铁和抑制CuSO4水解 破坏Fe(OH)3胶体易于过滤
(4) eq \f(80×(m2-m3),9×(m3-m1))
(5)①③
解析:(1)CuO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溶液,需要用到烧杯,由硫酸铜溶液得到胆矾,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需要用到蒸发皿。(2)CuO中含有氧化铁及泥沙,加入到适量稀硫酸中,加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uO与稀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 eq \(=====,\s\up7(△)) CuSO4+H2O;废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为Cu+2H2SO4(浓) eq \(=====,\s\up7(△)) CuSO4+SO2↑+2H2O,与直接用废铜和浓硫酸反应相比,该方法不产生SO2有毒气体,硫酸利用率高。(3)由硫酸铜溶液得到胆矾的实验操作为: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干燥。控制溶液pH为3.5~4,是为了将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同时抑制CuSO4水解。再煮沸10 min的作用是破坏Fe3+水解产生的Fe(OH)3胶体,便于过滤。(4)由题意知胆矾的质量为m2-m1,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为m3-m1,则结晶水的质量为(m2-m1)-(m3-m1)=m2-m3,根据CuSO4·xH2O eq \(=====,\s\up7(△)) CuSO4+xH2O,可得160∶18x=(m3-m1)∶(m2-m3),解得x= eq \f(80×(m2-m3),9×(m3-m1)) 。(5)胆矾未充分干燥,则m2偏大,测定值偏高,故①正确;坩埚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则硫酸铜会吸收水蒸气,m3偏大,测定值偏低,故②错误;加热时有少量胆矾迸溅出来,则m3偏小,测定值偏高,③正确。
3.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2)BC
(3)a e d c
(4)①AC ②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
(5)H2SO4 抑制Cr2O eq \\al(\s\up11(2-),\s\d4(7)) 转化为CrO eq \\al(\s\up11(2-),\s\d4(4)) ,且与Cr2O eq \\al(\s\up11(2-),\s\d4(7)) 不反应
解析:(1)固体反应物的反应速率与固体的表面积有关,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将铬铁矿粉碎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高温氧化的速率。(2)由题给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像可知,温度越高,Na2CrO4的溶解度越大,所以高温可提高浸取率,A错误;水浸取时发生NaFeO2的水解反应:NaFeO2+2H2O⇌NaOH+Fe(OH)3↓,过滤可除去Fe(OH)3,B正确;根据工艺流程可知,需要使Na2CrO4转变为Na2Cr2O7,结合已知反应2H++2CrO eq \\al(\s\up11(2-),\s\d4(4)) ⇌Cr2O eq \\al(\s\up11(2-),\s\d4(7)) +H2O可知,硫酸酸化的目的就是实现该转化过程,C正确;步骤Ⅳ,所得滤渣显然是不溶于水的杂质,Na2SO4和Na2CO3都是易溶于水的钠盐,都应该存在于滤液中,D错误。(3)Na2Cr2O7中加入KCl发生反应Na2Cr2O7+2KCl===K2Cr2O7+2NaCl,根据题给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K2Cr2O7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50 ℃时K2Cr2O7、NaCl两者溶解度近似相等,溶液的成分主要是这两种物质,所以可以得到杂质较少的K2Cr2O7粗产品,步骤V,重结晶前的操作顺序为:溶解KCl→50℃蒸发溶剂→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不选f是为了避免过度加热造成晶体飞溅)→冷却至室温→抽滤→重结晶。(4)①量筒的精确度是0.1 mL,不能用量筒量取25.00 mL溶液,A操作不正确;滴定时要适当控制滴定的速率,确保反应物之间充分反应,同时防止滴加过快使得滴加试剂过量,B操作正确;滴定时应一直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以便准确判断滴定的终点,C操作不正确;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无刻度处,使滴定管保持垂直,平视读取读数,D操作正确;为了确保每次滴定时滴定管中的溶液充足,平行滴定时,须重新装液并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并记录初始读数,E操作正确。②在接近滴定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的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5)根据题意,K2Cr2O7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例,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 eq \\al(\s\up11(2-),\s\d4(7)) +H2O⇌2H++2CrO eq \\al(\s\up11(2-),\s\d4(4)) ,即有部分Cr2O eq \\al(\s\up11(2-),\s\d4(7)) 会转化为CrO eq \\al(\s\up11(2-),\s\d4(4)) ,从而使测得的质量分数明显偏低,为抑制Cr2O eq \\al(\s\up11(2-),\s\d4(7)) 转化为CrO eq \\al(\s\up11(2-),\s\d4(4)) ,可加入与Cr2O eq \\al(\s\up11(2-),\s\d4(7)) 不反应的酸,如硫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微专题 小练习》统考版 专练 53,共4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3实验综合应用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2 g,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3实验综合应用二,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