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6大气的热力环流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6大气的热力环流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太阳风”( )
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
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
2.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的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 )
A.7时前后B.12时前后C.18时前后D.21时前后
3.如图所示为湖泊沿岸某气象站测得的风频玫瑰图。该气象站位于( )
A.甲地附近B.乙地附近C.丙地附近D.丁地附近
读图完成问题。
4.若此图示意为“海陆风”,其中②处为白天的陆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之间吹海风B.③处气压大于①处
C.①处最高温高于②处D.①处日较差高于②处
5.若此图示意为“城市风”,其中①处为城市,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处盛行上升气流B.①处污染更严重
C.①②间可布局化工厂D.近地而风向昼夜变化大
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图为西安城区7月份某日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热岛强度( )
A.日出最弱B.中午最强C.夜强于昼D.傍晚减弱
7.夜间西安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区白天储存热量多B.郊区夜间储存热量多
C.城区风速大,散热快D.郊区风速小,散热慢
8.下列措施中,可缓解西安市城市热岛强度的是( )
A.增大郊区绿化面积B.优化城区能源结构
C.减少机动车数量D.增大城区建筑物高度
从2021年8月下旬开始,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开启“超长待机”的华西秋雨模式。其中多地六成以上降雨量出现在夜间。“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对华西秋雨的生动写照。下图为华西秋雨影响区域示意及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巴山夜雨涨秋池”,影响此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位置D.台风天气
10.“华西秋雨”的形成,主要因为( )
A.反气旋过境B.高压脊控制
C.锋面雨活动D.热带气旋影响
11.“华西秋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解当地伏旱②增加水库蓄水量③诱发地质灾害④利于冬小麦收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格局会对大气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力作用,进而影响到气压场。读八月份印度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索马里沿岸及海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垂直方向海水下沉B.索马里沿岸高温多雨
C.海水温度与波斯湾差异显著D.水平方向海水由东北流向西南
13.符合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东西大气环流系统剖面结构的是( )
A.B.
C.D.
14.午后温暖的阳光里,微风拂面的惬意中,正在白马湖岸边复习地理的经纬同学根据自己的感受画了一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空气流动状况,正确的是( )
A.丙→甲→乙→丁→丙B.甲→丙→丁→乙→甲
C.丙→丁→甲→乙→丙D.乙→丁→甲→丙→乙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 )
A.①B.②C.③D.④
16.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①下沉气流B.夜晚②谷风影响
C.夜晚③上升气流D.夜晚④山风影响
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8.右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处布局了( )
A.住宅区B.公园C.商业区D.农田
19.“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 )
A.年降水量增多B.热量交换增强
C.空气对流减弱D.水汽蒸发加快
浙江某中学老师用如下实验帮助同学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封闭透明的玻璃柜内,在底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盆冰块,在柜顶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甲和一张竖立的纸片乙,电炉通电后,观察纸片的偏动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20.电炉通电后,玻璃柜内纸片甲、乙的偏动方向为( )
A.纸片甲向右偏,纸片乙向左偏B.纸片甲向左偏,纸片乙向右偏
C.纸片甲向左偏,纸片乙向左偏D.纸片甲向右偏,纸片乙向右偏
21.依据以上实验原理推断,正确的是( )
A.模拟夜晚的山谷风时,电炉对应山坡
B.模拟白天的海陆风时,冰块对应陆地
C.模拟夜晚的城郊风时,冰块对应城市
D.模拟冬季的海陆风时,电炉对应海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关于图中各点气压值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④>①B.②<③C.②>①D.③>④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点空气向①点下沉B.③点空气向②点运动
C.③点空气向④点下沉D.①点空气向④点运动
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坡焚风多发,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有时焚风可持续多日,形成一个自然暖带。下图中甲图为石家庄多年月平均焚风发生频次统计图,乙图为1月某次焚风发生时太行山东西两侧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石家庄7、8月焚风出现频次最低,主要原因是( )
A.蒙古高压强大B.盛行东南季风
C.降水的概率大D.夏季普遍高温
25.研究发现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其原因是( )
A.白天水汽含量高B.冬季风夜晚更强
C.夜晚地面温度低D.山风和焚风叠加
二、综合题
26.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高空C比D的气压 (高或低),近地面A比B的气压 (高或低)。
(2)近地面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做 (上升或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 (高或低)气压。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 (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 风(海或陆)。
(5)如果A代表的是城市,B代表的是郊区,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的是 ,假设要布局一个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 。
27.读“北半球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近地面A和B为低气压的是 。
(2)A、B间的风向是 ,②点的风向是 。
(3)若图示环流出现在白天,则A、B两地位于海洋的是 。若A为亚欧大陆,则为 季节
(4)A、B两地的日温差大的是 ,并说明其原因 。
(5)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说明B地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
28.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中甲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乙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2)比较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大得是 。若甲图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 ,N代表 (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
(3)分析乙图中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分别写出乙图中P1的风向。
29.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3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层(填文字),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 。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2) 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增强/减弱)(读图2填空)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填图2中数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4)图3中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 ,此时段绿洲气压 (高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图。
30.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风。
(2)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原因是 。
(3)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D
3.C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白天陆地形成低压,湖泊形成高压,吹湖风;夜晚吹陆风,据此分析,夏季晴朗的午后,由于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因此材料中提到的“太阳风”为湖风,且风由湖泊吹向陆地的过程中带来水汽,风较为湿润。
1.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分析,由于湖泊与陆地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湖泊,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陆地形成低压,湖泊形成高压,吹湖风;夜晚吹陆风,据此分析,夏季晴朗的午后,由于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因此材料中提到的“太阳风”为湖风,且风由湖泊吹向陆地的过程中带来水汽,风较为湿润,据此分析A正确,故答案为:A。
2.结合上题分析湖陆风转换取决于湖面与陆面的气温变化,当陆面气温高于湖面气温时吹湖风,反之为陆风,据图分析12点至21点期间陆面气温高于湖面,该时段吹湖风(即太阳风),21点至次日12点期间,陆面气温低于湖面气温,吹陆风,因此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为21时前后,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3.根据湖泊沿岸的风频玫瑰图可知,该地夜晚陆风(6点)主要吹东南风,白天湖风(15点)主要吹西北风,根据右图湖泊与观察点的相对位置进行判断,丙处符合题意,C正确;甲处白天湖风为东南风,夜晚陆风为西北风;乙处白天湖风为西南风,夜晚陆风为东北风;丁处白天湖风为东北风,夜晚陆风西南风,因此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4.A
5.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4.由题意,图示为“海陆风”且②为白天的陆地,则①为海洋。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②地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为低压,①地相对受冷,近地面为高压,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即从①海洋流向②陆地,为海风,A对,C错。③处为①处的高空,海拔比①处高,气压比①处小,B错。①处气流下沉,晴朗天气,云层薄,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②处气流上升,容易形成凝结成云,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强,昼夜温差小,D错。故答案为:A。
5.由题意,图示为“城市风”,其中①处为城市,说明②除为郊区。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密度大,排放的三废多,环境污染严重,B对。释放的废热多,加热空气,使空气抬升,近地面为低压,②处相对受冷,气流下沉,A错,形成高压,水平气流由②处郊区流向①处城市,形成吹向城市的风,风向不随昼夜变化而变化,D错。化工厂有大量废气排放,布局在①②间,废气会被气流带到城市,加重城市环境污染,C错。故答案为:B。
【答案】6.C
7.A
8.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城市热岛强度小,夜间热岛大,夜间城市热岛强度强于白天,C正确;热岛强度中午最弱,日出前后最强,AB错误;傍晚热岛强度增强,D错误。故答案为:C。
7.在白天,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城市比郊区多,储存的热量也多,夜间由于建筑密集,风力小,散热慢,降温慢,所以城区夜间温度高于郊区,A正确;郊区人口少,白天人类活动排放热量少,导致夜间储存热量少,气温较低,B错误;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C错误;郊区风速大,散热快,D错误。故答案为:A。
8.导致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强,主要是市区人口密集大,人为排放废热多,增大郊区绿化面积,对西安城市热岛强度影响较小,A错误;优化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降低城区气温,B正确;随着人口增加,需求增加,减少机车数量不现实,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交通工具废热排放,C错误;增大城区建筑物高度,会导致城区风力减弱,气温升高,加大城市热岛强度,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9.B
10.C
11.C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 1.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
2.作用: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
9.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地比热容小,夜晚降温快,谷地上空相同海拔的空气降温慢,在山顶形成下沉气流,同时下沉气流顺着山坡下沉到谷地。将山谷的暖湿空气抬升形成降水,所以夜雨较多,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B正确;与纬度和海陆因素无关,AC错误;台风雨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且该地受台风影响较小,D错误。故答案为:B。
10.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因受地形阻挡,与停滞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形成锋面而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9月进入秋季,气温变化快,锋面活动频繁,C正确;高压控制下多晴天,高压脊及反气旋中心为高压,以晴天为主,AB错误;热带气旋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沿海,一般不会影响到华西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C。
11.华西秋雨主要出现在陕西关中、陕南、四川等一带,而伏旱天气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一带,①错误;绵绵细雨,带来了低温,不利于农作物的收获,还可使已成熟的作物减产甚至失收,④错误;秋雨多,有利于水库、池塘及蓄水、预防来年的春旱,②正确;当地多山地,降水多容易造成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③正确,所以②③正确,C项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2.C
13.D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大致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减小。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突出方向一致。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暖流会增加所流经地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寒流降温减湿。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近地面热,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近地面冷,气流垂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12.读图可知,索马里沿岸海水温度不到25℃,而波斯湾水温在30℃以上,两地差异显著,C正确;结合材料,图示为八月,可知该海区盛行西南风,对索马里沿岸来说,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离,底层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水平方向海水由西南流向东北,AD错误;该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效果,沿岸少雨,B错误。故答案为:C。
13.读图可知,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东侧水温比西侧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东侧近地面热,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西侧近地面冷,气流垂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从西侧流向东侧,高空气流从东侧流向西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4.【答案】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由于湖泊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气温高于湖面气温,甲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乙出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近地面甲处形成低压,乙处形成高压;近地面气压高低与高空相反,丙处是高压,丁处是低压。水平面上丙流向丁,乙流向甲。垂直方向甲处上升流向丙,丁处下沉流向乙。四地空气流动状况是甲→丙→丁→乙→甲,呈顺时针方向。故答案为:B。
【点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受热地区,气流上升,高空形成高气压区,等压面凸起;遇冷地区,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区,高空形成低气压区。
高空气流从高气压区(上空)向低气压区上空)扩散,近地面气流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入,形成热力环流。
①一般而言,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②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正好相反;
③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④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
⑤等压面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答案】15.D
16.C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受热地区,气流上升,高空形成高气压区,等压面凸起;遇冷地区,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区,高空形成低气压区。
高空气流从高气压区(上空)向低气压区上空)扩散,近地面气流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入,形成热力环流。
①一般而言,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②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正好相反;
③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④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
⑤等压面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15.“霜打洼地”成因是夜晚大气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易达到冰点。夜里山顶的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滑,冷空气密度大,到达山谷或洼地后,空气层结稳定,于是洼地中的冷空气愈积愈多,气温便降得很低,一般洼地要比周围的平地气温低4~5℃,因此,山坡和平地还没有霜时,谷地和低洼地中就会有霜,如果山坡和平地上有霜的话,那山谷和洼地中的就更重。左图盛行谷风,应在白天,出现“霜打洼地”的可能性不大,A、B错误。右图吹山风,表示夜间,夜间山坡降温快,山坡冷空气下沉至洼地聚集,应对应图中序号④,D正确。右图中序号③为山谷暖空气上升至谷地上空并向山坡上空运动,不是造成“霜打洼地”的气流,C错误。故答案为:D。
16.结合上题分析,左图盛行谷风,为白天,①②所示气流位于白天,而不是夜晚,A、B错误。夜晚,谷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若上升气流含有较多水汽,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致雨,C正确。④为山风,为沿山坡下沉的气流,降水少,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7.D
18.B
19.C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块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这种“冷岛效应”在干旱地区的湖泊(包括水库)、绿洲地带普遍存在。
17.读图,根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北京市大致在11月—次年1月热岛强度最大,说明此时温差最大,热岛效应最显著,此时为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8.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说明①处气温较周围区域低。住宅区、商业区地表硬化,不会形成“冷岛”现象,A、C错。公园中的绿地、水面升温较慢,可能形成“冷岛”,B对。农田分布在城外郊区,不在市区内,D错。故答案为:B。
19.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因气温较低,故空气对流减弱,C对;年降水量会减少,A错;热量交换会减弱,B错;水汽蒸发将减慢,D错。故答案为:C。
【答案】20.A
21.D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20.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通电后电炉处温度高,气流上升,电炉所对应的顶部形成高压。冰块处气温低,气流下沉,冰块所对应的顶部形成低压,冰块与通电电炉之间存在热力环流,顶部气流由电炉顶(高压)流向冰块顶(低压),故纸片甲向右偏,底部气流流向与顶部刚好相反,故纸片乙向左偏。故答案为:A。
21.若此实验模拟夜晩的山谷风环流,电炉处为上升气流,对应为山谷(夜晚降温慢,气温高),A错;若此实验模拟白天的海陆风环流,冰块处为下沉气流,对应为海洋(白天升温慢,气温低),B错;若此实验模拟夜晚的城郊风环流,冰块处为下沉气流,对应为郊区(郊区昼夜气温都比城区低),C错;若此实验模拟冬季的海陆风环流,电炉处为上升气流,对应为海洋(冬季海洋降温慢,气温比陆地高),D对。故答案为:D。
【答案】22.A
23.C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流加上垂直气流共同构成了热力环流。
22.根据等压面上凸为高压,等压面下凹为低压;在竖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水平面上,高压高于低压。①和④均位于近地面,④点等压面上凸,为高压;①处等压面下凹,为低压,所以图示④点气压高于①点,A正确。②和③均位于高空,②处等压面上凸为高压,③处等压面下凹,为低压,②点气压高于③点,B错误。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①点气压高于②点;④点气压高于③点,CD错误。故答案为:A。
23.由于太阳辐射的高低纬度上的差异,高低纬度之间出现冷热不均。受热地区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却地区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从而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图示④点气压高于①处,②处气压高于③处。垂直方向上,气压①处高于②处,气压④处高于③处。据此可知,①点空气向②点上升,A错误;②点空气向③点运动,B错误;③点空气向④点下沉,C正确;④点空气向①点运动,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24.B
25.D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夜晚山谷地区较热,气压较低,山顶地区较冷,气压较高,近地面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形成山风;白天山谷地区较冷,气压较高,山顶地区较热,气压较低,近地面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
24.此题考查的是焚风的季节变化。根据材料,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形成的,而太行山东坡焚风多发,因此推断出现焚风现象时,风向一定是西北风或偏西风,而夏季7、8月石家庄盛行东南季风,处于山地的迎风地带,与此地焚风的方向相反,所以焚风出现频率大大降低,B正确;冬季时,由于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造成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在蒙古高原一带形成蒙古高压,因此蒙古高压在冬季时强大而不是夏季,A错误;根据材料,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形成的,与降水概率大、夏季普遍高温等没有关系,因此CD错误。故答案为:B。
25.此题考查的是焚风的日变化特点。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当它越过太行山之后,在其东坡产生下沉气流,形成焚风(西北风或偏西风)。另外太行山东侧是平坦的华北平原,在山前地带存在着明显的局部热力环流(山谷风);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间为山风,此时山风与焚风方向相同,势力叠加,使得焚风强度明显加强,而白天吹谷风,与焚风方向相反,使焚风强度减弱,因此D正确;白天水汽含量高与焚风强弱关系不大,A错误;冬季风夜晚与白天的差异不大,B错误;根据材料中焚风的成因可知,夜晚地面温度低与焚风的强弱关系不大,C错误。故答案为:D。
26.【答案】(1)高;低
(2)A;上升;低
(3)顺
(4)夜晚;陆
(5)A;郊区B以西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高空中C处等压面 上凸,可判断C处为高压 ,D处等压面下凹 ,可判断D处为低压 ,根据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可知,A地形成低压 ,B地形成高压。 故高空C比D的气压高 ,近地面A比B的气压低。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近地面A地形成低压,说明其受热,空气做上升运动。
(3)近地面A处为低压,气流上升, B处为高压,气流下沉,水平方向气流从B流向A,高空中水平方向水平方向气流从C流向D,故A、B、 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4 )如果A地是海洋, B地是陆地,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则为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陆风。
(5)容易产生热岛效应的是城市,因此该空填A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故应该布局在郊区B以西。
【点评】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27.【答案】(1)④;B
(2)西北风;南风
(3)A;冬季
(4)A;A地近地面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
(5)B盛行上升气流,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云和雾。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图中①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同;垂直方向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⑤位于等压面上方,气压值比①②③低,④位于等压面下方,气压值比①②③高,因此五个点中气压值最高的是④。④处为高压,⑤处为低压,近地面和上空气压状况相反,可知近地面A处为高压,B处为低压。
(2)水平方向气流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近地面气流从A吹向B,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向右偏转大约45°,形成西北风;上空气流从④吹向⑤,只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90°,形成南风。
(3)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因此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若A为亚欧大陆,说明此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陆地上形成冷高压,为冬季。
(4)A地近地面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大。B地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5)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B地为城市,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下降,且城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较多,凝结核多,因此水汽易凝结形成云和雾。
【点评】.等压面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大小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如图,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大小
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甲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乙地。
28.【答案】(1)如图所示:
(2)④;陆地;海洋
(3)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层数高而密,不易通风散热,城区水泥建筑、路面多,比热容小,放热快。
(4)西北风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 )根据高空与近地面等压面弯曲状态相反的原理画出等压面结合等压面"高压上凸、低压下凹”的特点,判断出M近地面为低压,气流上升;;N近地面为高压,气流下沉;水平气流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该热力环流具体如图:
(2)同-等压面气压值相等,相同高度高压处气压高于低压处气压,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大小顺序是④>③=②>①。若为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海洋增温慢、气压高 因此M为低压应为陆地; N为高压应为海洋。
(3)受人为热排放较多和城市通风效果较差的影响,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层数高而密,不易通风散热,城区水泥建筑、路面多,比热容小,放热快。
( 4 )结合城郊热力环流判断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结合地转偏向力分别判断风向。城市气温高、气压低;郊区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风向市区吹,北半球向右偏。P1是西北风;P2是东北风; P3是东南风; P4是西南风。
【点评】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29.【答案】(1)对流;地面;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④减弱
(3)③;④;削弱
(4)约6:00—21:00;高;如图所示:
【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图1为大气垂直分层,①为对流层,②平流层,③高层大气。人类生活在大气圈的最下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① ,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图2中①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②散失到宇宙的大气辐射。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使大气逆辐射减弱,④减弱。
(3)图2中①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②散失到宇宙的大气辐射。 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③,使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④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4)读图沙漠气温比绿洲气温高的时段为6:00—21:00, 此时段绿洲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为高压,沙漠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压,水平方向上近地面风由绿洲吹向沙漠,高空风由沙漠吹向绿洲,形成顺时针方向。
故答案为:
(1)对流;地面;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2) ④减弱 (3)③;④;削弱(4)约6:00—21:00;高 3、如图所示:
【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多少(大气削弱作用)的因素
纬度(季节):纬度越低(夏季),穿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
海拔: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削弱太阳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天气:云量越少,削弱太阳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30.【答案】(1)西北
(2)大;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比乙地大
(3)丙;丁
【知识点】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区域在北半球,甲地的西侧为低压中心,东侧为高压中心,其水皮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的自西向东的,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
(2)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由图可知,图中甲地附近的等压线较乙地附近密集,因此甲地的风力较乙地大。
(3)由图可知,图中显示丁地为高压中心,丙地为低压中心,若丙地与丁地间形成热力环流,则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丙地气温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丁地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下沉高压,因此 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丙地,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丁地。
【点评】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种运动、两个关系”。
①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导致)→ ()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 (热力环流。
②两种运动: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③两个关系:温压关系: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常见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湖陆风、热岛效应、湿岛效应等。另外注意在综合题中出现的热力环流的叠加现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7大气层结构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闪雷鸣等天气现象发生时,①点的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0季风环流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集训9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含解析,共8页。