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物理 第十四章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课下习题及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5072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 物理 第十四章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课下习题及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5072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 物理 第十四章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课下习题及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5072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课时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吸管带电的一端一定带正电
B.把某物体靠近吸管带电一端,吸管向该物体靠近,说明该物体一定带电
C.将吸管的一端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则验电器中瞬间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球到金属箔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餐巾纸失去电子带正电
2.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B.
C.D.
3.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带电体一定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带电体一定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瞬间电流方向从带电体流向金属箔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瞬间电流方向从带电体流向金属箔
4.下列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
A.B.
C.D.
5.如图,两个灯泡L1、L2串联,闭合开关S,L1发光,L2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电源电压较低B.L2发生了断路
C.L2发生短路D.L2的电阻太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如图所示,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用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使“章鱼”飞起来,这是由于摩擦后“章鱼”和塑料管带上了 电荷出现了互相排斥的现象;经研究发现“章鱼”带的是负电,这时如果摘掉手套用手去摸塑料管被摩擦的一端,瞬间电流方向 (选填“从塑料管到手”或“从手到塑料管”)。
7.“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需要隔离。为此,综合实践小组自制如图甲所示的开门报警器,电路板固定于大门,条带左端插在两电池之间、右端固定于门框。如图乙所示,大门一旦被打开,灯亮、电铃响,条带在电路中起到了电路元件 的作用,具有优异的 (导电/绝缘)性。某次测试发现,把大门打开,电铃响而灯不亮,故障可能是灯L处发生 。
8.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两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 而张开,接触的瞬间电流方向 (填“从橡胶棒到金属箔片”或“从金属箔片到橡胶棒”)。
9.如图所示是工厂、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清除杆。当工人进行静电清除时,只需站在杆旁,用手触摸静电清除杆顶部的黑色圆球即可。若人体带正电,则清除静电时,杆内电子移动的方向为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
10.如图所示,一辆电动车需要充电,但车库里只有一盏灯,没有充电用的插座。小明打开灯的开关盒,看到里面有两个接线柱,于是他从这两个接线柱上引出两根导线,接上一个插座。接好后插上额定电压是220V的充电器,却发现电灯亮了,但亮度明显比平常偏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充电器与电灯 联,这时充电器 (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充电。电动车充电时,电动车的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1.如图所示,有“3.8V”字样的两个小灯泡串联并接在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中,在闭合开关时,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如果把一根完好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你所看到两小灯泡的变化情况是:(1)L1 ;(2)L2 (选填“熄灭”“变亮”或“变暗”)。
12.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带负电的验电器A与不带电的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在连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为 (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3.画出如图所示电路的电路图。
五.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利用热电偶可以测量温度,只要选用适当的金属作热电偶材料,就可轻易测量到从﹣180℃到+200℃的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 (有/无)电流。
(2)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电路中电流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
(4)利用热电偶做成的温度计,与液体温度计相比,不受液体的沸点、凝固点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明显的测量范围大的优势,因此,在选用适当的金属做热电偶材料时,主要考虑金属材料的 。
A.熔点的高低
B.密度的大小
C.比热容的大小
D.质量的大小
(5)如图,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插在一个切开的柳橙上,就制作出了一个水果电池,将铜片、锌片和LED灯用导线连接,我们发现LED发光了,LED灯将电能转化为了 能。
(6)水果电池的工作原理:铜、锌两金属片一同插入水果接触到果酸,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获得电子。所以,在如图的电路中,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从铜片到锌片”或“从锌片到铜片”),水果电池的正极是 (选填“铜片”或“锌片”),与锌片相连的是LED的 (选填“长脚”或“短脚”)。
1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利用热电偶可以测量温度。只要选用适当的金属作热电偶材料,就可轻易测量到从﹣180℃到+200℃的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中将 (有/无)电流;
(2)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电路中电流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3)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4)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
(5)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转化成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温度计。
(6)利用热电偶做成的温度计,与液体温度计相比,不受液体的沸点、凝固点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明显的测量范围大的优势。因此,在选用适当的金属做热电偶材料时,主要考虑金属材料的 (单选)。
A.熔点的高低B.密度的大小C.比热容的大小D.质量的大小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彩灯为什么能闪烁
道路两侧的树上和商店门前五光十色的彩灯,扮靓了我们的城市,它们由许多小彩灯串联而成,有些彩灯还会不停地闪烁,如图甲所示.
彩灯能闪烁是因为彩灯电路里串联了一只“跳泡”,它会使电路不断通断,引起电路一会灭一会亮.
如图乙所示为跳泡的结构图,跳泡主要由充有氖气的玻璃泡、双金属触片、两个电极组成。双金属触片是由长和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组成,且两金属片被紧紧地铆在一起,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氖气的导电效果比双金属片差得多,但接电后的热效应好.
当彩灯电路未接通时,双金属触片与两个电极之间断开;接通电路后,跳泡内电极之间产生了高压可以击穿氖气导电,氖气导电时发光发热,引起跳泡内的双金属片受热后弯曲与两个电极接触,电路接通,彩灯发光,而灯泡里的氖气不再导电,氖气的温度迅速下降,双金属片恢复原状与电极分离,迅速切断电源,彩灯不发光,此刻两电极之间又产生高压而击穿氖气到电,使电路接通.如此循环工作,彩灯就会不停地闪烁.
跳泡内氖气的击穿电压不能低于150V,否则氖气不能被击穿导电而发光.
(1)跳泡在彩灯电路中相当于 .
A.导线 B.用电器 C.电源 D.开关
(2)双金属片在电路中受热温度升高是利用 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3)彩灯在不停闪烁,当彩灯从亮到灭的过程中,双金属片的内能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4)下列是双金属片在跳泡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5)当电路接通,跳泡里的氖气不再导电的原因是 .
2022年09月10日初中物理的初中物理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答】解:A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负电荷,用它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被排斥,说明吸管带的是负电,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则带正电,故A错误,D正确;
B、把某物体靠近吸管带电一端,吸管向该物体靠近,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不带电的物体,所以该物体不一定带电,故B错误;
C、带负电的吸管接触验电器小球时,电子由金属球流向金属箔片,则瞬间电流方向为金属箔片指向金属球,故C错误。
故选:D。
2.【解答】解:A、电路缺少开关,为不完整电路,故A错误;
B、包括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四部分,为完整的电路,故B正确;
C、闭合开关,会形成短路,故C错误;
D、电灯没有接入电路,故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小,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对电子的束缚强,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但带正电的不一定是玻璃棒,带负电的不一定是橡胶棒,可能是其他物体,故A、B错误;
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瞬间电流方向从带电体流向金属箔,故C正确;
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瞬间电流方向从金属箔流向带电体,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分成两条路径:一条路径经过灯泡L1;另一条路径经过灯泡L2、开关S2;两条电流的路径汇合后经过开关S1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1接在干路中,开关S2控制灯泡L2,故A图正确。
故选:A。
5.【解答】解:A、若电源电压较低,若两个灯泡的规格不同,由P=I2R,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较小其电功率会太小而不发光,所以,若L1的电阻较大,则L1发光,L2不发光,故A有可能;
B、两灯串联,若L2发生断路,则L1也不能发光,故B不可能;
C、L2发生短路,则L2不能工作,L1仍能够发光,故C有可能;
D、若L2的灯丝电阻太小,则L2的实际功率很小,则L2不发光,L1可能发光,故D有可能。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解答】解:摩用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章鱼”和塑料管带的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
“章鱼”带的是负电,这时如果摘掉手套用手去摸塑料管被摩擦的一端,电子从塑料管转移到手上,所以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从手到塑料管。
故答案为:同种;从手到塑料管。
7.【解答】解:条带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在电路中起到了电路元件开关的作用,图中大门打开,相当于闭合开关,灯与电铃并联在电路中,灯亮、电铃响;
灯与电铃并联在电路中,两电器互不影响,把大门打开,电铃响而灯不亮,故障可能是灯L处发生断路。
故答案为:开关;绝缘;断路。
8.【解答】解:毛皮与橡胶棒在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会得到电子,带负电;
用这个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向金属箔转移,所以金属箔片得到电子而带负电,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带上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从橡胶棒到金属箔片,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金属箔片到橡胶棒。
故答案为:负;排斥;从金属箔片到橡胶棒。
9.【解答】解: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当用手触摸静电清除杆顶部的黑色圆球时,杆内的自由电子从杆流向人体,将人体的多余正电荷中和,起到消除静电的作用,故杆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由下到上。
故答案为:由下到上。
10.【解答】解:连接后发现电灯亮了,但亮度明显偏暗,说明灯泡两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偏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把充电器和灯泡串联了,这样导致充电器两端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从而不能正常工作;对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消耗了电能,因此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故答案为:串;不能;用电器。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1.【解答】解:由图知:闭合开关,两只灯泡串联,都发光。
若把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L2被短路不能发光,但L1仍然有电流通过,照常发光。同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L1两端,所以L1变亮。
故答案为:变亮;熄灭。
12.【解答】解:A带负电是因为有多余的电子,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自由电子会由A到B发生定向移动,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B到A。
故答案为:由B到A。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3.【解答】解:
由实物图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S1在L1的支路上,S2在L2的支路上,电路图如图所示:
。
五.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
14.【解答】解:由题意知,电路中产生回路的条件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金属丝的材料不同;相互连接的两个节点间的温度不同,且电流的大小与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差的大小有关。
(1)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这样相互连接的材料相同,电路中电流为0;
(2)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温度会降低,电流会慢慢的变小,故B正确;
(3)由上知,内能与温度有关,看见在此电路中,内能转化为电能;
(4)利用热电偶做成的温度计有明显的测量范围大的优势,由于测量的温度变化较大,在选用适当的金属做热电偶材料时,要考虑金属材料的熔点的高低,熔点越高,测量的范围越大,故A正确;
(5)LED发光时具有光能,LED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6)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由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铜片到锌片,水果电池的正极是铜片;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与锌片相连的是LED的短脚,长脚与铜片相连。
故答案为:(1)无;(2)B;(3)内;(4)A;(5)光;(6)从铜片到锌片;铜片;短脚。
15.【解答】解:由题意知,电路中产生回路的条件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金属丝的材料不同;相互连接的两个节点间的温度不同,且电流的大小与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差的大小有关。
(1)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这样相互连接的材料相同,电路中电流为0;
(2)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温度会降低,温差变小,则电路中的电流会慢慢的变小;
(3)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温度升高,温差变小,则电路电流变小;
(4)由上知,内能与温度有关,看见在此电路中,内能转化为电能;
(6)利用热电偶做成的温度计有明显的测量范围大的优势,由于测量的温度变化较大,在选用适当的金属做热电偶材料时,要考虑金属材料的熔点的高低,熔点越高,测量的范围越大。
故答案为:(1)无;(2)B;(3)变小;(4)内;(6)A。
16.【解答】解:(1)跳泡在彩灯电路中控制电路的通断,相当于开关,故选:D;
(2)双金属片在电路中通过热传递吸收热量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当彩灯亮时,两电极短路,氖气不通电,双金属片放出热量,其内能减少;当双金属片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后,使两电极分离,电极间氖气导电放出热量,双金属片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减,温度升高;所以当彩灯从亮到灭的过程中,双金属片的内能先减小后增大,故选:D;
(4)因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且在双金属片温度较低时,两个电极间的双金属片未使电极短路(短接),故最合理的图是:A;
(5)金属片受热后弯曲与两个电极接触,电路接通,彩灯发光,而跳泡里两电极短路,氖气两端电压较低不再导电。
故答案为:(1)D;(2)热传递;(3)D;(4)A;(5)两电极短路。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0 16:33:08;用户:初中物理;邮箱:xueshen02@xyh.cm;学号:3023607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电路图正确的是,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课一练,共1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电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