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雪梅教案设计
展开《雪梅》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骚、逊、输”3个生字,会写“降、费”等5个汉字,读准多音字“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雪梅》。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雪梅》。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出示雪梅图和情境对话,同时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大雪纷飞,梅花绽放,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致。可是在诗人卢钺的笔下,雪和梅却起了争执。诗人想通过《雪梅》一诗中雪和梅的争执,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就去一探究竟吧!(板书:雪梅)
设计意图:借助雪梅图及情境对话,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夯实基础
1.情境诵读
播放《雪梅》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点拨: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
(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拼音、课中标注的汉字拼音。
①要求会认的:降(xiáng)、骚(sāo)、逊(xùn)、输(shū)。
②课中标注的:卢钺(lú yuè)、阁(gē)。
(2)指名朗读古诗,播放朗读音频正音。
(3)教师指导读准边鼻音“卢”和后鼻音“降”。重点指导:“降”是多音字,在诗句中读xiáng,组词“投降”。“逊”的读音为xùn,不能读成sūn。“阁”本音读gé,这里同“搁”,读gē。
(4)同桌互读互听,纠正读音。
3.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汉字:降、费、须、逊、输。
(2)教师示范书写或者播放汉字笔顺视频,指导书写。
点拨:“降”的第七笔是撇折,不能写成横。“输”字右边中间的短横不能漏写。“费”字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逊”字是半包围结构,“子”在中间,末笔舒展。
(3)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拍照分享,师生共评。
4.作者简介
教师引导:同学们知道这位被梅、雪为难的诗人吗?(板书:[宋]卢钺)
点拨:卢钺,生卒年不详,字威节,自号“梅坡”,宋朝末年诗人。诗风平易,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主要作品有《雪梅》《春游》《柳絮》《茉莉》等。
过渡:这位诗人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所以这首《雪梅》能流传下来,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这首诗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探究活动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给出参考答案。
3.成果展示
(1)字词梳理:
①[降]服输。
②[骚人]诗人。
③[阁]同“搁”,放下。这里读gē。
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⑤[逊]不及,比不上。
(2)诗意梳理: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4.情境跟读
播放《雪梅》情境课文(跟读版),疏通诗意后,引导学生带着理解,跟读古诗。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环节借助注释和插图,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要求梳理诗意,初步理解古诗。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感悟《雪梅》一诗中蕴含的道理。
2.探究方法
(1)自由诵读古诗。
(2)小组交流:梅与雪在争什么?争出结果了吗?你从中有什么体会?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
(3)小组代表发言,班级交流、分享。
3.探究活动
(1)读前两句诗,说说梅与雪在争什么?
预设:梅雪争春。
点拨:小朋友们会争辩,花儿会争奇斗艳,雪和梅在争谁占尽了春色,争谁是春天里最美的。在这里,诗人是把雪和梅当作人来写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梅与雪争出结果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没有。我从“未肯降”“费评章”看出来的。
点拨:梅与雪都不肯服输。诗人搁笔评章,一时也难以评判。
(3)引导:究竟谁更美呢?请男女生辩一辩。男生替雪花想一想它有哪些优点,女生替梅花想一想它有哪些优势。
预设:
①男生:雪花很白,纯洁……
②女生:梅花很香,不畏严寒……
点拨:雪和梅难分高下,不分伯仲,各有所长。
(4)诗人最终是怎么评价雪与梅的?(用原诗回答)
预设:(学生齐读)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点拨:“逊”和“输”写出了梅、雪各自的不足,也从侧面表现出对方的优点。从视觉的角度比较,雪胜在“三分白”;从嗅觉的角度比较,梅胜在“一段香”。所以梅花和雪花各有所长。
4.成果展示
出示后两句诗并引导:诗人不仅是在写雪与梅,他还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谁来说一说?
指名几位学生表达观点后,教师小结:梅雪争春,之所以难分高下,是因为二者各有优点,诗人是在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是古人告诉我们的处世之道。
5.诵读古诗
(1)诵读指导
本诗前两句写梅雪争春的景象,可以用轻快上扬的语调,读得热闹一点儿。后两句则要把语调降下来,着重读“逊”和“输”,体会梅与雪各有所长。
(2)情境诵读
全班配乐朗读,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读出梅雪争春的热闹,体会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
(3)情境背诵
①自由诵读本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与记忆。
②播放《雪梅》情境课文(背诵版)或借助课文插图,组织学生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在学习和充分理解这首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并且,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把对诗意的理解用朗读进行展示,同时通过朗读,又进一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雪梅》,观察了雪花和梅花,诗中自有如画美景,也有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多读诗词,拥有诗意人生。
五、拓展延伸
读卢钺的另一首《雪梅》,谈谈自己的体会。
雪梅·其二
[宋]卢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译文: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和,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时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竞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点拨:梅、雪、诗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卢钺的另一首古诗,丰富古诗积累,扩大阅读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雪梅》。
2.写一写:把从诗歌《雪梅》中体会到的道理或感悟写在日记里。
【板书设计】
雪 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
搁笔评章
视觉:雪白
嗅觉:梅香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雪梅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雪梅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诗词游戏导入,初读古诗,朗读“ang”韵,小组合作,探讨“梅雪争春”结果,学习雪梅,再次感受雪梅各有所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雪梅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雪梅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图片,初读古诗,再读古诗,精读感悟,熟读成诵,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雪梅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雪梅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图忆古诗,轻叩古诗的大门,初读古诗,认写生字,正确,品诗句,想画面,悟道理,了解作者,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